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古镇浮光掠影

JJZ

<p class="ql-block">青龙古镇,一直享有太原市后花园的美誉。</p><p class="ql-block">自从知道了青龙古镇的名字之后,脑海中时常因青龙之名而神思,为古镇之实而向往。并认定:此处必是个有故事的地方!好奇心再次萌动,决意前去一探究竟。</p> <p class="ql-block">打开“高德”地图,确定大致方位,青龙镇位于太原市北15公里(距我暂住地33.1公里),隶属阳曲县侯村乡所辖,紧傍208国道,东依北同蒲铁路,西邻大运高速公路,南与尖草坪区毗邻。</p><p class="ql-block">事先做好乘三段公交(40站路)、计划全程耗时2小时53分的出游预案后,早7:40出门,先乘K905路,转827路,再转904路后,到达青龙镇时已近中午11:00左右。</p><p class="ql-block">青龙古镇,是个典型的北方村镇,与江南水乡那种小桥流水,橹浆轻扬,绿荫蔽日,鸟语花香相比,这里鲜有绿荫鸟啼,更无小桥流水,更多的是空旷、粗犷。</p><p class="ql-block">青龙古镇,原为青蒿嘴(一种中药材――蒿子,因四季常青得名),清嘉庆年间,村中首富王绳中为朝廷捐银100万两,朝廷赐绣有青龙的云边黄锦旗一面。为纪念这一盛事,故改名为青龙镇。</p><p class="ql-block">一条呈南北方向,长5华里的主街道,蜿蜒起伏,若静卧的巨龙。“龙首”向北,“龙尾”朝南,在“龙首”的两侧,为龙王庙和文昌祠,当地人将这两座建筑形象地视为“龙”的两只“眼睛”。</p> <p class="ql-block">自古以来,山西是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的一道屏障,太原是要地,青龙镇则是护卫太原北部的第一军事要塞,被誉为“并北第一镇”。同时,这里也是明清时期晋商“走西口”,出入晋阳城必经之路上的第一重镇。又是商贾云集,店铺林立,百业俱兴的风水宝地。</p><p class="ql-block">在历经三百余年的历史演变中,这里多元化的历史气息浓郁,传统非遗民间艺术、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遗迹、即将消失的农耕器具、多种行当等众多山西流失文化都能在此见到。</p><p class="ql-block">在有限的时间内,我这里只能将近三个小时走马观花、浮光掠影般地采撷到的有关“镜像”奉献给亲爱的美友,遗漏诸多,望多包涵!</p> <p class="ql-block">文昌阁,建于明万历42年(1614年),清乾隆36年(1771年)重修。文昌阁内供奉有文昌帝坐像。王家虽为商贾出身,但深知求学做官的重要性。在捐银百万两以提升自身地位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家族中年轻人的学业和科举,仅清朝至民国之间,王家历任官职中三品官3人,五品官17人,七品官100余人。</p> <p class="ql-block">龙王庙,修建于明嘉靖年间,基本保持了明代风貌,左右的廊厅是古代接待善男信女休息的地方,过堂是侍奉龙王母亲的地方,四个角落有四尊小的龙王像。四海龙王庙的颜色不尽相同,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吸收了传统文化的精髓,遵循阴阳五行对应的规律,东青、西白、南红、北黑。大殿正中青龙手持宝海神珠,辖制左右四海龙王。</p> <p class="ql-block">泰山庙,为清代建筑,正殿为二层砖窑式楼阁建筑,一层为三孔窑洞,二层为七孔窑洞。庙内供奉的是泰山王。泰山王是洞庭民间传说的冥间之神,十殿阎王之一,第七殿阎王。民间信仰泰山庙,主要是祈求保平安。</p> <p class="ql-block">紫塞,泛指北方边塞之意。晋代崔豹的《古今注·上·都邑》说:“秦筑长城,土塞皆紫,汉塞亦然,故称紫塞焉。”自此,咏紫塞诗之多。李白的《胡无人》:“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杜甫的《清明二首》:“旅雁上云归紫塞,家人钻火用青枫。”;陈子昂的《春夜别友人二首》:“紫塞白云断,青春明月初”等等。</p><p class="ql-block">称为紫塞的地方较多,如承德,临长城脚下;又如山西境内西北方向的雁门关,称雁门紫塞。我印象极深的是:那5600米长的雁门隧道,以及隧道上方绵延万里的长城关隘……</p><p class="ql-block">仰望青龙镇紫塞门楼,顿时领悟:眼前的紫塞门楼,不正是山西太原通往内蒙交通要道之上的“精神关隘”吗?</p> <p class="ql-block">“禅茶一味”四字,是中国书法届书者写的较多的条幅。自然,每个茶馆或茶楼都能看到它的“身影”。禅宗是中国的佛教,中国又是世界茶叶的发源地、最大的茶叶生产国。