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七十余载寻旧居</p><p class="ql-block">访问邻里好热情</p><p class="ql-block">暮去朝争遗梦处</p><p class="ql-block">一砖一瓦老弄堂</p> <p class="ql-block">这里原来是浙兴里莱场。小时候常同妈妈到此地买菜。现已改建成新华书店。</p> <p class="ql-block">这是弄堂进口。原来浙兴里现改名为四平路297弄。</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105号门口有一间食杂店,是此弄堂的百年老店。小时候经常下楼打酱油,买糖盐等。今天看到此杂食店又勾起儿时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站在105号边门观看,对面邻居主动告诉房子结构:由于是双亭子间,所以楼上没有灶间,我们住在前楼,烧莱都在楼道口。小妹幼小时就被水壶中的开水烫伤。</p> <p class="ql-block">这是105号外墙。</p> <p class="ql-block">房屋侧面。</p> <p class="ql-block">木楼梯还是原样,窄窄的。</p> <p class="ql-block">百度上有胡道静先生的详细介绍,我简述如下:</p><p class="ql-block">祖籍安徽泾县生于上海,1913年至2003年,古文献学家、科技史学家。参加柳亚子主持的上海通志馆工作,著有《梦溪笔谈校证》等大量文献。他秉承“手抄一遍,胜读十遍”的治学庭训。他荣获“抗战胜利勋章”。他以极大热情走社会主义道路。</p> <p class="ql-block">爸妈和我1948年从塘沽路三角地莱场搬家到漂陽路浙兴里105號,小妹在此出生。父親工作单位上海财经学院家属宿舍建好后,我们于1953年离开浙兴里。父亲的远亲李少君姐姐一家搬入此房,李少君姐姐的丈夫就是胡道静。我当时在四川北路第一小学读书,中午就近在李姑姑家用歺,有三四年之久。我的印象是他少言寡语,忙于写作。</p> <p class="ql-block">1949年在浙兴里105号家中拍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注:与老伴共同完成此美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