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的神话之鸟~中华凤头燕鸥

A LONG

<p class="ql-block">朋友,这个美篇,我要告诉你,我看到了一种珍稀之鸟,一种极危之鸟,一种神奇之鸟,和你分享我的惊讶与快乐,让你知道这种稀罕、可爱的海鸟还冠以“中华”二字,它的名字叫“中华凤头燕鸥”。</p> <p class="ql-block">4月3日一早我们来到晋江围头港古渡头。我已经有两三年没开车了。首先要感谢让我搭车的鸟友Hellon,让我有了这次意外的惊奇和收获。晓丹参加百年校庆校友合唱队要排练,故没能同行。</p> <p class="ql-block">清晨的海港,小船静静地停泊在锚地。海边和天空,不见鸟儿的踪影。</p> <p class="ql-block">我只知道此行是来拍海鸟的,遇见这次观鸟的招集人林老师后,才知道我们是要乘着小船出海去追寻极为罕见的中华凤头燕鸥。船老大说一周前(3月27日)在海上见到过三只这种燕鸥。</p> <p class="ql-block">一只小船至多只能乘六个人,包括船老大。坐船头的老哥是厦门资深而著名的拍鸟前辈,他问了Hellon和我拍鸟多久了,知道我们都是新手,有点惊讶地问了句:“你们一下子就跨入这么高的拍鸟档次啊?”说得我和Hellon面子下不来,好像我们只能在城边拍拍白头鹎、麻雀似的。</p> <p class="ql-block">围头湾当地有不少百姓从事海上养殖业。这里的海水干净,少污染,可以养殖附加值较高的鲍鱼。我们要去的海域就是海上养殖场。怕晕船的我赶紧先吃了颗防晕药。</p> <p class="ql-block">养殖场的海面上布着白色泡沫浮标及蓝色和别的颜色的浮桶,还有渔民作业的渔排。不少渔民们已经在海上忙碌着,他们划着小木舟,熟练地在浮桶间穿行。</p> <p class="ql-block">这较大的船是专用来迎接垂钓好手的。水产养殖网箱和浮标成了各种鸥鸟在海上的栖息地。出海不远就看见几只红嘴鸥上下翻飞。养殖箱上也有些海鸥,它们有的是单独一只,有的是双双对对。</p> <p class="ql-block">船老大告诉我们五人,这回出海海鸥、大凤头燕鸥可以拍到,但中华凤头燕鸥就难说了。今年只看到过三只,去年见过六只,前年也是只看到三只。拍鸟原本就是靠运气,何况身处阔茫茫的大海。</p> <p class="ql-block">提起鸥鸟,国内最常见的就是昆明一年一度光临的成千上万只红嘴鸥。厦门是个海岛城市,鸥却很少。这是我们去年有幸在同安湾拍到的一群红嘴鸥。</p> <p class="ql-block">近年来厦门的海鸟略有增加,可能是水质在变好。在厦门本土拍到成群的红嘴鸥,令我们高兴了一把。</p> <p class="ql-block">早上,天阴阴的。出海五六分钟后,看见不远处的浮桶上站着两只红嘴鸥,前边这只正值少年,还未褪去“童装”。</p> <p class="ql-block">大浮桶上一大一小的鸥吸引了我,那只小巧的鸥戴着黑帽子,把白色的额头衬得分外醒目,它是白额燕鸥。鸥鸟可分为两类,尾巴圆形的一类为普通海鸥;尾巴叉形的一类为燕鸥,因其尾型与家燕相似而得名。全球到处都有海鸥、燕鸥的踪迹。</p> <p class="ql-block">燕鸥比海鸥身型更呈流线型,尾巴开叉很深,飞行时张开的双翼和长尾巴显得十分优雅。身型轻巧、羽翼长的燕鸥,是鸟界的飞远冠军。世界上飞行最远的鸟是北极燕鸥,每年在南极与北极之间迁徙,飞程17600公里,平均每日可飞240公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燕鸥在全世界共有32种(中国有8种),大部分分布在热带与亚热带。白额燕鸥有些国家把它们称为小燕鸥,它的英文名就是Little Tern,身长25cm左右。</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去年七月在厦门岛东部拍到的白额燕鸥。其时,正在无人小岛上哺育幼鸟的亲鸟带着刚会飞的小鸟练习飞行,将厦门海边作为它们的暂歇地。小鸟在水岸休息,亲鸟则忙着捕鱼喂食。