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亲的姨妈离我们远去了

纪张

<p class="ql-block">  听到我四姨妈去世的消息,眼泪夺眶而出,关起房门,痛痛快快地大哭了一场,我妈离世那天,我哭了,四姨妈今天离开我们,我又哭了,多年我一直把她也当作母亲,两个母亲的相继离世,从今以后,我就没有妈妈了,都说,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这种感觉,今天特别不一样,六十多年的往事,我和四姨情同母子,一桩桩一幕幕就像过电影一样,在脑海里浮现,真真切切温暖无比,怀念至极,回想起来,我们之间的亲情从六十多年前就开始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六十多年前,家里发生了特别重大的变故,父亲的意外死亡,几乎给家庭带来灭顶之灾,随时都可能断炊挨饿受冻,百般无奈的时候,听母亲说,她还有两个妹妹(我的三姨四姨)在远隔千里的江西南昌,要想尽办法跟她们联系求救,我和两个姨妈从来没有谋面,更不知道她们的生活情况,但是那时生活已经陷入绝境,几乎到了无米之炊,不得不冒昧写信,当两个姨妈收到我的书信的以后,当即就邮寄了十元人民币,解决了我家的燃眉之急,(现在看起来十元钱不多,要知道六十多年前,大米七分钱一斤,鸡蛋两分钱一个,我在学校每月的伙食费3元,十元钱基本解决了全家吃饭钱),从那以后,两个姨妈轮流寄钱,每个月铁定不少于10元,就像当今发工资一样准时,其实她们的收入也非常微薄,后来才知道那时候,她们的工资也不到50元,也是在牙缝里挤出钱来资助我们,确保了我们全家渡过难关,我也得以读完初中。</p><p class="ql-block"> 读完了初中,两个姨妈商量,觉得我们全家生活在那穷山僻壤的大山沟里(湘西),谋生艰难,既没有亲人也没有朋友,不是长留之地,决定想办法,把我们迁回江西老家来,她们四处运作托关系找熟人,终于把我们孤儿寡母三人(我母亲及弟弟)迁到南昌,四姨在本身住房及其紧张困难的情况下,接纳了我们,她当时住单位宿舍两间房,加起来不足50平米,她已经三个孩子,我们两家合计八口人的吃喝拉撒,她都要管,可想而知,她的压力有多大,而且她还不到三十岁,在她精心安排照顾下,我们孤儿寡母才得以安身,过上了好几年基本稳定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几年以后,四姨全家奉命调京工作,我们就分开了,不过那时候我也慢慢长大了,只是分离常常带来的思念,好不容易在分别十年之后,我得到一个到北京出差的机会,那时候一般员工,能够去北京出差,几乎是天方夜谭,四姨听说异常兴奋,到了北京的第二天,她领着我直奔王府井百货大楼,一定要为我添置新衣服,花了家里所有工业券(那时商品凭券购买),买了当时最为稀缺昂贵的“的确良”,订制一身靓丽时髦的中山装,第一次领我游览了天安门广场,拍下一张珍贵的合影,还参观了故宫,那套中山装回南昌以后,让所有人都羡慕不已,也让我神气了好些日子。</p><p class="ql-block"> 进入八十年初,我得到了上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读书的机会,四姨更是高兴得不得了,那时候,物质及其匮乏,北京的粮食供应,分粗粮细粮划分,所谓的细粮就是大米,只占本人的定量20%,其他80%粗粮,就是面食,我当时口粮指标是30斤,每月只供应6斤大米,每天早上吃2两稀饭,就把细粮消耗掉了,中晚餐只能吃面食,天天不是杂酱面、打卤面,就是面疙瘩,我们南方人不适应,尤其是我,看到这些东西就反胃,在学校里吃这些东西,真的苦不堪言,就盼着快到星期天,到了这一天,我一大早就从城东(大北窑)直奔城西(三里河),赶到四姨家,她早早就煮好了一锅大米饭(她们一家也是省着留给我的),我狼吞虎咽,她在旁边开心的看着我,不时为你夹菜,那欣喜温暖眼神,让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情同母子毫不为过。晚上我要返校了,她偷偷地往背包里塞几个苹果,(那时候也不容易买到),带一罐她炒好了的咸菜,她怕我吃不惯学校的饭菜。每个星期天,我都能吃上一顿大米饭,在当时,也让我那些南方的同学好生羡慕,围在一起品尝我带来的咸菜,都夸我太有福气,有一个好姨妈。</p><p class="ql-block"> 她不但关心我,还特别关心我的孩子们,我女儿考上北京人民大学,她事无巨细,关心备至,都要亲自过问,就连毕业以后的工作,她都操劳不少,所以她在我们后辈的形象都是亲切慈祥和蔼值得尊敬的。这几年,她饱受病痛缠身的折磨,让我们难受挂念不已,我每次到北京,第一件事就是到医院看望她,尽管那时她已经不认识我了,但是看到了她,我自己就有一份满足,心里有一种安慰,这就是血浓于水亲情吧。</p><p class="ql-block"> 四姨离我们远去了,我也再没有母亲了,那种撕心裂肺的痛,将陪伴我渡过一段日子,心里默默地祝福,四姨,我的第二母亲,祝福你在那边没有病痛,幸福快乐。</p><p class="ql-block"> 2021.4.12于南昌</p> <p class="ql-block">1973年我第一次到北京,在天安门合影,那时的四姨多年轻漂亮啊</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起游览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四姨身体棒棒的</p> <p class="ql-block">光阴如梭,弹指一挥间,岁月不饶人。</p> <p class="ql-block">天安门广场</p> <p class="ql-block">在鸟巢前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在周总理的故居西花厅</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起登上了天安门城楼</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上海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那一年的秋季,四姨身体状况还不错</p> <p class="ql-block">四姨这时候已经开始生病了</p> <p class="ql-block">陪四姨漫步</p> <p class="ql-block">我和桃英一起去看望四姨</p> <p class="ql-block">我和四姨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刚住院,她还认识我</p> <p class="ql-block">四姨身体状况一天不如一天</p> <p class="ql-block">病床前的合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