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都,芦笙的故乡

朝云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们是从肇兴侗寨,走进西江苗寨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寨门前是一群迎客的芦笙乐队,红绸飘飞笙声悠扬,进寨的路沿河而建, 两岸栽的全是梧桐,梧桐树下均是紫色、红色、白色的花丛。花丛的马路对面是一间间新装修的各种铺店,偶尔飘下的黄叶,为小街平添几许诗情画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偌大的苗寨仿如一座山谷,远远望去,整个寨子处于群山环抱之中,从雷公山流下的白水河穿寨而过。苗寨依山而建,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只见翠竹簇拥,红叶掩映,幢幢木楼,在岚影的缭绕下,仿如仙山琼阁,走近一看始知都是吊脚楼。黄褐色的木板,像打过桐油,显得油光滑亮,彰显出古朴的风韵,阳台的那张美人靠,靠着一位梳妆的苗族姑娘,鸟儿在栏杆跳来跳去,一切显得天然而又雅致,隐透一种别样的风情。那一层层吊脚楼跟寨前寨后一片片飞翠的枫树与寨旁一垄垄流金的稻海,构成一轴壮观而又美丽的图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里居住着大约1200户人家,近8000人口,是全国乃至全世界苗族集聚最多的地方,也是苗族传统文化保存最好的苗寨,所以被称作“千户苗寨”,亦被称作“苗都”。其实,西江苗寨并不是苗族人世居之地,在不同的时期,家园屡遭战火洗劫,几经大的迁徙,西江苗寨只是苗族一支分系,最后的一个驿站,一部迁徙史便是一部苗族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50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中下游平原的九黎部落在向北扩张,与东进和南下的炎帝、黄帝发生剧烈的武装冲突,经过长时间的征战,以蚩尤为首的九黎部落在涿鹿地区被击败,蚩尤被黄帝擒杀。大部分苗族先民被迫开始第一次大迁徙,辗转退到长江中下游平原,于洞庭湖和鄱阳湖之滨建立了“三苗国”。随着三苗部落的日渐强大,尧、舜多次对“三苗”进行征剿,舜帝即位“南巡狩猎”,对不服管的“三苗”进一步攻占,苗族先民再一次被迫向西南和西北地区迁徙,其中向西北迁徙的这支苗族先民一部分融合于“羌人”,成为西羌的先民,一部分从青海往南到四川南部、云南东部、贵州西部,有的更向南、向西,深入老挝、越南等地。而往西南迁徙的一支则与楚人和睦相处,成为后来“楚蛮”的主要成员。战国时期,秦灭楚,一部分苗族先民长途跋涉西迁, 进入武陵山区的五溪一带,形成历史上的“武陵蛮”,西汉时期较快地发展起来,形成与汉王相抗衡的一股势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公元47年,汉王朝派出军队大规模征剿“武陵蛮”,迫使苗族进入黔东北,一部分南下广西融水,后又溯都柳江而上到达今天贵州的榕江、雷山等地。苗族在数次大迁徙中,分化成柳氏族、西氏族、南区族等,西氏族由于在多处辗转,到达西江已无地可以立足,西江有早在此定居的“赏氏族”,他们只好向“赏氏族”求助。后来,陆续有其他苗族分支过来,形成以“西氏族” 为主体的苗族融合体。传说西江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据《林荫记》记录,西江苗族的世系族谱显示,从蚩尤到1732年间共有284代,说明西江苗族是蚩尤的直系后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西江千户苗寨是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最完整之地,也是领略认识中国苗族漫长历史与发展之地,是一座“露天博物馆”,展览着一部苗族发展的史诗,成为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大看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关于苗族人的来历,我们听苗族人讲述过这么一种传说,苗人从一棵受到冤枉的枫树中走出来后诞生的人类母亲“妹榜妹留”,和水上的泡沫“浮方”,生下12个蛋,16年后,其中一颗黄色的蛋孵化出了苗族的祖先“姜央”。诞生于枫树的苗族人对树的崇拜保留至今。每个家庭生下孩子后,会请巫师打卦,确定山上的一棵树为孩子的“保保”,将孩子托付给树木,这样才安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们串了几家的门,发现每家每户都有猎枪,苗家男人个个是狩猎的高手,在厅中挂满漂亮的兽皮,在厨房吊满了晶莹的腊肉。