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明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的。</p><p class="ql-block">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更是城市的素养、国家的脸面。所以,我们作为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就更应该用文明的行为、举止,合理的礼仪来待人接客。这也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拜泉三中九年四班朱翊涵同学呼吁大家从自己做起,落细落小落实,在生活中各个方面做到文明有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学习与帮助</p><p class="ql-block">朱翊涵同学在学习方面十分用心刻苦,在学校和课后班赢得多张奖状。她不但热爱学习,而且喜欢帮助同学,经常在课间帮助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学生,和同学一起进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二、多方面发展</p><p class="ql-block">朱翊涵同学对艺术类方面兴趣浓厚。因此,她在学习学校课程的同时也进行了音乐美术等方面的学习,并在几次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三、奉献爱心</p><p class="ql-block">朱翊涵同学很有爱心,乐于帮助别人。朱翊涵同学的心总是与全国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经常主动的把自己零花钱捐赠出去,为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四、团结同学</p><p class="ql-block">作为团支书,在每一次的学校、班级活动及打扫卫生中,朱翊涵同学总是踊跃参加,团结同学,共同分享成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文明就像一条筑有河岸的河。河流中流淌的鲜血是人们相互残杀、投窃、争斗的结果,这些通常是历史学家所记录的内容。而他们没有注意到的是,在河岸上,人们建立家园,相亲相爱,养育儿女,歌唱、谱写诗歌,甚至是创作雕塑。”这是威尔杜兰在作品《世界文明史》中的一段话。所以,让我们一起“夫君子之行”,“不啻微芒,造炬成阳”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共建文明家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