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的辉煌,今日的记忆——莱芜七中

鸢飞鱼跃

<p class="ql-block">莱芜七中:创建于1958年,地址位于王善。1959年5月经中共济南市委文教工作领导小组批准撤销莱芜七中(王善)。原莱芜第九中学(常庄)改为莱芜第七中学。1986年6月后,交由乡镇主管。</p><p class="ql-block">莱芜七中始建于1958年,在莱城区常庄建校,校名当时为“莱芜县第七中学”,是一所全日制公办初级学校。历经初中、高中、初中三个阶段的变迁,直到2000年左右合并乡镇后撤校,合并入苗山中学。</p> <p class="ql-block">七一级班委合影</p> <p class="ql-block">莱芜七中九级二班师生合影</p> <p class="ql-block">莱芜七中十级一班毕业生合影</p> <p class="ql-block">莱芜七中十级三班毕业生合影</p> <p class="ql-block">常庄公社七九届复习班师生合影</p> <p class="ql-block">常庄是老革命根据地,源于古已有之的重教之风。早在上世纪30年代,孙佩吾老先生就设馆授徒,虽战乱不断,多颠沛流离,却为“新学”开始。如今村中七八十岁能识文断字的老者大都曾拜其为师。</p><p class="ql-block">1948年常庄小学创立,先后由赵汉苓、王志荣、王学义等教师教书。常庄中学(原莱芜七中)建立于1958年,培养出了大批人才,最为有名者为文革前考入清华大学的刘爱荣,现工作于云南昆明。</p><p class="ql-block">1958年建校莱芜七中的钟声响彻近半个世纪</p><p class="ql-block">1958年,莱芜县政府为了革命老区教育资源,在常庄开工建设莱芜七中,第一任校长是常庄的老革命赵汉苓老先生。1959年第一次招生,只有两个班的学生。郭明伦是莱芜七中第五任校长,据郭老师回忆,常庄是革命老区,那里的老百姓思想比较开放,女孩子也会让她上学识字,山里的孩子吃苦耐劳,对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非常珍惜。“那时候学生都住校,从家里带点咸菜、煎饼就是一周的饭菜,但学生们学习非常刻苦。那些年通过咱们七中考出去很多学生,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郭明伦老校长说。“我印象最深的是莱芜七中校园里的钟声,那口钟是德国制造的,当时在响水湾的天主教堂里,后来七中建校后就搬到学校里,每天上课下课都会敲响这口钟,悠扬悦耳的钟声在校园里回荡,伴随着琅琅的读书声和学生们的欢声笑语,那是记忆里最动听的声音。”73岁的韩耀祥老师从1978年起在莱芜七中教书,直到退休。谈及莱芜七中,韩耀祥老师有着深厚的感情。</p><p class="ql-block">1978年举办复习班考出去22名大中专学生</p><p class="ql-block">1978年,常庄人民公社举办复习班,学生是没有考上学的初中、高中学生。复习班设立在莱芜七中西侧的小院子里。</p><p class="ql-block">公社专门从下边各学校抽调了韩耀祥以及李克杰、赵洪祥、陈志文4名教学成绩突出的老师。“考学是改变命运的机会,当时公社负责人重视教育。当时韩耀祥教物理、化学,陈志文担任班主任教语文,赵洪祥教数学,李克杰教政治。”韩耀祥说,当时“文革”刚结束,学生的基础普遍很差。“当时我是一面自己学一面教学生,那时候真下功夫,几乎每天备课都到大半夜。学生们也很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很多个夜晚,他们就坐在校园里凭借月光做题。”韩耀祥清晰记得:“总分是220分录取,这个班最后考上22人。”韩耀祥当时这样给家长做工作:“孩子考上之后,你也不用盖3间北屋,也不用托人找媳妇,一切都解决了。”家长也非常支持老师的工作。</p><p class="ql-block">这些学生后来有的从政,有的当了老师,也有的进了银行,人生命运从此改变。那时候考上中专就拿上铁饭碗了,中专毕业国家包分配,转户口。</p><p class="ql-block">照片中,这个复习班学生共54人,其中女生26人。常庄是老革命根据地,老百姓都很重视教育,很多女生因此有了上学的机会。</p><p class="ql-block">1978年底,县教育局局长专程到莱芜七中慰问老师和同学们,这是莱芜七中第一次在教育系统崭露头角。继1978年复习班考取了22人之后,1982年又考取了20多名大学生,常庄周围的苗山、和庄的学生纷纷涌向七中,莱芜七中迎来了最辉煌的时期。直到2000年左右合并乡镇后撤校,合并入苗山中学,历时近半个世纪的莱芜七中退出历史舞台。曾经的莱芜七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国家建设需要的人才,也让很多山里孩子因此走出大山。知识改变了他们的命运,莱芜七中在曾经的师生记忆中闪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