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绿意在,不负树人志——记初中语文深度阅读与作文教学研讨会

Zimzalabim

四月的春风带来了温暖的阳光,四月的阳光带来了明媚的天气,四月的天气带来了娇艳的花朵。全省语文人在这美丽的季节相约,带着春的希望共同走向学习的殿堂。4月10日,我们来到美丽的鲍山学校,参加“初中语文深度阅读与作文教学研讨会”,共襄盛举,共议教学。 本次研讨会共邀请了四位语文教学的名师大家,他们分别是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全国新教育实验先进个人刘恩樵老师,清华附中语文特级教师、“青春语文”倡导者王君老师,北京一零一中学副校长、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程翔老师,以及“精致语文”首倡者、江苏省全民阅读中小学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徐杰老师。四位老师博学多闻、准备充分,为我们展示了四堂风格各异但异常精彩的大师课。 4月10日上午,来自江苏的刘恩樵老师为我们带来了《驿路梨花》的示范课。上课之后,刘老师并没有着急讲课,反而是和学生们一起玩了一个小游戏。他请学生们认真观察站在面前的刘恩樵老师,并把自己的发现大声说出来。“有趣”“和蔼”“风度翩翩”,一个个词语从学生的嘴里出现,师生之间的陌生也在这暖心的小游戏中消散,学生们逐渐放松下来,很快就进入到接下来的学习中。 刘老师的这堂课围绕“如何理解文中的‘梨花’”这个问题展开,同学们认真思考,积极回答刘老师的问题。从景物梨花、人名梨花、精神梨花,再到更深层的民风梨花、传承梨花、我即梨花、希望梨花、坚持梨花,同学们在刘老师的引领下,不断深入探究文章的内涵,也更好地理解了这篇文章想要传递的助人为乐、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最后,刘老师又提出一个问题,文章为何要以“梨花”为题。同学们从梨花的特性出发,想到梨花具有数量多、颜色白、味道香的特性,再联系到“驿路梨花处处开”的文化特性,提出人花合一,人人皆是梨花,雷锋精神也传遍中华大地,将本文的主旨再一次升华。 示范课后,刘老师进行了题为《初中语文创意教学设计例谈》的讲座,他以自己开发的几堂课为例,为我们展现了新时代语文教师应该如何设计课堂、组织教学。在座老师无不为刘老师毫无保留的分享而感动。 4月10日下午,语文名师王君老师为我们带来了古文《河中石兽》的示范课。王老师联系我们之前学习过的《聊斋志异》的知识,帮助学生明确了《阅微草堂笔记》与《河中石兽》的性质,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了纪昀的相关知识。关于这堂课,王老师从三个维度入手,分别是文字方面(积累)、文学方面(鉴赏)和文化方面(打通),学生不仅积累了文言知识,对于文章的道理也有了自己的体会。王老师通过“褒”“贬”二字,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的感情倾向。同学们通过创造性朗读模仿讲学家的方式,理解了作者的态度。接着,王老师又通过创造性写作的方式,引领学生更准确地描述讲学家与老河兵的心态。<div> </div> 最后,王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一组关于读书人在《阅微草堂笔记》中的数据,帮助我们理解纪昀的用心。通过学生们“有知识不等于......”的回答,我们再次明确,《河中石兽》一文,可谓是当时一位最大的知识分子对知识阶级的深刻反思,这无疑体现了知识分子的学术自省和尊严自省。 示范课后,王老师联系自己的“青春语文”“语文湿地”公众号,为我们讲述了她的语文教学主张——必须将教学与生活打通,不仅语文教学要青春,激活汉语的生命力,教师个人也要保持积极进取的青春状态。王老师的发言给予在座老师极大的鼓舞。 两位名师的课其实就是引导着大家渐入佳境,去掉了刻意讲完的环节与模式。教师可以把自己的解读用一种朴素的方式表现出来,从文章内容到文字到精神再到文化,每次都体现出教师的匠心独具,每一次都体现着教师对学生阅读思维的引导与培养。这样的一节课,学生收获的是语文的知识,培养的是语文的能力,感受的是语文的味道,体悟的是美好的精神。形成与积淀的,就是语文的素养。这就是一节真正高质量的语文课,这也是我们万千语文老师应该追求的语文课。

语文

梨花

刘老师

王老师

老师

教学

学生

示范课

特级教师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