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迹石旁的绣球花

钱自立

<div></div> 这是一组在明故宫前午朝门公园拍摄的绣球花。午门是明故宫宫城南面的正门,俗称午朝门。历六百余年之后,午门主要部分劫后余生只留下排列有序的巨大石础供后人作慨叹之观了。 所以,美篇中采用明代布衣诗人谢榛(1495-1575)所作《绣球花·高枝带雨压雕栏》是最切题不过了。<br>高枝带雨压雕栏,一蒂千花白玉团。<br>怪杀芳心春历乱,卷帘谁向月中看。 午朝门公园是充分尊重文化历史的纪念性遗址公园,它之前是明故宫遗址,因园南有明故宫午门(通称午朝门)而得名,1958年将午门和奉天殿所在地辟为公园。 白色绣球花花语是对生活充满希望的热情,白色代表圣洁与光明,与绣球花结合其花语是充满希望,用来表达对生活热爱。 相传午朝门内丹墀上的血迹石,即为方孝孺颈血溅染所致。后人为褒扬方孝孺的刚正不阿,将血迹石刻成石碑,立于午门之侧。今午朝门公园内尚存一段残碑。 午门也是明初举行大典的重地。明初大典盛仪多在天刚亮时举行,仪仗旗幡、驯象、仗马等从午门开始,一直排到承天门,王公大臣、文武百官半夜就在宫外等候,由执事依次引入午门内,各按品级大小就位,另有宫廷乐队在一旁奏乐,真是威仪赫赫,盛况空前。 奉天门遗址石刻园<br>此处为奉天门遗址,位于奉天殿南,东西长58米,南北宽30米,奉天殿是皇帝接见大臣议事之地,即“御门听政”之所,永乐初,明成祖朱棣曾在此宴请过渤泥国王。<br>奉天门原有建筑早毁,遗址上现存文物中,部分石基座的角柱、奉天门的须弥座和12个2米见方的柱础等,是原奉天门的遗物,其余是从别处迁入。故名“奉天门石刻园”。<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