来了数日,成为厦门拍鸟人的一大盛事。</p> <p class="ql-block">海面上空不时有各种鸥鸟飞过,让我们一船人心情开始激动。资深鸟友林老师说这当中有一些是大凤头燕鸥。对我来说,能拍到珍稀的鸟儿当然是再好不过,能拍到各色鸥鸟也足让我喜欢了。我最喜欢拍飞版的鸟。</p> <p class="ql-block">2019年9月在西澳,我们数次遇见大凤头燕鸥,这是在远处礁石上休憇的一群。</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西澳罗特尼斯岛游玩时,海岸边遇到的一小群大凤头燕鸥。</p> <p class="ql-block">正午,阳光下,它们在沙滩上快乐地嬉戏,大声小声地叫着。为了拍到更清晰的照片,我们悄悄地向它们靠近,可它们对走近的人们完全不在乎。</p> <p class="ql-block">它们在海滩上洗浴、梳妆、晒太阳,无忧无虑似的,也让我们拍个痛快。</p> <p class="ql-block">洗完澡的大凤头燕鸥多帅气,那样子就像我在老家的一个同学,他总喜欢把他的头发梳得跟眼前燕鸥的凤冠一样,还抹上摩斯定型。</p> <p class="ql-block">远远地看到养殖箱上有许多鸟儿。小船慢慢向它们迫近。由于这里是养殖区,水域杂物较多,小船的螺旋桨不时绞入水中的绳索和碎块泡沫。船老大只好停下清除,把正朝鸟儿靠近的鸟友们急得想跳脚。</p> <p class="ql-block">小船渐渐往前靠近了些,一群鸟儿也正好降落网箱,几乎与我们同时到达。不知是人靠近鸟,还是鸟追着人。</p> <p class="ql-block">更近了,更近了些,悄悄地,但也无法全然没有声息,机动船在行驶。红嘴鸥身边,晋江版的大凤头燕鸥清晰地出现在拍鸟人眼前。</p> <p class="ql-block">大家把注意力全集中在大凤头燕鸥身上。红嘴鸥看到了,有点不爽神、不服气,这是人之常情,鸟,也不能免俗。</p> <p class="ql-block">这边厢,大凤头燕鸥数量果然不少,一眼看去有几十只之多,自然成了人们眼前一场大戏的重要角色。</p> <p class="ql-block">摆出各种姿势的大凤头燕鸥(Sterna Bernie)。大部分的大凤头燕鸥在温带繁殖,集群营巢。每窝产卵1至2枚,偶尔会产3枚。2019年前后,广东南澳岛有大繁殖群,数量达万只。</p> <p class="ql-block">大凤头燕鸥常栖息于海岸和海岛岩崖、沙滩和大洋上,跟我们在西澳看到的一样。但飞到晋江围头的大凤头燕鸥却会充分利用在海上水产养殖场的浮标,将之当作立脚之地。这样,找吃的就更便利了。</p> <p class="ql-block">大凤头燕鸥头顶上翘着的羽冠,夏季是黑色的,到了冬季会慢慢由灰黑杂斑过渡到白色。它们上体灰,下体白。幼鸟较成鸟灰色更为深沉。雌雄鸟相似。</p> <p class="ql-block">船上的林老师和另一位老师是资深的鸟类爱好者,他们带着望眼镜观鸟,并不拍鸟。而我,还有Hellon,看到那么多海鸟很是激动,只顾着对着鸟儿们咔咔咔地按快门。</p> <p class="ql-block">很感谢两位老师。他们一边告诉我们这鸟那鸟的名称及习性,一边用他们专业而又锐利的双眼在鸟群中搜寻着中华凤头燕鸥的身影。有他们在,我们只管把心栖在肺上。</p> <p class="ql-block">“看见了,在那。” “看见,看见了,就是它,它们,中华凤头。” “两只,是一对。”两老师和船老大几乎是同时发现目标。而我这半瞎子,近视眼加老花眼,半天没看到,急得乱叫。经林老师耐心指点,我总算看到了混迹在大凤头燕鸥当中的一对中华凤头燕鸥。一时激动得手发抖,拍了一张,模模糊糊的。</p> <p class="ql-block">忽地,鸟儿们纷纷飞上天,肯定是受了惊吓。都还没来得及拍好中华凤头燕鸥呢,观鸟、拍鸟的几个人哀声叹气。可我依然兴致不减,对着天空中飞翔的鸟儿们一阵连拍。</p> <p class="ql-block">船老大也气得要命。他想让我们一次看个够,好把我们载回岸上,他载下一批人再来,好再赚一轮钱。