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整理旧照、编辑“美篇”,借助网络寻找记忆中的“那遥远的地方”。</h1> <h1>日月山坐落在青海省湟源县西南40公里处,属祁连山脉,海拔最高为4877米,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是青海湖东部的天然水坝。</h1> <h1>日月山顶部由第三纪紫色砂岩组成,山体呈现红色,故古代被称为“赤岭”,是进入青藏高原的必经之地,有“西海屏风”、“草原门户”之称。</h1> <h1>网上下载的图片——赤岭,远看如喷火,近看如染血,因“土石皆赤,赤地无毛”而得名。不难想象,这是一个狂风呼啸,风沙蔽日的荒芜所在。</h1> <h1>日月山东侧是青海的农业区,阡陌良田,一派塞上江南风光;西侧是一望无际的牧场,草原辽阔,牛羊成群,是一幅塞外景色。</h1><h1>“翻过日月山,又是一重天”,山体两侧有如此之大的反差,实属国内罕见。(选自《百度百科》) </h1> <h1>中国地理界石:“日月山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特立界石以宣示。此石采自太行山,石高18米,重180吨。界石正面镌刻“日月山——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分界”等字样,背面镌刻日月山介绍。”</h1> <h1>分界石上写着:<br>(日月山是我国)<br>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br>外流区域与内流区域的分界;<br>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分界;<br></h1><h1>农业区与牧业区的分界。</h1> <h1>群山环绕中透出一个隘口,成为中原通向西南地区和西域等地的重要通道,青海大批的马、牛、羊通过这里输入到内地,内地的丝绸、茶叶同时交换到了牧区。<br>中原和吐蕃封建王国的使者必须在此换乘对方的马匹方可踏入异域土地,成为历史上有名的“交马赤岭”。<br></h1> <h1>(2006年8月)我们照相的这个地方,只有两车道宽,一座简单的铁架牌楼迎面写着“欢迎您到日月山旅游”。铁架上方的二龙戏珠中的一条龙被山风吹得倒向另外一边,可见此处风的威力。</h1><p class="ql-block"><br></p> <h1>路边五颜六色的经幡和路中央牵着牦牛等待游客照相的牧民,向人们展示浓郁的藏区风情。 </h1> <h1>日月山 “唐蕃分界碑”。(网上下载的照片)<br>1950年,解放军修筑青藏公路,在这里树立修路纪念碑一座。<br>1983年,文物普查时,在公路西娅豁山顶,发现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所立的唐蕃分界碑的碑座、碑身及碑额和一些唐代的完整条砖。1983年,青海省省长黄静波提议修建日月亭,1990年竣工,将筑路纪念碑及唐时分界碑分别置于亭内。(选自《百度百科》)<br></h1> <h1>这座海拔3200米的小山,仅从地理地形的角度讲,在群山巍峨的青藏高原上,因其太小而不值一提。<br>它之所以为人们熟知以至于津津乐道成为旅游景点,则与历史上文成公主入藏和亲的故事有很大的关系。<br></h1> <h1>文成公主(625年—680年),大唐任城(今山东济宁市任城)人,唐朝皇室远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王后。<br>【注:“赞普”一词,主要是取其宗教上的含义。强调他的权力来自上天,即所谓“君权神授”,强调了赞普的血缘属于神系,君权来自天神】(选自《百度百科》)<br></h1> <h1>唐贞观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路过此山,她在峰顶翘首西望,远离家乡的愁思油然而生,不禁取出临行时皇后所赐“日月宝镜”观看,镜中顿时现出长安的迷人景色。 <br>公主悲喜交加,不慎失手,把“日月宝镜”摔成两半,正好落在两个小山包上,东边的半块朝西,映著落日的余辉,西边的半块朝东,照着初升的月光,日月山由此得名。<br>自此,日月交相辉映,照亮着西去的征程。<br>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唐蕃自此结为姻亲之好,两百年间,凡新“赞普”即位,必请唐天子“册命”。<br></h1> <h1>日亭中的壁画主要讲述了藏王松赞干布派大臣禄东赞赴唐都长安请婚,以及请婚过程中禄东赞以大智大勇力排诸难,巧破难题的轶事。<br>月亭中的壁画主要介绍了文成公主入藏后,从中原带去精神与物质文明的传播情况。