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摘抄几段摄影大师的金句:<div><font color="#ed2308"> 他说拍风光今天你拍的再好,后人用更大画幅,更好的像机,会全面超越。但拍人文纪实将成为一段历史,后人无法拍到。......</font><div><font color="#ed2308"> 用相机表达出人类心灵最底层的东西,启开原本在每人内心深处的本性,熟悉的事物不可思议面,不可思议事物的熟悉面.<br></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 所拍摄的人们所具有的无穷魅力,源于一种内在的力量,这是隐藏在每个人身上的难以形容的秘密的一部分,我的工作就是用胶片抓住它</font></div></div> <div>万固寺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西南13公里中条山腰。始建于北魏时期,原名“繇哉寺”,曾遭兵火焚毁,隋代复修,更名为万固寺,取“万年固”之意。宋代重修, 明嘉靖三 十四年(1555年)地震毁坏后又再次重建。寺内松柏动中有静,肃穆而不失祥和。唐代诗人耿讳在此处俯视河流,心目豁然,留下了著名的“云开半夜千村静,月上中峰万壑明”的诗句。<br> 沿着山脚的石径,来到了被誉为中条第一禅林的万固寺的山门前。昔日的这里也许高大雄伟,如今却只留下一块影壁默默地立在路旁。这时转身向左,凭崖雄踞的钟楼、鼓楼便赫然入目。在古代,寺庙的钟声也为周围的百姓起到了报时的作用。走上钟楼的二十八台阶(为纪念千禧年,于一九九九年修复,故共有二十八阶),迎着山风,听着山鸟的鸣叫,耳边似乎也响起了淳厚、悠扬的钟声。来参观的人比起普救寺那可就是十万八千里的差距了,就那么三五个人而已。但实际上这座寺的宝贝可多着了,比普救寺耐看得多。<br><br> 万固寺主要有五重殿宇,前为大雄宝殿,后为药师殿,再后为塔院。塔前为水陆殿,塔后为无量殿。这些殿宇多以砖发券,即所谓无梁殿,砖工砌作精美。寺后有泉水穿寺而下,寺中茂林修竹,景色秀丽,环境清幽。<br></div> 远眺万固寺“多宝佛塔” 永济万固寺盘山而建,现仅存砖塔、无梁殿、药师洞。进入山门为大雄宝殿,亦称万佛阁,系明万历年间砖石建筑。其后为药师洞五间,中辟门一眼,三踩斗每间五朵,殿内奉药师佛。塔位于寺内后部,为八角平面十三级,密檐式砖塔,高54.6米。塔身系青砖水磨相砌而成,上下收分较大。寺内保存有唐、宋、元、明、清碑记22通,毗卢阁水陆石刻4方。 永济万固寺原中轴线自西向东建有钟楼、鼓楼、大雄宝殿、药师洞、水陆殿、多宝佛塔、无量殿、藏经阁等,南侧原有万固别院、东西僧院、罗汉殿。现仅存药师洞、多宝佛塔、无量殿,其余皆成遗址。原山门建于中轴线偏东,现已改建为天王殿。 据碑记载,永济万固寺创建于北魏正光三年(公元522年),唐大中八年(公元854年)重建,宋代为河东名刹,明洪武、天顺年间多次重修,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毁于地震,万历年间(公元1573年—公元1620年)重修,始成今日格局,时称“中条第一禅林”。1997年、2000年、2001年、2004年、2007年局部维修。 万固寺里的宝塔,名曰“多宝佛塔”。要说它的奇特,首先应是“多宝”二字。据说,当年建塔时,佛家曾把玉佛、宝瓶、舍利子、金版佛经四件珍宝分别放在塔顶用来镇塔。因为玉佛放在东南部,所以,塔顶的这个方位长了一棵柏树和一棵石榴树。当然,对于柏树和石榴树如何生于塔顶的事,很多人做过各种各样的猜想,但不管因由是什么,那石榴树每年开花结果,在碧天白云间炫姿耀彩的样子,总不由地让人暗自称奇。<br><br> 其次,多宝佛塔的奇特,还在于“久”“固”二字。据史料记载,原塔建于北魏时期正光三年,即公元522年。当时,佛教传入我国不久,多宝佛塔可以称得上是国内最早的佛塔之一。