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罕见的江南建筑风格一山西王家大院

shanghaicsl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12公里处的静升镇,人们习惯上把这里的王家称为“静升王”。静升王家源出太原,在元仁宗皇庆年间(1312—1313年)由始祖王实迁入静升,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元、明、清三个朝代,家族经历了由农到商,由商到官的两次重大转折,最后以官宦定位。家族兴盛长达450余年,鼎盛了8代,共修建有5座城堡,5座祠堂,5条巷子和1条商业街,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目前向游人开放的有45000平方米,包括高家崖、红门堡、孝义祠三部分。</p><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是一座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艺术博物馆,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4A级景区。</p> <p class="ql-block">这个门楼名为鸡头门(在老大家前院位于东南角,八卦中东南指巽位,《易林》曰:巽为鸡,鸡鸣时节,家乐无忧),“鸡”与“吉”谐音,所以也称大吉大利门。</p><p class="ql-block">这样的门楼在当时只有五品或五品以上的官员才可以修建,老大王汝聪当时是刑部山东司郎中,正五品官。门楼的装饰非常漂亮,以砖雕、木雕为主。</p> <p class="ql-block">寅宾门:</p><p class="ql-block">大门上的“寅宾”二字,书法和砖雕给人带来一种独特的历史厚重感,古汉语里这两个字是恭恭敬敬迎待客人的意思,而在这里我们却又不难感受到一种大气而又严肃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里的三大珍宝,更是一绝。第一就是“圣旨”。这是王家后人历经数代保存,后来自愿捐赠的,嘉庆年间颁发给王家的一道圣旨。</p><p class="ql-block">第二个就是“千工床”。敦厚宅后院“洞房”内,摆放的“千工床”,采用雕、嵌、描、绘等多种装饰技法,配上中国红,简直相得益彰。</p><p class="ql-block">第三个珍宝,就是“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目前,它被陈列在凝瑞居大厅内,对中国历史起到了很大的参考作用。</p> <p class="ql-block">如此规模的王家大院,最出名的特色,就是它的三雕艺术——砖雕、木雕、石雕。</p><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的砖雕题材丰富、雕塑技法十分的娴熟,大量采用了世俗观念认可的各种象征、隐喻、谐音,甚至禁忌的艺术形式,在古代文人、画家、雕刻艺人的共同参与下,将花鸟鱼虫、山石水舟、典故传说、戏曲人物雕于砖,体现了清代建筑装饰的风格。</p><p class="ql-block">实在美不胜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木雕:</p><p class="ql-block">每个院落都有楹联匾额。而这些又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上面的书法以及雕饰花纹,在今天看来也是十分具有审美价值的,在几孔窑洞的顶部窗户上,有一些清晰完整的木雕刻,虽然上面的油漆已经有部分脱落,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这些生动的雕刻,每个雕刻都有具有自己的独特的寓意。如呈现的一件“喜结连理”的木雕,上面错综盘杂的树枝让人不得不佩服当时的工艺之精美。</p><p class="ql-block">木雕大部分存在于房屋的门户上,还有一部分实在走廊与家具当中。</p> <p class="ql-block">石雕:</p><p class="ql-block">石雕则是处于走廊以及栏杆和墙体的装饰当中。石雕与砖雕经常是放在一起的,再有的作品当中还会同时运用石雕和砖雕。当然,每个石雕也是具有自己的寓意的,如在养正书塾前书房的楼梯栏杆上这一对石猴,代表的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反映出来的是希望书房的读书子弟们能够专心于读书,成功考取功名。</p> <p class="ql-block">由于美篇篇幅限制,所拍摄的许多三雕艺术品的照片,只能自己欣赏了😄🙏</p> <p class="ql-block">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p><p class="ql-block"> 似曾相识燕归来。</p><p class="ql-block">中国民居建筑素有“北看山西,南看安徽”之说。</p><p class="ql-block">由于时间仓促,转眼已近黄昏,只得离院奔赴下一景点,对王家大院的参观时间实在太少了,留点遗憾给自己吧!😄😄😄</p><p class="ql-block">(由于对王家大院的了解程度甚少,许多文本资料参阅了网络公开发表的文章并加以转载,因本文非营利性质,对此表示十分感谢!</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中国民间的故宫,王家大院归来不看院!</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