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很早就关注】</p><p class="ql-block">在这里,你将遇见16位嘉宾,领略10堂研究课,看到1场教研风暴,当场研课、改课,当场上课。</p><p class="ql-block">在这里,你可以记录一招一式、一词一句;你可以向嘉宾提问、求证甚至反驳、讨论;你也可以获得嘉宾愿意分享的资料。</p><p class="ql-block">在这里,你可以带着开放、包容、欣赏的态度和批判精神来倾听;在这里,你可以把握机会,主动出击,和现场的伙伴、嘉宾多一些互动;</p><p class="ql-block">在这里,你可以开启新的成长之路!</p><p class="ql-block">在这里,借别人的光,照自己的路。</p><p class="ql-block">在这里,共同追寻教育真谛,在这里,遇见更好的自己!</p> <p class="ql-block">这是以“改课”推进“课改”,以“课程”超越“课堂”的悦远数学研讨会的广告词,我看了一遍又一遍,差不多倒背如流了。</p><p class="ql-block">智慧“李”好似我心中的蛔虫,悄然询问:“想去吗?”我笑而不答,心想:难道我坚持守候每周日的“三人行研课进校园”,默默关注那个爱穿格子衬衫,说话有点嗲声嗲气,脑中装着无穷智慧的编辑“陈”的事儿被你发现了。</p><p class="ql-block">在东莞市大朗镇逛夜市的时候,我曾想过要买一件标价“10”元体恤作为报答懂我的智慧“李”,转而一想,等明天降到5元再买吧;第二天,不好意思,涨价了,“35”元,只好作罢,哈哈😄。</p> <p class="ql-block">【终于走近了】</p><p class="ql-block">4月8--10日,我余生中最年轻的三天,接受了春风的洗礼,“有时专家的话也不一定对,要敢于质疑,勇于批判”。</p> <p class="ql-block">4月8日,编辑“陈”一针见血,一语中的的日子。</p><p class="ql-block">曹培英教授以人教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为例,分析先教三边关系的判定,再教性质的逆向思维导致的难点,寻求深度学习点,包括内涵理解和实际应用。醍醐灌顶的我庆幸早几年在教这个内容时,也曾想过把判定和性质颠倒过来教,可始终不敢忤逆。</p><p class="ql-block">编辑“陈”小结,教学应直击学生学习痛点,教师应增强本体性知识,关注临近学科。</p> <p class="ql-block">俞正强特级教师在学生早已学过了《比的认识》的基础上,迎着孩子的世界走过去,引领孩子由观察入手,分析、比较足球比赛和煮饭中的2:3,得出足球比赛中的比一个一个地没有规律地变和煮饭中米与水的比一起有规律地变,去伪存真,抽象出比的本质,从而应用解释顺理成章。</p><p class="ql-block">编辑“陈”好奇俞老师与孩子的关系怎么样,当孩子们的问题,俞老师招架不住怎么办?</p> <p class="ql-block">顾峻崎老师的《角的计算》,只喜欢他的课前谈话,利用手机上的各种应用启发学生打开心扉,相互成就,彼此唤醒。</p><p class="ql-block">编辑“陈”推荐了袁晓萍老师的《学会向学生借智慧》。</p> <p class="ql-block">鼓动学生尽情胡思乱想,尽情胡说八道的张宏伟老师的《表内乘除法复习》,要孩子们干了一件事,根据口诀“三五十五”写算式,却让孩子们厘清了加减乘除之间的相近相反关系,改变了学生认为只有相同加数的加法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的偏见。</p><p class="ql-block">编辑“陈”重申了计算课的五个层级,指出评定课价值的最终标准是:这节课是不是不得不上,通过这节课学生改变了什么,成长了什么。</p> <p class="ql-block">4月9日,上课悦远教育和福建厦门研究团队“打架”的日子。</p><p class="ql-block">同课异构,上午《小数乘整数》,下午《三位数乘一位数》。</p> <p class="ql-block">福建团队的顾兴民老师巧用圆片图把0.3×4的算理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大咖罗鸣亮老师的一句“同学们乖”,让孩子无言以对,罗老师通过“这样算对吗?为什么这样算?一定要这样算吗?”三个大环节,让孩子们理解“踢十法”如探囊取物。</p> <p class="ql-block">不管是帅气的王圣昌老师,还是相当帅气的翟志宏老师虽然都是“托塔”大王,但是他们先布置任务,让孩子们独立思考;不管对错,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对自己的想法做出合理的解释;接着师生共同对话,找出错误的算法,删除相同的算法,多次分类后沟通各种算法的共同算理,得出基本算法。</p><p class="ql-block">我觉得计算课,不,不单单是计算课,都应该是这样上的,都应以学生的思维结果为学习资源,以学定教,磕磕绊绊推进课堂,而不是择取老师想要的学习资源有条不紊地进行。</p><p class="ql-block">我认真地倾听着师生之间的心灵对话,忘了记笔记,忘记拍照,那种陶醉,感觉真好。如果有一天你的课上,我亦如此,你一定“very good”。</p> <p class="ql-block">4月10日,为我们打开另一扇窗的一天。</p> <p class="ql-block">刘铭伟老师带领学生“猜——算——比——调”,找到解决鸡兔同笼的最普适的列举法。我喜欢刘老师的自我反思:一节数学课带学生去哪里?去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哪些困难?教师怎样带他们去?</p><p class="ql-block">顾志能老师利用日月星辰,把学生的一个个问题妥妥地解决,滴水不漏,妙极了。</p><p class="ql-block">值得一提的是顾亚龙老师的《笔算除法》,在学生阅读计算72÷6的方法后,重点形象生动地分析连减法和竖式计算,接着沟通两者之间的联系,除法来源于减法,算理清晰明了,算法眀了清晰。</p> <p class="ql-block">下午的数学阅读和数学研学旅行,我听着是那么新鲜诱人,以后我也要去尝试一下。</p> <p class="ql-block">【会继续守候的】</p><p class="ql-block">你想C位出道吗?编辑“陈”告诉我们“成长永远是自己的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已过不惑之年的我,原以为就这样罢了。听了编辑“陈”的话,突然有一种今年下期教回两个班数学,重回一年级,重塑一下自己,重新打造一批萌娃的想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三天很快就结束了,守候悦远一直会继续。</p> <p class="ql-block">【“张催催”和“单多多”的那些事儿】</p> <p class="ql-block">对张催催的印象一直很好,温柔体贴,善解人意,经过三天“油盐坛子”的相处,这种印象加强了,还知道了张催催是个天生的歌唱家,在路上偶遇一首歌,回到宾馆一直单曲循环;还知道了张催催是个大吃货,特殊日子里不能吃冷的,买了双皮奶等恢复到常温,再一次性搞定,还有眼都不眨地买下天价“外国进口奶油”做的中国糍粑。</p><p class="ql-block">酷爱路边摊的单多多,吃不惯高价牛排,却对与一份牛排等价的三盘快餐津津乐道。经过夜市时,目不转睛紧盯便宜旗袍、皮鞋、水果……</p> <p class="ql-block">张催催和单多多在男厕所的门口坐了整整三天,听完所有的讲座,如果星期一身上有股味道,你千万不要挑剔哦。</p><p class="ql-block">对于悦远,张催催是初恋,虽然张催催一直想在大朗中心完小的隔壁长富社团找个男朋友;单多多是暗恋,虽然张催催一直怂恿她去和偶像照张合照,单多多嗤之以鼻,说“偶像只可远观,不可近看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