在千年的历史沧桑中,宝塔栉风沐雨,巍然耸立,直到1556年“天塌蒲州”,寺内殿宇尽数倒塌,而多宝佛塔依然独立。后来因塔倾斜,多处裂缝,匠工们才开始层层拆除,重新修复。如今又过数百年,宝塔依然风姿绰约,成为蒲坂大地上一道奇观。<br> 除此之外,宝塔的建筑也十分奇特。全塔呈八面八角形,共十三层。塔身外表装饰有精美的砖雕斗拱和密檐,每个檐角都悬挂着风铃,风吹铃响,犹如云中仙乐鸣奏,让人禁不住吟起“塔上风铃天外音”的佳句来。沿着塔中的阶梯盘旋而上,在每一层都可望到远处不同的景致:西眺黄河,奔泄千里,犹如金带;东望条峰,丘壑峥嵘,山势莽莽。南有流泉碧潭熠熠辉映,北有莺莺古塔遥遥相对。尽赏了蒲坂美景,再细细抚摸筑塔的块块方砖,你会惊异地发现:那方砖竟是排排缩进叠垒上去的!如果仔细算算建塔所需要的方砖层数以及每层方砖在叠垒时的缩进量,谁都会由衷地赞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正是他们用勤劳和智慧,在华夏大地上留下了这许许多多的奇迹! 景区门口的工作人员扶助行走不便的老人跨过门槛! 多人围着在看啥? 原来一个小伙在求卜问卦。 进了门,一眼就看到多宝塔下的佛字很是耀眼! 天王殿前的古老的照壁,一断碑龟趺卧在照壁前。 这就是始建于北魏,明代重修,清代遭焚毁的大雄宝殿的遗迹! 寺内大殿有大雄宝殿(毁于日本侵华时期)的断垣残壁、水陆宝殿、药师洞、罗汉堂(被毁留有遗迹),特别是无量殿,砖石镟砌,上下两层殿堂,无一大梁,建造奇特宏伟、风格独特,颇为壮观,亦称为无梁殿。虽然被毁的部分大殿未完全修缮到位,但寺院规模宏大、殿堂奇特,翠柏苍劲、竹影婆娑,不愧为“中条第一禅林”。 <p class="ql-block">在一个大大的“禅”字下的台阶边的红墙,我让小孙闭着眼碰下红墙的那种意境,小鹿犬刚巧也碰了下红墙,赶紧按下了快门!“禅意,禅梦,禅境,禅心”!</p> yes! 爷孙乐! 爷孙两玩得不亦乐乎! 拳拳 其乐融融 瞧着爷爷和孙子玩的笑不容嘴!享受着天伦之乐,满满的儿孙绕膝的幸福感! 网络信息化的发达,手机为人们带来很多便利的生活! 水缸里有什么? 琉璃瓦上的多宝塔 远眺普救寺莺莺塔,万固寺与普救寺遥相呼应。<div>相传有一个故事</div> 在唐朝年间,佛教大兴,全国各地相继建造寺院佛塔。当是,蒲州地面建起两座远近驰名的大寺院,一座依垣而建,居高临下,松柏环绕,风景宜人,名曰“普救寺”,一座倚山而就,幽林拔翠,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名曰:“万固寺”。这两座寺院度僧甚众,香火极盛。寺主持为了供奉佛祖和经卷,商定各在寺内建造十三级佛塔一座,怎奈一时招聘不到能工巧匠,工程一直拖延下来。<br> 有一天,从外地来了师徒二人。师父年过花甲,白发银鬃,身材匀称,姓张名天公;徒弟二十出头,浓眉大眼,瘦条个儿,姓李名夫生。师徒二人云游各地,专揽别人干不了的浩大工程。两寺主持听说从外地来了造诣精深的名师高徒,喜出望外,立刻将这师徒邀至禅堂,摆斋宴款待,并商议建塔一事,师徒二人欣然应诺。<br> 这徒弟心灵手巧、才华出众,然而却一贯好胜心强,自恃聪明,妄自尊大,盛气凌人,不一心从师。有一天,他竟然在别人面前夸口说:“何日里与师傅试比高下,显神通,倒不如八仙过海。”有人将此言告知张天公。张师傅吧息道:“满招损,谦受益。理固然也。待机会将他一军。”<br> 这次正好是建造两座塔,师傅便想:“正是机会,各造一塔,完工后教训他一番”便和徒弟说两人分开,各建一塔。徒弟一听眉飞色舞,高兴得不亦乐乎,心里想:“真乃时来运转,待我造一好塔比过师父。”<br> 开工的那天,正好是四月初八佛的生日,两寺主持告诉师徒二人:两座塔要一样高,都是十三级,都用青砖砌成,都要在一年内完工。塔形不限,自行设计。<br> 当下师父决定建造普救寺佛塔,徒弟建造万固寺佛塔。徒弟挖空心思,精雕细刻,企图用塔的外形装饰来压到师父。<br> 转眼已到第二年四月初八,两塔同时峻工。两寺主持率领十方禅院众僧验工。