</p> <p class="ql-block">成群展翅飞翔的鸥,煞是好看。</p> <p class="ql-block">怎能就此罢休、草草返航呢?船上五个鸟友央求着船老大追往鸥鸟群飞的方向。船老大无奈,只好应了大家的要求。这船老大还算是个有良心的。</p> <p class="ql-block">老天不负有心人。再次启航。追了有八九分钟,又赶到鸥群降落的浮桶边。这回船老大更加小心地放慢船速慢慢靠近。幸运的是这对中华凤头燕鸥栖息在鸥群外侧,离我们不远的地方。谢天谢地,自然更得谢鸟谢大海。</p> <p class="ql-block">林老师在讲解:中华凤头燕鸥区别于大凤头燕鸥,外表有两个典型的特征,一是前者毛色上体是很浅的灰色,翅膀较灰一点;后者上体中灰到深灰。</p> <p class="ql-block">而最典型的特征是前者的喙,橙黄色,有一段较长黑色的尖端,专家学者因此就直呼中华凤头燕鸥为“黑嘴端凤头燕鸥”。而后者喙的颜色偏黄色,自然没有黑嘴端。</p> <p class="ql-block">这下,可以好好地将中华凤头燕鸥拍清了。两只紧紧地依偎在一起的中华凤头燕鸥。它们是和大凤头燕鸥合为一群,但一直保持着相对独立。</p> <p class="ql-block">有时侯其中的一只飞走了,另一只不动,静静地站着。林老师告诉我们,这飞走的一只应该是雄鸟,可能是打鱼去了。四月份是所有凤头燕鸥的求偶期,即恋爱期。配对成双后它们回到繁殖地成亲生子。</p> <p class="ql-block">雄鸟很快飞回来了。我拍到它飞回降落的时刻。但是嘴巴里没有叼着鱼。或许没捉到鱼虾,或许雄鸟好动,飞出去卡溜卡溜。</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在我们停留的约十五分钟时间里,雄鸟又飞走飞回三次,每次都无功而返。多希望它会叼条鱼回来啊,喂给它的伴侣吃,这样就能拍到温馨、美好的场面,丰富我的拍照内容啊。</p> <p class="ql-block">边上的大凤头燕鸥们倒比这对中华凤头燕鸥消停,它们一直站在浮标上,有单只的,有成对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对大凤头当中的一只似乎也打算飞出去,张了张翅膀,只在上空划了个弧线,又落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这也是只大凤头,张开嘴,大声的叫着。不知是在向哪只鸟发出求偶声,还是看别人有了相好的,嫉妒心起,乱喊乱叫。</p> <p class="ql-block">这两只已经配对成功,看它们形影不离卿卿我我的。</p> <p class="ql-block">有时它们也轮番叫了起来,不知是在炫耀自己,还是正值磨合期,一言不合,吵起嘴来。</p> <p class="ql-block">这两对,一对似在看着远方憧憬着什么,安静站着;另一对一直在梳妆打扮,无时不刻动个不停。</p> <p class="ql-block">去年,我们参与众筹了一本中国人自已第一次编写的《中国鸟类观察手册》。编辑部把书寄给我们的同时还赠送一套中国珍稀鸟类的徽章,排前头的就是它~中华凤头燕鸥。把它摆在前头的位置,我想,必是有它的理由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书中中华凤头燕鸥的图示。</p> <p class="ql-block">此次来晋江围头拍鸟,行前没有做功课,回来后我先把这本《手册》与照片仔细比对,黑嘴端前还真有一点白色。</p> <p class="ql-block">这是《手册》中的文字部分,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中华凤头燕鸥是中国最珍稀鸟类之一。世界鸟类红色名录上被列为极危物种,极危!CR!我还在网上查找了一些相关知识和信息:因为中华凤头燕鸥极为稀少,极为神秘,被世界鸟类界称之为“神话之鸟”。在中国对其有“鸟类大熊猫”之喻。当今全球仅存不足百只。就算还有100只,我看到的是其中的两只啊。