不过,苗寨也有乡规民约,在阳春三月鸟兽繁育旺季,他们是不会捕猎的,这类似于沿海一带的休渔期。只有十月秋收以后,男人们才被允许进行大规模的狩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别看苗族的女人肤色白嫩,衣着光鲜,但她们个个都很能干,不仅是农耕的一把好手,且蜡染、刺绣、裁衣等技能无不精通,我们看到家家户户的阳台上都挂满蜡染的布,微风吹动,仿如飞起一道道闪着青花的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少男少女》的刘春告诉我们,苗族有很多传统节日,而且规模庞大,内容丰富,像“芦笙会”“苗年”“特藏节”“姐妹节”。其中最神秘的是“特藏节”,它规矩最多,延续时间最长,且每隔13年才举行一次,而最有意思的恐怕是“姐妹节”了,它是苗族的“情人节”。“姐妹节”是以苗族年轻女性为主的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苗族年轻姑娘都要吃一种五颜六色的糯米饭,这种糯米饭还不是用色素染的,是姑娘在山上采的野果和叶子染成的,她们称之为“姐妹饭”。每到节日她们会选择一个僻静的山坡唱着跳着并且互赠礼物,再围坐起来食“姐妹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种“姐妹节”可有来历,据说很久以前,徒水河畔居住着许多美丽迷人且聪明伶俐的苗族姑娘,她们勤劳智慧,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美中不足的是这里山高路远与外界隔绝,不少姑娘到了适婚年龄,却找不到理想的对象。后来聪明的姑娘想出一个好办法,到了春暖花开的阳春三月,姑娘们做好七彩糯米饭,邀请外地的姑娘和年轻小伙子前来聚餐,也进行歌舞、赛马、踩鼓、斗牛等活动,渐渐地本地姑娘与外地小伙,建立深厚的情谊,情投意合的他们终结成了伴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里民风淳朴,几乎人人都会吹芦笙,唱芦笙歌,跳芦笙舞,所以西江苗寨又被称为“芦笙的故乡”“歌舞的海洋”。芦笙古称卢沙或瓢笛,芦笙来源于古代苗族先民,是苗族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苗族在不断迁徙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独特的芦笙文化体系,并在苗族文化上占了主导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苗族文化就是芦笙文化,芦笙是苗族的象征,是表达苗族人民思想感情的纽带,不管迁徙到哪里,芦笙总是与他们相伴,只要有苗族的地方就有芦笙,苗族民间有句谚语:“芦笙一响,心里发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们刚刚住下,刚好碰上一场苗寨的演出,那场景颇为盛大,整个演出场地就像个足球场,正面是一个舞台,台下就是舞场,四周一排排呈圆形向上升的是观众席,可容数百人。这是一场以芦笙为主题的演出。首先出场的是芦笙乐队,吹奏者清一色苗族壮男,每支芦笙都系着红绸带,在山风吹拂下,仿如一缕缕的红云,煞是壮观。吹奏出优美动听的乐曲,此起彼落,和谐协调, 悠扬洪亮,气势磅礴。吹到兴致之处,芦笙手们还一边吹一边熟练地倒立、滚翻,甚至叠起罗汉来。而芦笙乐队的后面则是舞队,舞队中的苗族姑娘清一色蜡染裙服,戴着银帽、银梳、银锁、银环、银项圈、银佩带,她们踏着时而快捷、时而舒缓的乐曲,翩翩起舞,银饰辉映、银铃清脆,一个个如花似玉,婀娜多姿,真叫人眼花缭乱。接着有男女声独唱,男女声对唱,亦有芦笙的独奏,真叫人有点如闻天籁之感!场中间演出的小品,弄得全场爆笑,我们听不懂其中奥秘,但那诙谐的动作,那丰富的表情,也叫我们捧腹不已。那芦笙声、歌舞声,还有那银铃般的笑声在苗寨的上空流泻着、飘荡着,整个苗寨充盈着一种祥和的气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锦鸡美在羽毛,苗女美在银饰,无银无花不成姑娘,有衣无银不成盛装”,这场演出真让我对银饰大开眼界。据说,苗族的银饰从它诞生之时,就与苗族的信仰有关,苗族先民相信,一切锋利之物皆能驱邪,银饰也是极富威力的驱邪之物,且可消灾祛病。银饰也是检验毒物的有效工具,苗族地区居民喜欢饮山泉水,饮水前先用银手镯浸入泉水中,若手镯发黑便证明有毒,不发黑则可饮用。苗族银饰,一直以“大、重、多”为美。一只耳环最重可达二百克;镂花挂图,得超四公斤。