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户外河南《豫见豫美》八日快乐行之郭亮村纪实

辽宁号

<p>  2021年4月10日,我再一次的跟随大自然户外团出游,这一次还是大自然设计和筹划的精品线路,河南《豫见豫美》8日游。这个线路也得到了团内同学们的认可,报名人员巨多,整个大客车差点挤爆了。尤其是这次我们坐上了宽敞明亮的新客车,那个舒服劲老好了,加上大自然和群管的体贴服务,让同学们心情无比的愉悦和满满的幸福感。为了大家能够有更多的时间观光,所以,第一天在舒适的大客中多赶了一些路程,第二天,也就是今天正式开始开心的观景体验。早上6点多钟同学们在辉县宜家酒店出发直奔河南新乡的著名景点“郭亮村”而来......</p><p> 在中国,有一个村庄,依山势坐落在海拔1700多米千仞壁立的山崖上,地势险峻,景色优美,以奇绝水景和绝壁峡谷的“挂壁公路”闻名于世,被誉为“太行明珠”。它就是中国最危险的村庄,有着震惊世界隧道的郭亮村。</p><p> 郭亮村隶属于河南省新乡市辉县沙窑乡,位于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西北60公里的太行深处沙窑乡、与晋城市陵川县古郊乡昆山村交界,海拔1000米,现有83户人家,共329人。</p><p>郭亮村依山势坐落在千仞壁立的山崖上,地势险绝,景色优美,以奇绝水景和绝壁峡谷的“挂壁公路”闻名于世,又被誉为“太行明珠”,现已成为国家4A级景区万仙山的第一分景区。</p><p> 景区由中华影视村——郭亮、清幽山乡——南坪、人间仙境——罗姐寨三个分景区组成。</p><p>这里群峰竞秀,层峦叠嶂,沟壑纵横,飞瀑流泉,既有雄伟而苍茫的石壁景观,又有妙曼而秀雅的山乡风韵。集雄、峻、奇、险为一体。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夏季平均气温比山外低5度左右,是理想的避暑胜地,世外桃源。</p><p>万壑有声伴天籁,千峰无语立斜阳。</p><p>风光旖旎,景色秀丽的万仙山位于太行山南麓,至峰顶可远眺黄河,俯瞰牧野,一览逶迤群山。</p><p><br></p><p><br></p> <p>  郭亮万仙山位于辉县市西北部太行山腹地沙窑乡境内,总面积 64平方公里,最高海拔 1672米,距新乡市 70公里。</p><p> 万仙山风景区现为国家级AAAA风景区和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 是国内著名的休闲旅游胜地、避暑基地、影视基地、写生基地和拓展培训基地。</p> <p>  大自然户外全体人员在景区幸福合影</p> <p>  郭亮人发扬着当代新愚公精神,不畏艰辛,克服了常人无法想象的重重困难。就这样,勇士们把生死置之度外,用生命和热血让天堑变成了通途!为此 ,王怀堂等村民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p> <p>  《天池》是郭亮村的另一盛景,1975年郭亮人在此筑坝,修为水库。</p><p> 天池位于郭亮村村口南端,绝壁长廊上方,是由喊泉和瑶池等的涓涓细流汇入郭亮河,然后再汇入龙吟峡大峡谷,1975年由郭亮人在在大峡谷的绝壁长廊上方修建一个漫水坝,形成如今的天池——碧水漫过坝上的桥洞跌宕下去,形成并排的两个瀑布,红崖、绿树、碧水、银瀑,多彩秀丽。</p><p> 一般,来郭亮的游人走完绝壁长廊,便可来到天池。天池是郭亮人在赤红岩壁对峙的大峡谷的高处筑坝拦截泉水形成的一汪碧水,碧水漫过坝上的桥洞跌宕下去,形成并排的两个瀑布,红崖、绿树、碧水、银瀑,风景美的是那么的多彩秀丽,有人在此作画写生。</p> <p>  在东汉末年,连年灾荒,加上地主和封建官府的剥削压迫,民不聊生。太行山区农民的儿子——郭亮,率饥民揭杆而起,反抗压迫,农民纷纷响应,跟随郭亮,很快形成了一支强大的农民队伍。封建王朝慌了手脚,屡次派兵镇压,只因山高路险,皆遭失败。后来,就采取了封官许愿的办法加以利诱,郭亮手下有一将领名叫周军,投降了官府,被封为“平西大将军”,率领官兵前来镇压。因寡不敌众,郭亮只得退守西山绝壁,后因周军围困,粮草断绝。郭亮急中生智,让士兵将战鼓与山羊悬挂在树上,羊四蹄乱蹬,鼓声咚咚日夜不停。同时,郭亮令士兵从山背后用绳索系下绝壁,安全转移到一自然村(今“会逃站”)。人们为纪念郭亮,这个悬崖上,在建村时便将村名取为“郭亮”。</p><p><br></p><p><br></p><p><br></p><p><br></p> <p>  郭亮挂壁公路对岸《观景台》。</p> <p>  为让乡亲们能走下山,1972年,13位村民在申明信的带领下,卖掉山羊、山药,集资购买钢锤 、钢钎。在无电力、无机械的状况下全凭手力,历时五年,硬是在绝壁中一锤一锤凿出2万6 千立方米的一条高5米、宽4米,全长1300米的石洞——郭亮洞,于1977年5月1日通车。为此,王怀堂等村民献出了自己的生命。</p><p>这条绝壁长廊,被日本裕田影视公司惊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p> <p>  郭亮村人多姓申。