比如:纺织、酿酒、天文、地理、佛教等(当时唐朝已经入封建社会,而吐蕃还处于奴隶社会阶段)。<br></h1> <h1>日月山是唐蕃古道重要的隘口,是唐代以来中原内地去往青海、西藏以及尼泊尔、印度等国的必经之路。文成公主就是沿着这条路走向吐蕃,为汉藏两族的友谊做出了重要贡献。</h1> <h1>网上下载的唐蕃古道示意图。古道从倒淌河镇向西南方向延伸,弯弯曲曲抵达拉萨。</h1> <h1>倒淌河发源于日月山西麓的察汗草原(海拔约3300米),全长约40多公里,自东向西,流入青海湖,故名倒淌河。<br>倒淌河原也是一条东流的河,后由于地壳的变动,日月山隆起,它才折头向西注入青海湖,成为一条倒淌河。<br></h1> <h1>“倒淌河:天下皆水向东去 唯有此水向西来”。<br>“她有着美丽而神奇的传说:唐王李世民为了沟通藏汉两族的关系,促进文化交流,将年轻美貌的文成公主嫁给吐蕃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在赴西藏途中,到达日月山时回收不见长安,西望一片苍凉,念家乡思父母,悲恸不止,流泪西行,公主的泪汇成了这条倒淌的河。”<br></h1> <h1>日月山以西,藏族中流传的则是另一个神话:龙王派他的四个儿女造南北东西四河,最小的女儿造西海(青海湖)时,需108条河水,她找到了107条河,最后一条河怎么也找不到。聪明的小龙女从日月山倒着牵来了一条河,这条河便是倒淌河。</h1> <h1>倒淌河是青海湖水系中最小的一支,不仅河流蜿蜒曲折,而且河水清澈见底,看上去犹如一条明亮的缎带飘落在草原上。</h1> <h1>这是倒淌河镇为了纪念文成公主进藏而修建的雕像——“古道流芳”。<br>文成公主知书达礼,不避艰险,远嫁吐蕃,为促进唐蕃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汉藏两族人民亲密、友好、合作的关系,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选自《百度百科》) <br></h1> <h1>文成公主与吐蕃松赞干布和亲,开创了唐蕃交好的新时代。<br>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在唐送亲使——唐太宗族弟李道宗和吐蕃迎亲专使的伴随下,前往吐蕃。文成公主一行从长安出发,途经西宁,翻日月山,长途跋涉到达拉萨。<br></h1> <h1>资料介绍,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后,中原与吐蕃之间关系极为友好,使臣和商人频繁往来。松赞干布十分倾慕中原文化,他脱掉毡裘,改穿绢绮,并派吐蕃贵族子弟到长安国学读书,唐朝也不断派出各类工匠到吐蕃,传授各种技术。</h1> <h1>文成公主及随从人员从倒淌河镇向西南方向入藏,而这条路向西是去往青海湖的,但参加旅游的人们“相信”,护送文成公主入藏的队伍就是沿着这条路走的,追随她的脚步西行是大家一致的愿望。 </h1> <h1>随着车辆的前行,一片片的油菜花构成了黄色的海洋。近处黄色的花海与一望无际的蓝色的湖水、远处的朵朵白云构成的画面及空气的清新,让人感到清凉、舒适、兴奋。</h1> <h1>油菜是一种喜凉耐寒作物,环湖千亩油菜花竞相绽放,在高原深蓝的天空下金黄一片,无际无边,游客们纷纷在此拍照留念。 </h1> <h1>由于这里地势高,气候十分凉爽,即使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日平均气温也只有15℃左右,是理想的避暑消夏的胜地。</h1> <h1>湖边的藏族女孩,纷纷跑过来与游人合影,湖边百里油菜花海留影不但留下来我们的影像,也在我们心里留住了湖边的百里花香。 </h1> <h1>据介绍,青海湖油菜花期在每年6-10月,从7月初慢慢进入盛放期,7—8月为开花盛期,最佳赏花期是7月5日至25日,9月份油菜花已经很少了。花谢之后,当地居民为了再赚一些钱,又会重新种上新的油菜花,到了10月还可以看到油菜花,这应该青海湖最后的油菜花,也是中国最晚可见的油菜花。</h1> <h1>青海湖是中国内陆最大咸水湖,由祁连山脉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青海湖面积达4456平方公里,环湖周长360多公里,比著名的太湖大一倍还要多。湖面东西长,南北窄,略呈椭圆形。青海湖水平均深约21米多。(选自《百度百科》)</h1> <h1>在青海湖面乘坐快艇游览体会在海上飞翔的感觉。<br>湖区属多民族居住地区,有藏族、汉族、蒙古族、回族、土族、撒拉族、满族等12个民族。其中藏族人数最多,约占人口总数的68.61%,是湖区的主要民族。