只见普救寺内矗立起一座方形四面密檐式砖塔,外观十三层,层层四角悬挂风铃,塔上琉璃盖盖顶,上有丈把高宝葫芦形铁刹。塔身高大真有攀空插汉,地处中天之感。众僧齐声喝采。有人即兴吟诗赞曰“古寺紫气升,塔高望眼宽,艺精造诣深,张公活鲁班。”因这塔在佛生日峻工,便命名为“释加佛生舍利塔。”看罢普救寺的舍利塔,众僧又来到万固寺院。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只见万固寺的塔形奇伟,结构严实,塔身呈平面八角园锥形,楼阁树檐,高十三级,上下全是磨砖对缝,甚是坚固。塔顶作八角攒尖式,上有八挂悬空铁刹,势如平地涌出,高耸天宫。众僧看后更是赞不绝口,又赋诗一首:“佛塔倚中条,峻峭耸云霄,芙蓉连斗级,徒艺比师高。”当即命此塔为“万固留云多宝佛塔。”<br> 李夫生听到众人的夸赞,洋洋得意,手舞足蹈,不由的说道:“蒲州有个万固寺,离天只有八九尺。”张天公不急不忙对着徒弟说:“蒲州有个普救寺,将天磨得咯吱吱。“徒弟想,大伙都说你的塔不如我造的好,你还不服气吗?于是又说:“多宝佛塔八面体,站在高处看舍利。”师父也接上一句:“舍利塔有金蛤蟆,手击妙处叫呱呱。”徒弟对不上来,张口结舌,不知所措。众人也不知其故。张天公坦然地说:“多宝佛塔从外形上看,美观迷人,从内形上看,却没有什么独到之处。舍利塔恰恰与其相反,从外形上看平淡无奇,从内形上看却别具一格。”他领着大伙又来到舍利塔前,手拿石块,在对着塔基正前方约模两丈远的石板上连叩数下,只听塔中“咯哇、咯哇”传出青蛙的叫声,大伙这才恍然大悟,齐声称妙。<br> 李夫生羞愧万分,急忙躬身下拜,说:“师父,弟子……甘拜下风,实望师父多多指教,我决心从师到底。” 琉璃瓦上的野花静静地耸立着 师父和游人对于上面的字"x光圆照”中的字不知念啥? 这也难倒了我们,但是难不倒王文平老师,当即给出了答案,原来是念“寂”字,“寂光圆照”, 也是书法的一种写法,具体作何解释,也无从说起。<div>看到此文的网友谁知道那意思回复给个答案!</div> 占卦问前程 出了门,转身再拍个景! 离开万固寺后,来到了王文平老师的家,王老师在家中养了十几只羊,一只公羊剩下的就是十几只母羊了。听王老师说,这每只母羊都怀上小羊了,就等下崽了! 这是一只孤独的公羊!但并不孤独,身边全是围着它转的母羊!妻妾成群哈! 在王老师家后有两个石碑默默地耸立着,是东姚温石牌坊。 东姚温砖牌坊共有两处,东姚温砖牌坊与东姚温石牌坊。其中东姚温砖牌坊坐西朝东,创建于乾隆四十年(1775),为旌表故太学士孟庭之妻王氏的节孝坊。四柱三楼,面宽11.5米,进深2.7米,高12米。砖砌圆形柱,每间砌圆拱形门,两次间为假门,单檐歇山顶。檐部仿木结构砖雕斗栱,单额枋上悬砖匾一方,内刻“圣旨”。中部浅雕楷书横匾一方,上刻“清标彤管”。坊身砖雕二十四孝图、八仙人物及飞禽走兽等图案,共计164幅,内容丰富,每幅砖雕细腻传神,雕刻精湛,蕴含浓厚的封建节孝思想,堪称民间砖雕艺术之瑰宝。<br> 东姚温石牌坊是明崇祯元年(1628)旌表蒲州故民卫武之妻张氏的节孝坊。坐西朝东,四柱三间五楼式牌坊。面宽9.5米,进深2.7米,通高9米,单檐庑殿顶。该牌坊由80余块青石构成,中柱及边柱皆为方形石柱,下各置束腰须弥式基石和抱柱石,其上雕刻幼狮相戏。明楼及次楼檐下均隐刻五踩双翘斗栱。额枋剔地起突雕有屋形龛、妇女半掩门、马车出行图及行龙飞凤等图案。牌坊正、背面均置石匾三方,楹联一幅,内容相同,单额枋上为“圣旨”竖匾,龙门枋上浮雕楷书“诏恩褒节”,小额枋上为“旌表蒲州故民卫武妻张氏”楷书小字横匾。楹联浮雕于中柱,正面为“诏褒贞□梓里声光昭□德,诏开鼎祚萱闻善庆□□”,为明代大学士韩□题。背面为“王操水心川岳居然中间气,□珉褒字相闾仰止颂芳仪”。<br>2019年10月7日,东姚温牌坊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br>信息来源:山西省文物局 以上部分文字来自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