</p> <p class="ql-block">中华凤头燕鸥最早是在1863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一个小岛,被一个德国鸟类学家发现,並采集到一个标本。那为何最先被发现在印尼,名称却叫中华凤头燕鸥(Chinese Crested Tern)呢?原因是其后不久鸟类专家在中国山东第一次发现这种鸟的繁殖地。</p> <p class="ql-block">直至1937年,中华凤头燕鸥最后一次出现在山东的沫官岛。此后便再也不见其影踪。长达数十年的销声匿迹,让许多专家学者都以为该种群己经灭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时间来到2000年,千僖年,演绎“神话故亊”的中华凤头燕鸥再一次出现,登上鸟类世界的历史舞台。在马祖列岛再次出现踪迹,给了当年的国际鸟类学家打了一针兴奋剂。一时间,中华凤头燕鸥风头无两。</p> <p class="ql-block">有专家认为中华凤头燕鸥能在马祖重新发现可能因该列岛过去很长时间为军事禁区,人们被限制进入。接下来的几年,中华凤头燕鸥又在马祖列岛、舟山群岛、闽江口岛屿,还有韩国的灵光郡等地区被记录到。相关的监测工作与生态学研究也相应建立起来,並交流观察结果与研究成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自2000年以后,中国也只有在几个年头记录到中华凤头燕鸥。网上查到2007年在浙江韭山列岛保护区记录到两对。据围头船老大(大名徐万春 晋江金井镇围头村休闲钓鱼协会会长)介绍去年第一次在围头见到六只,今年只见到三只。</p> <p class="ql-block">极少量的中华凤头燕鸥(极危)混杂在数量不少的大凤头燕鸥(无危)鸟群里,很不容易被观察到。这也是我们这一次观鸟的一个体验。而这样的鸟情,正也是鸟类专家们担心的一个问题。</p> <p class="ql-block">近一二十年来专家们对中华凤头燕鸥的野外观察中发现,它们与大凤头燕鸥之间存在着求偶与交配行为,甚至共同筑巢、孵卵。2008年就有杂交个体的报道。</p> <p class="ql-block">浙江自然博物馆副馆长陈水华研究员,也是《中国鸟类观察手册》的主编之一就观察到两种燕鸥共同孵卵失败,还捡回来死亡胚胎和卵壳残留物。</p> <p class="ql-block">杂交在鸟类中相当普遍。据统计至少有9.2%的鸟种(1700多种鸟)与其他的鸟类发生过杂交。杂交对于物种演化的作用是多种多样的、有好有坏的。好的方面可能是能增加物种多样性。可珍稀鸟类与别的鸟类杂交,对于珍稀鸟类可能是毁灭性的。</p> <p class="ql-block">杂交对于种群数量庞大的大凤头燕鸥来说,不过是物种演化过程的一朵小小水花,可对于全球数量不足百只的中华凤头燕鸥却可能是导致灭绝的海啸。(摘录自网上的学术论文)</p> <p class="ql-block">如果杂交成功,后代与中华凤头燕鸥再杂交,这样,一代代连续下去,就会导致中华凤头燕鸥的基因库受稀释、遭污染,总有一天,“神话之鸟”就会完全消失了。毕竟形态相似的种群之间是更容易发生杂交的,但据鸟类观察者说二者杂交的比例极少。有什么办法阻断两者杂交?目前而言,不可能。</p><p class="ql-block">仔细看这张照片,发现了大凤头燕鸥和红嘴鸥中有一只黑嘴端。</p> <p class="ql-block">从海上返回出发地的航行中,船上的资深鸟友多次向船老大提出要求,带我们再找找,能不能找到今年来的“第三只”中华凤头燕鸥,船老大掉头不理。倘若知道这鸟儿这般名贵,这般神仙,我也会有此想法。可当时我己经挺满足了。还想,看到三只,与看到两只,有什么不一样呢?浅薄!😗😙😚</p> <p class="ql-block">你能看出照片中众鸥当中的这对“神话之鸟”吗?</p><p class="ql-block">再附几张大凤头燕鸥照片于后。</p><p class="ql-block">谢谢你的关注和阅读。</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