(选自《百度百科》)<br></h1> <h1>离湖边不远的中国鱼雷发射试验基地:据介绍,基地成立于1965年,在基地建成的20年时间内,它曾多次出色地完成了数千条试验任务,而且成功发射过4300枚鱼雷,为我国的海军事业和武器装备改进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h1> <h1>后来由于青海湖水位下降,不能满足鱼雷潜水深度的要求而光荣退役,只留下一个三层小楼,孤立在湖面上,往日神秘的军事禁区如今成为旅游景点。</h1> <h1>融合了汉藏文化的青海湖的地标。</h1> <h1>有人评论说,来自中原的汉文化与来自青藏高原的藏文化,在这里长期碰撞交融,相互浸润渗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文化场域,体现了多民族文化“和而不同”的相处原则。</h1><h1>这个地标性建筑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原则。</h1> <h1>查阅资料得知,湖边这座白塔是神圣的尊胜佛母塔(藏传佛教长寿三尊之一,可主长寿),它的旁边是寄托祈福愿望的五彩经幡。 </h1> <h1>远处湖中的建筑是鱼雷试验基地,可以见到有游艇正在周边环绕。</h1> <h1>青海湖边的“雪域牦牛”石。</h1> <h1>网上搜集到的雪域牦牛石的说明,这个说明我们去玩儿的时候还没有。<br>文字如下:“它是青海黄河奇石的一块精品,是黄河截留时突显出来的一块奇宝。在石面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头卧姿的高原牦牛画面,堪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br></h1> <h1>沿着道路边摆放的个体摊位,虽是小本生意,但具有藏族风情的商品不少。</h1> <h1>“藏族部落”外,手摇转经筒,里面有一纸用藏文密密写满了的经文。藏族是一个全民信教的民族,大多数依然把对未来幸福生活的祈盼乃至自己的来生都寄托在这个转动着的玛尼轮中。虔诚地转动它,表达对藏传佛教的敬重。</h1> <h1>“藏族部落”内有许多帐篷和摊位,摆放的各色商品,期待游客的光临。这个帐篷内外均没有人,看着红色阳伞下摆放的东西,我们猜想这顶帐篷是为游客临时休息准备的,后面的藏羌碉楼展示了这里的特色。</h1> <h1>到当地藏民家参观,受到他们的欢迎,男主人热情地引领我们在室内查看,女主人正在拉门口的转经筒,咏诵佛经、祈祷佛陀的保佑。</h1> <h1>室内干净、明亮,巨大的铁皮炉子前摆放着整筐的用于烧火取暖的牛粪饼。</h1> <h1>查阅资料方知,牛粪是他们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草原上树木比较少,晒干的牛粪是他们烧火做饭的主要燃料。<br>据说在藏北草原一带,牛粪是有特殊的意义的。那就是谁家养的牛羊多,所产生的粪便也多,所以墙上的牛粪也多,这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家庭生活的富足,是财富的象征。<br></h1> <h1>在这里,游客可以置身于牧家驿站,融入到浓郁的藏家风情之中,吃藏家饭、身着藏族服装、看藏族歌舞,体会纯正的藏家生活。<br>远处,青海湖水依稀可见,而身后的舞台上,姑娘们正在认真排练歌舞。<br></h1> <h1>按照藏族饮酒的规矩,用右手的无名指轻轻地蘸上杯中酒向空中弹一下,如此反复三次然后再饮。弹酒三次是对天、地、神的敬奉和对佛、法、僧三宝的祈福。</h1> <h1>这三个藏族姑娘边歌边舞,为游客助兴。</h1> <h1>金银滩草原,因草原上河水两边一边开着白色小花,一边是黄色花朵而得名。<br>解放初期有一部电影《金银滩》,描写的就是在这里发生的故事。具体情节已经记不清楚了,但是电影海报的画面多少还有一些印象。<br></h1> <h1>网上下载的电影《金银滩》海报,由凌子枫导演。<br>该片1953年上映,讲述了藏族塔秀部落、阿里仓部两个部落过去因争夺银滩草场存有芥蒂,在政府的帮助下解决矛盾的故事。(选自《百度百科》)<br></h1> <h1> “西部歌王”王洛宾创作的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让金银滩名闻中外。</h1><h1>这首歌的创作过程,已成了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h1> <h1>1939年秋,王洛宾受马步芳委派,协助电影艺术家郑君里在青海湖畔拍摄纪录片《民族万岁》时,认识了藏族姑娘卓玛,她是当地一位藏族千户的女儿。<br>两人分离之后,王洛宾在回西宁的路上怅然若失,借助民歌的旋律写成了这首传世之作。