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灵山“中华龙脊”行记

小影子

灵山又名灵应山,意为灵应、灵验。《广信府志》称之为“信之镇山”是上饶的“圣山”,上饶人的母亲山。灵山蜿蜒雄伟,延绵百里,形成了世界罕见的环状花岗岩峰林地貌奇观,犹如一条巨龙,盘踞在中华大地上。其规模之巨大,气势之雄伟,形态之独特,前所未见,被誉为“中华龙脊”。灵山72峰中多神奇壮观的地貌,千姿百态的巨石令人目不暇接,啧啧称奇,是户外山友最钟爱的宝地之一。 <p class="ql-block">  灵山于我并不陌生,感觉就是家门前的山。前两年,我们陆续去过白云尖、南峰塘、龙头峰.....灵山的俊秀奇美是百看不厌,大家曾满怀豪情地说,此生最好能把灵山72峰都走遍!这次我们要登的是灵山的鼠捕峰,我们的行程路线是上饶双溪村-翠峰翁家-石城寺—龙脊(鼠捕峰)。</p> 从翁家村起步,一顺着山路拾级而上,行进不久便听到了溪流的轰鸣。拔开枝蔓循声而去,路边树丛里一处高悬的飞瀑,水不大,但清新潮湿的水汽扑面而来,使人精神清爽。 沿着小径继续前行,一片片杜鹃花引入眼帘。“春风托杜鹃,一声啼处满山红”。杜鹃花迎风怒放,在春风的吹拂下,摇曳生姿,大家惊呼“太美了!”蔚蓝的天空,深浅不一的杜鹃花,美得让人移不动脚步。 <p class="ql-block">  杜鹃红得如火,粉得如霞,白得似雪,一团团一簇簇,花瓣儿密密匝匝,每一朵花儿,都空灵含蓄。抬头看花,棵连棵,枝连枝,相互依偎,竞相辉映,姹紫嫣红,如诗如画。行走在花丛中,不胜喜悦。记得诗人白居易曾对杜鹃花赞道:“闲折二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花中此物是西施,鞭蓉芍药皆嫫母”。在大家看来,称杜鹃花为“花中西施”实在不为过。 </p> 我们继续向大山深处挺进,山路已是拔高向上。队伍行进到了一道横亘在眼前的陡坡让我们前行的脚步戛然而止,邱队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救生绳,借着绳索的帮助,大家齐心协力攀爬过了陡坡。 <p class="ql-block">  怀着对前路不可预知的探索和征服,继续前行,来到山的横截面处,高陡的岩壁矗立眼前,余光所及,底下是万丈深渊。这对恐高、胆小的我是个巨大的考验。此时,脑子里一片空白,腿不自主地颤抖,恐惧、害怕、无助一阵阵袭来,看着同伴沿着峭壁顺利攀岩,心想,“我一定要战胜自己”,在大家的鼓励下,艰难顺利地完成了挑战。(因危险系数太高,回程我们改了路线,避开了悬崖)同行的姐姐们也出色地征服了陡壁悬崖,真心为她们的勇敢点一个个大大的赞!</p> <p class="ql-block">  在危机四伏的巨石和悬崖上穿行,这时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已经很困难。关键时候男同胞们挺身而出,每到险要处都一马当先,或率先探路,或接应保护,或收放绳子,尽力而为化解难关,也为你们的付出点赞!</p>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攀爬,我们顺利登顶“中华龙脊”。以前,在白云尖看中华龙脊,气势恢宏,大气磅礴,很是震撼!此时,行走在龙脊线上,连绵起伏郁郁葱葱的群山尽收眼底,感受着千峰竞秀山峦叠嶂的雄浑刚健,顿生行侠仗义执剑走天涯的英雄气概。不禁赞叹辛弃疾笔下“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的磅礴气势。 如果说上山已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那下山就更难了,大家没有一点退缩和胆怯,又经过近三个小时的艰苦跋涉我们顺利下山。下山至飞瀑处,偶遇户外驴友进行“高空速降”练习。 <p class="ql-block">  此次的登山,感慨万千,收获颇多。登山之路是艰难的,甚至于半途有放弃的想法,可是登上顶峰之后,却有着不一样的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人生之路不也是这样吗?困境、囧途、艰难,但是只要我们坚持、不放弃,终将会站在山顶领略别样的风景……</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