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补牢》教学反思

朱小 朱亚飞

<p class="ql-block">  2021年4月9日在朝阳市名师送教活动中我第一节课执教了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寓言二则》,整堂课学生能够自主地、用多种识字方法进行识字;通过对比两次丢羊,体会寓意。课堂上我与孩子们配合融洽,有良好的课堂氛围。特别是在理解“从此”这个词语,我联系了我的生活实际:同学们说朱老师胖,从此我下定决心要减肥。一个学生马上就能答出来“从此”是从现在开始。</p><p class="ql-block"> 其实整堂课下来自己还是感觉不太舒服,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回想自己备课的过程,由于自身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整节课下来,我觉得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p> <p class="ql-block">一、课堂的驾驭能力 </p><p class="ql-block"> 我认为这节课最大的败笔就在于学生在说寓意的时候,都是仿照课文说的一些生活上的例子,没有结合实际联系自己,从而没有达到教育意义,学生说的内容大相径庭,我当时觉得也挺不舒服但是我并没有及时地引导学生联系学习生活。我想如果能及时引导到学习生活上,效果会更好一些。</p> <p class="ql-block">二、研究教参的能力有待于提高 </p><p class="ql-block"> 教参看了很多遍,但是如何把教参上的内容和自己设计的思路结合起来这就是一个问题。在这次备课过程中,我发现只有把教参上的内容熟烂于心才能够把书本上的内容变成自己的。教参中的好多话,既精炼又实用。无论是识字的方法,还是关键问题的提出,都非常有价值。看起来教参真的是一个宝贝!虽然已经越来越重视教参了,但是如何把教参转化成自己的设计思路,在这条路上我还有跟长的路要走!</p> <p class="ql-block">三、文学功底薄,视野有限</p><p class="ql-block"> 从这次课堂的情况来看,自己语言的能力还是很有局限性,我不要求自己出口成章但是我也不希望自己废话连篇,问题提出地不精准,就容易把学生带跑偏。最近读《教师的五种境界》里有这样一句话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犯错误的过程,如何将这句话融入到《亡羊补牢》告诉我们的道理这是个问题!我觉得这句话在课堂上能利用上,可是类似于这样的话说的太少了。由此可见,自己的文学功底还不够应多看一些书籍,拓宽一下知识面。</p> <p class="ql-block">四、被条框束缚住 </p><p class="ql-block"> 我所向往的语文课是轻松的、和谐的、快乐的。学生上课是毫无压力的。可是课堂上我总是强迫学生说出我的想法,而不是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不让他们有独立的想法,其实这一点还是很吓人的,以后教学中尤为注意。</p> <p class="ql-block">  课后朝阳市名师徐欣维老师对我的课进行了精彩点评。大家不愧是大家,一语惊醒梦中人,识字教学本来就是我的弱项,可以说为了识字,我是煞费苦心,可是课堂上效果还不是很好。徐老师的点评我觉得应理解为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意义的教学,例如:羊圈中“圈”一字农村学生应该能很好的理解,就没有必要花时间去理解。要让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进行有效识字,在指导写字时,应该完全放手,要充分信任学生。 还有一点,我觉得徐老师说的特别对,语文课要有语文的味道,无论是教师的语言还是学生说话的能力都要去培养。 </p><p class="ql-block"> 每一次经历都是成长,即使不完美,但是背后却有很多人默默的为我的成长付出。特别感谢师校的两位刘主任,对我的课的精心指导;感谢学校领导给我的这次机会,感谢谷主任、周主任、王校不厌其烦的引领,感谢我可爱的搭档洁瑜老师,双双老师对我的帮助,谢谢那些默默关注我成长的人,成长的路上有你们,真好!</p><p class="ql-block"> </p>

教参

学生

课堂

识字

自己

老师

成长

教学

理解

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