“茶”与“禅”本是两种文化,在其各自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发生接触并逐渐相互渗透、影响,直至融合成一种新的文化形式,每当看到佛时必想到茶,当静思凝神品着茶的时候,亦必想到佛。哈哈……中华文化之深厚与博大。</p> <p class="ql-block">“山西民居砖雕”是流行于山西境内的汉族传统砖雕技艺。最早在夏商之前,清徐先民就已经掌握了制陶制砖技艺。砖雕是汉族传统建筑的一种装饰艺术,尤其以民间建筑最为花样繁多,主要有脊领、影壁、花墙、樨头、门楼等存在形式。</p><p class="ql-block">2008年,山西民居砖雕作为扩展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山西酿醋历史悠久,北魏大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总结了24种酿醋方法:以高粱淀粉为原料,经过淀粉糖化、酒精发酵、醋酸发酵、温火熏焙过程后,热陈酿而酿造制成酸性调味品。</p><p class="ql-block">山西老陈醋是中国四大名醋之一,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素有“天下第一醋”的盛誉。</p> <p class="ql-block">这里展出的“民间异彩”是以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美术、艺术、工艺中的传承主体,基本上涵盖了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入选国家、省、市各级民间美术非遗项目及传承人的优秀作品。</p><p class="ql-block">自2006年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山西有157个项目入选,列全国前三位。</p> <p class="ql-block">这是“民间艺术博物馆”内所拍照片,从一个侧面呈现了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异彩纷呈的面貌。</p> <p class="ql-block">红巷</p> <p class="ql-block">禅茶一味</p> <p class="ql-block">大红花轿</p> <p class="ql-block">烧饼炉子,今天主人没出摊。</p> <p class="ql-block">工农兵礼堂</p> <p class="ql-block">石碾</p> <p class="ql-block">悠长的街道</p> <p class="ql-block">门楼</p> <p class="ql-block">北门楼</p> <p class="ql-block">观照民宿</p> <p class="ql-block">城门楼一角</p> <p class="ql-block">镇上的一条主街道</p> <p class="ql-block">忠烈酒馆,不知放倒了多少南来北往的英雄好汉!</p> <p class="ql-block">老酒坊,单看这块上了年纪的匾额,就该想到:从这门里头该酿造出多少酒啊!</p> <p class="ql-block">琴文</p> <p class="ql-block">青龙影业:心系三晋拍出世上千秋画,走在九州摄得人间万古情。</p><p class="ql-block">牛!不是一般的牛!</p> <p class="ql-block">油坊</p> <p class="ql-block">石磨面房</p> <p class="ql-block">一边品茶,一边听戏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小饭馆</p> <p class="ql-block">中午曾吃饭的地方。刀削面10元一碗,挺实惠的。只是煮的轻了,险些返回途中出丑。</p> <p class="ql-block">镇门楼一角</p> <p class="ql-block">油坊</p> <p class="ql-block">陶瓷片制作的龙。长城外怀仁双龙会宾馆,门前也是陶瓷片制作的龙,不同的是那两条龙对视,很有宋朝时期大宋皇帝与北辽契丹皇帝对峙的意味。</p> <p class="ql-block">午后,从“古镇人家”小吃店出来,拖着疲惫的身躯,离开了这座粗犷纯朴的古镇,向904路站牌走去。蓦然回首间,不免对这座历史悠久,且又时时焕发勃勃生机的古镇而欣慰,为至今仍保留着原汁原味气息、不被岁月风蚀而逊色的古镇叫好!不得不为文化底蕴深厚的山西而由衷地赞叹!</p><p class="ql-block">此地真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