(选自《百度百科》)<br></h1> <h1>《在那遥远的地方》是王洛宾传唱最广的歌,也是华人歌曲在世界传唱最广者之一,王洛宾也因此获得了“西部歌王”的美誉,而该曲的歌词也按照王洛宾的遗嘱,刻在了王洛宾的墓碑上。(选自《百度百科》)</h1> <h1>金银滩草原牧草肥美、牛羊肥壮,是片美丽而富饶的土地,也是藏族和蒙古族群众世世代代生活的地方,来到金银滩,就会直观地感受藏族和蒙古族的民俗风情。</h1> <h1>金银滩的黄金季节是7、8、9三个月,鲜花盛开,百鸟飞翔,浮云般的羊群,棕黑相间的牦牛,星星点点地徜徉在青草和野花丛中。穿着藏服的藏民,骑着骏马悠然地在草原上缓缓而来。远处,山峦起伏,偶有雄鹰飞过的身影,莲花般的蒙古包散落在白云深处。(选自《百度百科》)</h1><h1>如果你放大后仔细看这张照片,蒙古包上的图案,就是藏传佛教的吉祥物——“法论”,后面的玛尼堆的底座有两座藏传佛教的白塔。</h1> <h1>心里面的金银滩是千里草原,牛羊如云,漫山遍野绿草如茵,花团锦簇,如诗如画。可实际上这里已经被开发成旅游景区,都是骑马等游乐设施,和心目中的大草原落差较大,即使这样,对第一次见到大草原的人依然美丽非凡。</h1> <h1>金银滩草原除了拥有著名的金滩、银滩大草原,这里还曾是鲜为人知的神秘禁区,它孕育了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br>远处的那片建筑就是大名鼎鼎的原子城——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br></h1> <h1> 20世纪60年代,我国“两弹”的试验成功,极大振奋了全国人民。这背后是一代科技工作者的默默付出。走过艰苦而火热的年代,这座中国原子城有了新名字——西海镇,成为海北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h1> <h1>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大批建设者、科研工作者在金银滩草原深处以三顶帐篷起家,启动代号为221的中国核武器工程,用自己的智慧、青春和热血,先后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为维护我国及世界和平做出了历史性贡献。</h1> <h1>原221厂爆轰试验场,1964年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和1967年中国成功爆炸的首颗氢弹,都是在这里研制出厂的。<br>如今的金银滩不再是军事禁区,作为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早已恢复了草原的美丽风貌,成为了海北州著名的旅游和度假胜地。<br></h1> <h1>为了纪念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在西海镇,竖立了一块纪念碑。<br>由张爱萍将军题写的“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碑。碑顶上,雕刻着四只展翅翱翔的和平鸽,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科学家敢于自主创新的精神,也彰显着中国科学家保卫和平的决心和功绩。 <br></h1> <h1>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上空爆炸成功,原子核裂变的巨大火球和蘑菇云升上了戈壁荒漠。<br>当天晚上,听到中央广播电台播出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消息后,大学校园里顿时欢腾起来。有的同学在宿舍里敲响搪瓷脸盆,拍打桌面、跺脚欢呼以示庆祝,喜悦、骄傲、自豪油然而生,激动、兴奋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50多年前的情景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br></h1> <h1>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蘑菇云早已散去,格桑花依然盛开。<br>我们不会忘记那些可亲可敬的为“两弹一星”研制成功作出贡献的人们:他们隐姓埋名数十年,默默在实验室辛勤工作,“献了青春献子孙”,一家几代扎根高原。他们用智慧、青春和热血,造就了 “两弹一星”精神,为世人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选自《百度百科》)<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