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1年4月10日-11日,常德市武陵区卫门口小学的2位数学老师有幸参加了在株洲市福尔莱酒店举行的“智慧园丁新课堂”——小学数学教学观摩专题活动暨全国名师新课例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来自南北方的7位数学名师的课堂教学与专题讲座,让我们学习到了许多丰富而实用的教学经验,也体会到了他们教学思想的宽广和深刻。</p> <p class="ql-block"> 徐斌老师执教的数学课《认识倍》,通过引导学生操作、观察和比较,从除法引入,倍的本质是比,比的本质是除法,这样把倍和除法建立了联系,先让学生思考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再说谁是谁的几倍,把新知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为新知同化提供生长点。课堂上通过拍手,摆小棒,观察图形,测量线段等一系列活动将所学知识串连起来,不留任何痕迹,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效果好。</p> <p class="ql-block"> 他的关于“无痕教育”的讲座也引起了在场的共鸣和思考,博得阵阵热烈的掌声。</p> <p class="ql-block"> 强震球老师的《角的度量》一课中,由于学生经历了量角器的形成过程,把握了量角器的原理和要点,因此,学生通过独立量角和小组交流,很容易得出量角的方法和要领,量角的准确率也相当高。他的课堂传递了创新精神。</p><p class="ql-block"> “这节课具有浓浓的数学味,学生不仅学会了量角方法,而且经历了量角工具的探索过程,把握了量角器的构造原理和特点,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p> <p class="ql-block"> 牛献礼老师的《打电话》一课,是对“以学定教”的充分体现。他把教材中的“15人”改成3人,如何尽快通知到所有人的这个问题就变得简单易分析,学生能更快地接触到问题的本质。学生经历了独立完成、同桌交流、汇报展示和教师引领的过程后,自己得出重点知识“知道消息的人都去通知”,从而进一步验证了猜想、发现了规律。</p><p class="ql-block"> 整节课始终围绕着学生的学习展开教学,教师的每一次追问都是为学生的学习体验做铺垫,最后的计算部分就显得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充分印证了体验式学习是为学生提供感兴趣且有意义的数学活动。</p> <p class="ql-block"> 张宏伟老师,他的《相遇问题》靠一只粉笔,一块黑板,和32名学生一起走出了相遇问题总路程和部分路程之间关系的新境界,走出了我们不曾想到过的新高度。</p><p class="ql-block"> 在学生表演相遇问题的多种情况时,张老师以两名课堂观察员为甲乙两地,让学生现场走出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学生刚开始走到两名老师处自动停止,张老师立即指出,其实我们大部分人都习惯于被框在一个眶子里,但有时超出界限之外,我们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学生受此启发,走出各种情况,列举出相向而行可能出现的七种情形,并用线段图准确的表示出来,不断深入思考总路程和甲乙走的路程之间的关系,用语言准确表达,整个课堂中,学生小手林立,小脸通红,两眼放光。</p> <p class="ql-block"> 我们认真聆听,用心思考,这些专家名师们的课各具特色,但同样的都做到了紧贴教材和生活。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亲自体验,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明白所学的本质道理。精彩的专题讲座更是一个个先进教育理念的呈现,给我们的灵魂以不同程度的冲击和洗礼,让人深刻感受到思考和成长。</p> <p class="ql-block"> 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则是用心创造、执着追求,坚持不懈。成功无止境,起点总是零。教师易,名师难。我们坚信,风雨之后必能见彩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