苗族人佩带的银饰数量也十分惊人,三四只耳环,三四件项圈,衣饰、头饰、腰饰倾囊而出,组合起来多达数百件,重叠繁复,一身银饰重达十多公斤。苗族人以牛为崇拜的图腾,苗族头饰的银角,就是牛的造型。牛是农耕的主力,也是祭祀祖先的牺牲品,苗族人崇敬牛的奉献精神,认为牛是吉祥物。在西江附近有条“银匠村”,村中96%的人从事银饰行业,银饰是苗族文化一个重要的符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场演出除了展示银饰外,也是对蜡染服饰的展示,展示它那种蓝底白花流泻着一股自然、质朴和淡雅之气。苗族的蜡染也有悠久的历史,蜡染与扎染、镂空印花,并称中国三大印花技艺。蜡染实际上是用蜡把花纹点绘在麻、丝、棉、毛等天然纤维纺织品上,然后放入靛蓝染料中浸染,有蜡的地方不上颜色,涂了蜡之后就出现因被保护而形成的白色花纹。这蜡染的发明说来有趣,据说有一位聪明美丽的姑娘,希望能在裙子上染出各种花卉图案来,但一时又想不出什么办法,终日愁眉不展。有一天,姑娘在深思中入睡,朦胧中花仙子把她带到百花园中,姑娘看得入迷,连蜜蜂爬满她的衣裙也浑然不知。等她醒来,发现衣裙上留下斑斑点点的蜜汁和蜂蜡,难看极了,她只好把衣裙拿到存放着靛蓝的染缸中重染一次,当她用沸水浸洗之后,发现衣服出现美丽的白花,聪明的姑娘从中便发明了蜡染。于是川黔滇的苗族妇女,便流行蜡染衣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看完演出太阳快要落山,于是我们便去品尝苗家著名的长桌宴,饭店其实是一座吊脚楼,在白水河对岸的山坡上,长桌宴本是苗家过年的喜宴,过年时家家户户搬出长凳,在街上首尾相连,蜿蜒数百米,大家痛饮同乐,热闹非常,如今,则成了招待旅客的一招。黔东南苗族饮食以“酸”为主,“正月腊肉,三月腌菜,八月腌鱼”手艺一流,故称“酸溜汤”的故乡。店主人是位热情好客且美丽大方的苗族姑娘,她热情为我们推荐菜式,贵州出生的刘春心中有数,点了腌肉、腌菜、腌鱼,还有一大盘酸汤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吊脚楼餐馆,设在山坡上,对面正是依山而建的“千户苗寨”。只见漫天的晚霞在苗寨的上空飞舞,斜阳透过枫树在吊脚楼上洒下一串串七彩光斑, 临街的数座亭台楼阁,有苗家姑娘在走动,显得分外醒目。大路上挤满人山人海的游客,那衣服可谓七彩斑斓,我们往下俯视,仿如看见一条彩色的河。我们一边品尝美味的苗餐,一边欣赏苗寨的美景,心里比那阵阵入怀的山风来得还要畅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夜幕降临了,苗都千家万户都亮了灯,我突然发觉那万家灯火,勾勒出一个牛头形的灯饰来,显得十分地形象、神秘,且十分有灵气。在离“千户苗寨”大约两千米的对面山坡上设有一个观景台,有观光车将我们送达台上。站在观景台上我倒有点失望,大概因为下午演出的那场地架起了数盏探照灯,那七彩的霓虹灯在苗都上空飞舞腾挪,繁华是繁华了,但跟“原生态”的那种天然那种野味那种和谐,显得太不协调。此外,在沿河的马路上一字排开炉火正红的大排档,也显得人潮涌动,热闹非凡。本来苗族历代信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今苗寨竟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不夜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如今,苗寨人睡得晚却起得早。东方刚露点鱼肚白,寨上已经人声鼎沸, 最热闹的是卖苗族特产的那条小街,那银饰店、蜡染店,还有卖腌鱼、腌肉、腌菜的杂货店以及卖早点的小食店均是人头涌动。我却悄悄去拜访那穿寨而过的白水河,小河静静地流淌,晃悠悠而清澈见底,在曙色的映照下闪烁着万道银光,就像美丽动人的苗族姑娘的那一身银饰,显得那么仪态万方风采照人。啊,我发现有人比我到得更早,有对情侣坐在岸边的草地上,弄不清是刚来还是在此晒了一夜月光。有几位年轻姑娘脱了鞋踩着河上的卵石在蹚水,有人则穿着满身苗族的服饰,站在河的岩石上拍照,背后正是风情万种的风雨桥、岚影迷蒙的远山以及旭日初照的吊脚楼,一切显得那么天然、那么野性、那么惬意,我忍不住拿出相机,拍下这回归大自然的一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坐在离开苗都的车上,我的情感甚为复杂,既有沉甸甸的收获,隐隐地也掠过一丝丝担忧甚至恐惧,我真害怕浓郁的市场经济意识使苗寨原生态的大自然及原生态文化遭到破坏,但愿这担心是多余的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选自卢锡铭.《水云问渡》.</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