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90年,过承祁从浙师大毕业,分别到建德市大同中学任教。他找到了 ,他的高中同学 ,在第三人民医院工作的陈寿然,在陈家文化站工作的叶杰,谋划创办一个诗社 。当时的青年人 ,都以热爱诗歌为荣 。民间诗社、民间诗刊不计其数 。三个人找到了寿昌文化馆 ,到了寿昌文化馆馆长方根法赞扬。在寿昌文化馆诗社。因为当时写诗的由寿昌区与大同区的人组成 ,就以寿昌的风景区灵栖洞、大慈岩为名,叫灵岩诗社,推举陈寿然为社长、过承祁为副社长、叶杰为秘书长,并创办会刊《灵岩诗刊》。</p> <p class="ql-block">这是方根法馆长,以“小川”为笔名,发的创刊词。</p> <p class="ql-block">因为过承祁在大同,陈寿然、叶杰在寿昌,当时的交通不便。就决定分开编辑,单号刊在寿昌编,双号刊在大同编。试行三期,再设主编、副主编。</p> <p class="ql-block">创刊号与第二期都是打印的。</p><p class="ql-block">顾问是文联主席吴育华,和寿昌文化馆的刘大中、李韩林、方根法。</p><p class="ql-block">在一篇寿昌文化馆的报道里,写入灵岩诗社和《灵岩诗刊》的名字,随之上了《杭州日报》。</p> <p class="ql-block">从第4期开始,主编为过承祁,副主编为陈寿然、童健、叶杰。</p><p class="ql-block">第4期印出,第3期却流产了。</p><p class="ql-block">顾问发生了变化,寿昌文化馆的三位老师,换成文联的过希贤老师。建德市文联开始直接指导这批文学青年。</p><p class="ql-block">谁知,诗刊办到这里,就停了。再也没有办下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诗社成员</p><p class="ql-block">陈寿然 过承祁 叶杰 童健 郭晟 童水祥 邵晋辉 周密 张建新 徐璐 斯光明 汪增祥 黄景辉 余正平 高岚 唐远声 王国民 胡小龙 徐鑫 姜美香 翁丽云 张素英 郑燕 胡建军 王接军 刘万根 王茜 杨睿 周徐行 林哲超 贾益平 洪伟强 东愚 鄢俊 杨常政 应云秋 胡蔚中 严冬 李利忠 邵双平 詹晓莲 张才兴 张静刚 汪珏 吴伟华 应旋 邱骥千 </p><p class="ql-block">(名单不全,还望告知)</p> <p class="ql-block">灵岩诗社部分成员合影 </p><p class="ql-block">(摄影胡建文)</p> <p class="ql-block">现在,当年灵岩诗社的成员已经成建德市作家协会的中坚力量 。灵岩诗社回归,也自然而然成为建德市作家协会的团体会员 。</p><p class="ql-block">《灵岩诗刊》复刊,让我们把青春找回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建德文学渴望得到社会力量的关心与支持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