三年级四班综合实践——寻访家乡古桥

大胡

<p class="ql-block">  前不久我们学习了《赵州桥》这篇课文,决定去探访一下家乡的古桥——永济桥。</p><p class="ql-block">  在《滨城时报》中有这样一些介绍:在古时,汉沽最早只是一个村庄,称汉沽庄。在庄东头,有一座木桥架在小盐河之上。这是芦台古镇通往汉沽、营城、北塘唯一的陆路通道。</p><p class="ql-block">  公元1769年,村民共议改建为石桥。第二年,由崔鹤庚、冯时亭、肖国扶三人商量,诸亲友和庄内富户共助,捐助银两,历时三个多月,于夏初落成。桥长四丈五尺,宽一丈五尺,梁高一丈五尺,全是长条石结构。乾隆年间的《宁河县志》卷之十三“记文”中,乡人刘灼撰写的《永济桥记》详叙了此事:“汉沽村东口,旧有板桥,屡修屡缺,旋至朽坏,行人车马过此者惴惴焉惧有失坠……于乾隆三十五年孟春,鸠工创始,至夏初而落成……”</p><p class="ql-block">  在《永济桥记》中,详细记载了造桥的规模和情景。“其梁高一丈五尺,阔如之,长则四丈有半,制取完固久远而已,无繁饰也。构造之日,余以事他往,崔翁骤得病未起,而肖翁又以务冗,未暇兼理。此三月中,督视匠工,筑篱舍,日两餐皆馈食,蚤作暮归,不辞况瘁者,实惟冯翁一人是任。桥既成,众不敢忘其劳也,爰命余为记,而名是桥曰永济云。”</p><p class="ql-block">  古道热肠、操办修桥的冯翁、肖翁是乡贤,刘灼记下了这件事,就留下了一段历史。</p><p class="ql-block">  刘灼系汉沽人,清乾隆壬申(公元1752年)中举人,父亲去世后,为了奉养老母,他同兄长刘炳靠馆授徒为生,以挣点教书的薪酬赡养老母和弟弟上学,其弟学至庠生。乾隆丙戌年(1766年),刘灼被破格选拔到江南,做了一个见习知县。上任后干得非常出色,从而得到上司的器重,称他不仅是一县六百里之才,还应有大用。所以很快就让他出任安庆江防同知(同知的职衔比知县大,略高于通判)。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用,遂派他署理宿州事务,任为知州。刘灼在知州治理有方,清正廉洁,秉公办事,得罪了同僚和上司,被奸臣弹劾而去职。“后因公被劾,识者惜之,而灼坦然也”。</p><p class="ql-block">  回到家乡后,他以诗酒怡情,调解邻里纠纷,热心公益事业,像修筑永济桥这类造福于民的事情更是热心参与,为乡亲们所敬重。所以,他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乡贤!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永济桥已成为小盐河故道上的一处风景,后移至河西公园内。那石质桥面上深深的车辙,记录下了经年历史的风霜,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刘灼在为永济桥作记的同时,还留下了一首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凿石为桥鸠众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观成村口卧长虹。</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春尽费磨砻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数世应邀利济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环绕波流潆上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往来旅客接西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他年题柱何人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驷马高车气概雄。”</p> <p class="ql-block">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8月19日,本报刊发了《汉沽清朝原盐外运必经之桥被迁至河西公园后游人不绝,242岁永济桥重获新生》的消息后,引起反响,很多读者纷纷来电,对这座古桥的历史产生浓厚兴趣。昨日,记者采访了汉沽民俗专家李瑞林,他介绍了永济桥的发展过程和沧桑历史。</p><p class="ql-block"> 筹资建桥</p><p class="ql-block"> 据李瑞林介绍,古时候,汉沽庄是汉沽地区最早最大的村庄,有着悠久历史。而永济桥是汉沽庄四大桥梁之一,俗称东大桥,位于汉沽庄东口(今汉沽职业中专旁),坐落在庄北小盐河上,为木板桥。它是上通芦台镇、宁河县城;下达汉沽寨上、营城至蓟运河口的交通枢纽,地里位置十分重要。</p><p class="ql-block"> 清代初期以来,桥板屡修屡破,成了朽木,行人、车马过桥时心中恐惧,怕遭跌落之险。公元1769年,村民共议改建为石桥。第二年,由崔鹤庚、冯时亭、肖国扶三人商量,诸亲友和庄内富户共助,捐助银两,历时三个多月,于夏初落成。桥长四丈五尺,宽一丈五尺,梁高一丈五尺,全是长条石结构。</p><p class="ql-block"> 相继,村人刘灼被乡村民推举写“桥记”。记中陈述了建桥的背景和过程。同时给此桥取名“永济桥”,以示平安永济行人。</p><p class="ql-block"> 数次修葺</p><p class="ql-block"> 李瑞林告诉记者,40年过后,永济桥出现塌陷。每逢冬季风雪日,由于石桥板面非常光滑,经常有行人、车马跌倒,甚至闪落河中。</p><p class="ql-block"> 公元1821年由汉沽三官庙主持和尚举事,倡导重修该桥。他开始在庄内外化缘,筹集银两,采购石料。不料,这年瘟疫流行非常严重,停止了修桥。</p><p class="ql-block"> 公元1851年,世道平安,遂于农历三月招工重修永济桥,将该桥改建成两墩三孔石桥,原长宽不变。在桥栏石板上刻上“道光元年建”。于汛期前农历七月份竣工。</p><p class="ql-block"> 重修后的永济桥既坚固又美观,遂刻立“永济桥碑”。碑文中刻隽了永济桥的前身由来;捐送建桥吊钱的乡民姓名及数额,以及重修的年月日等(桥碑现存放在汉沽档案馆)。</p><p class="ql-block"> 公元1918年,长芦盐运署芦台场为保证公路运输的畅通,出资修葺永济桥一次,主要以加固为主。</p><p class="ql-block"> 1957年,对永济桥进行了一次修葺,将已石桥栏改换成钢管桥栏。自1960年新开路铺设沥青路面,成为城区主要公路干道起,通往汉沽庄的原旧道遂废,永济桥也随之废弃。</p><p class="ql-block"> 重获新生</p><p class="ql-block"> 李瑞林说,永济桥废弃后,周边也开始荒芜。2005年初,原汉沽区政府对全区道路建设作了整体规划,永济桥正好坐落在要建设的东滨路上,考虑到永济桥已失去实用价值,同时由于当地相对闭塞,也不具有观赏价值。</p><p class="ql-block"> 经过论证,决定将该桥拆掉,用所有的原材料在河西公园内的湖上,重建一座一模一样的“永济桥”,以保护历史遗迹,同时供市民观赏。目前,重获新生的永济桥成了人们最喜欢观赏的景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同学们通过寻访古桥更了解了自己的家乡,这是一次难得的爱家乡的综合实践活动。</p> <p class="ql-block">感谢家长们提供的图片和素材。孩子们的成长中我们一路同行。</p>

永济

汉沽

刘灼

五尺

古桥

李瑞林

石桥

公元

四丈

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