据说,申氏家族元朝末期在南京做官,明初朱元璋清洗京都,将申氏家族发配青海做苦役,途中申氏从山西逃离。全族几百口人砸掉大铁锅,一户分一块锅铁,各奔东西,但愿来年拼回原,全族团圆,故称“大锅申”。当年一小部分申族人进入河南,躲进太行山中隐居于郭亮村 。</p> <p class="ql-block">  我在景区参观时竟巧遇了“十三壮士”之一的申春福老人。已经70多岁的人现在做点小生意,为了满足我的愿望他给我讲述了早年的一些故事。决定开山的那一年他27岁,当时村子还叫大队,有6个生产队,每队抽调2名精壮青年,组成了一支12人的开山突击队;另配一名炊事员负责烧饭。听过愚公移山的传说,而他们是真刀真枪地干了。太行山绝壁属矿质沉积岩,硬度达8.3级。十三条汉子用了整整五年,没有任何机械化设备,硬是靠钢钎一锤一锤地凿出了一条宽6米高4米长达1250米的穿山挂壁公路。五年里,8磅重的铁锤打烂4000多个,打秃了的钢钎重12吨,从隧道里运出去的石渣达2.6万立方米。全村老少参与了这场石渣搬运的大战,用手搬,用筐抬,用篮挎,几乎人人肩头磨出茧子,手指扒出鲜血。当时的突击队长、30岁的王怀堂在一次施工中不幸摔入谷底,为开山献出了年轻的生命。</p> <p class="ql-block">  大自然部分同学与健在的“十三壮士”之一的申春福老人合影。</p> <p>  今天的绝壁长廊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美国媒体称其为“全球最奇特最出名的十八条道理之一”,也是太行山第一个横穿绝壁的人工隧道,号称“太行隧道之父”。</p> <p>  村子里的老房子。石墙、石瓦、石桌、石凳一切都是用石头打造的。</p> <p>  为让乡亲们能走下山,1972年,13位村民在申明信的带领下,卖掉山羊、山药,集资购买钢锤 、钢钎。在无电力、无机械的状况下全凭手力,历时五年,硬是在绝壁中一锤一锤凿出2万6 千立方米的一条高5米、宽4米,全长1300米的石洞——郭亮洞,于1977年5月1日通车。为此,王怀堂等村民献出了自己的生命。</p><p>这条绝壁长廊,被日本裕田影视公司惊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p> <p>  绝壁长廊的通车,成了有名的写生基地和游客们观光避暑的好地方。</p> <p>  古柳遗风"景观---此处原有一棵古柳树,西汉末年,王莽篡夺,刘秀徇太行而遁。经此地过,匿古柳葱郁处免遭罹难,且采叶饱腹,以消饥綏。秀后称帝,每念古柳助汉鼎力,敕封曰:"奉公柳"。岁月荏苒,古柳渐枯,但是在此新长出的柳树像抬起头的龙!</p> <p>  郭亮村的居民大部分已经搬到新建的村庄里了,留下已有二百多年的老村子做影视基地和做旅店接待游客。</p> <p> 郭亮村村民委员会旧址</p> <p>  我们走近路边的农家小屋前探望,只见一条小白狗挺坐在马路中间,虎视眈眈地看着前方,我走上前去就问:你干嘛呢?小白狗友好地看了我两眼,依旧看着前方,于是我拿出了面包给它吃,它看都没看,我想它可能是名景区的狗吧,好东西见的多了,没有可口的它肯定不会动容,于是我跟同伴要了跟香肠给它吃,果然它放下了架子,张开大嘴吃了起来。</p> <p>  结束了千年的困惑,实现了千年的梦想,郭亮人如今走上了旅游致富道路。</p> <p>  影视村是郭亮的美誉。几十户人家依势座落在山坳里,房子不分行,不成排,错落有致,参差不齐。青石垒墙,白灰粘缝,蓝瓦盖顶,木门木窗。村后是翠峦叠嶂的莲花山,村前是沟壑起伏的皇碑尖岭。从1975年以来,海内外影视界看好郭亮的自然风景,40多部影视剧在这里拍摄外景。</p> <p>  巨型山石上刻有“中华影视村”的字幅</p><p> 影视村是 郭亮 的美誉。从1975年以来,海内外影视界看好 郭亮 的自然风景,谢晋、沈好放、冯小宁等国内著名的影视大腕无一不被 郭亮 原始古朴的村落风貌和壮美太行景色所吸引,从此和 郭亮 频频握手。先后有《清凉寺钟声》、《走出地平线》、《倒霉大叔的婚事》、《战争角落》、《举起手来》、《天高地厚》等60多部影视片在此拍摄。&nbsp;</p> <p>  影坛巨臂谢晋,为拍《清凉寺钟声》三上郭亮,在村里常住百天之久,称郭亮是“太行明珠”,刻石留言:太行深处郭亮村化为影片清凉寺钟声的乳泉村,我们曾在这里度过盛夏深秋,我们曾和郭亮的父老兄弟姐妹结下深厚友谊,美丽的村庄,勤劳的乡亲将永远留下我们的记忆里。</p> <p>  著名导演于本正、郭凯敏、沈好放、冯小宁等也曾在郭亮食宿多日,留下墨宝。</p><p>郭亮村还是辉县抗日政府所在地,太行分区司令员皮定钧和辉县第一任县委书记王云清曾在这里住过多日,电影《李向阳》生活原型,传奇英雄郭兴曾在这里学习培训、接受任务,那些老房子仍然完整的保存着。</p><p>赞郭亮村挂壁公路</p><p>深沟万丈人烟稀,</p><p>峭崖千仞鸟飞低,</p><p>郭亮村民壮志奇,</p><p>竟将公路挂绝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