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辞别2020,迎来2021。匆匆的一个学期即将结束,大家在奔跑中迎接期末。回顾本学期工作,在王秀平副校长的带领下,名师工作室开展了一系列示范教学、专题讲座、优秀教学设计展示评选、课题及论文选题书写指导等活动,真正创建了“实践性”的研究平台。2021年1月8日下午,在三楼会议室召开了2020-2021第一学期名师工作室总结会,会议由名师工作室负责人石海澜老师主持,工作室全体成员参会。 <div style="text-align: left;"><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一、回看走过的路</b></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33333">南仓硬核力量,教研使命担当</font></b></h3> 打铁还须自身硬,不待扬鞭自奋蹄。王秀平副校长对名师工作室成员通过积极努力取得的可喜成绩表示祝贺,工作室一共30名成员,其中3名教师在天津市第十届普教系统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中获得二三等奖;14名教师被评为区级学科骨干教师;3名教师制作的微课被选入天津市基础教育公共资源服务平台;张岩老师所带啦啦操队获天津市冠军;叶曙霞老师的研讨课获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全国二等奖;5位教师做区级公开课,8名教师做区级讲座;23名教师正在进行市、区级课题研究;16名教师积极参与申报了校级小课题研究;26名教师积极撰写论文并提交了教育创新论文的评比;15名教师承担了高一高二年级的校本课程;4名教师获得学科思政案例评审一等奖,6名教师获得二等奖…… 真思考、真实践、真创造、真总结的名师在勤思考、勤观察、勤实践之后,拥有了远见卓识、真知灼见。工作室成员明确单元教学、混合式教学、课程思政、概念教学、深度学习等探究方向,积极学习,打磨课堂,开发校本课程,加强研究性学习,多学科开展项目式学习、加强综合实践课程的探索。坚持认真做课题、做项目,开展实实在在的真研究;带头进行课堂教学创新,努力探索优化课堂教学范式。 <div style="text-align: left;"><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二、比较别人的路</b></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一)读书交流分享</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br></b></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33333"><b>做思考的芦苇,向阳而生</b><br></font></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33333">遵本心不妥协,不负此生</font></b></div></b> 名师的成长历来与学习相伴,离开广泛、深入、持续的学习,就难以实现前行的跨越。读书是名师最美的姿态。 斗力频催鼓,争都更上筹。睿智的体育是外塑形、内塑魂。思考技能是天赋还是后天养成的习惯?视野狭窄、缺乏好奇心对思考有什么影响?张岩老师阅读《思考的艺术》一书获得启发:思考是一门需要学习且可以习得的艺术。 漫画蕴语文,拔云觅幽径。阅读变悦读,深入需浅出。寻阅读之旨趣,还阅读之纯粹。苏颖老师以阅读促教学,在阅读中总结读书方法,通过大量阅读确定科研方向,读中取法,读中寻趣,读中细品悟,悟中知韵味。无用之读,仍可厚积薄发。 <b>(二)思政教学案例交流分享</b>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33333">播火前行者,砥砺追梦人</font></b><br></div> 名师需要不断地学习,学习专业理论、教育思想、先进经验,还要向新时代学习,向同行者学习,把独特优秀的思想和做法融入自己的思想和探索,让自己的教学更具个性与张力,更符合学科教学规律,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目标,让教学走向更高的境界。名师工作室的教师们争做新时代的播火者,砥砺前行的追梦人,更要做创新实干的圆梦人。 碧玉孤根生在林,名师相赠比双金。播火前行,砥砺追梦。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获得者郭学秋老师详细阐述了思政课程教学案例书写的要求及注意事项,践行新课程理念,探索有效教学模式策略,在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搭建支架,积极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把零散的、肤浅的感性认知上升为系统的、深刻的理性认知,得出科学的结论:明确背景,鲜明主题,渗透思政,达成结果,评价反思。 化学课堂融思政,注重发展与本位。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渗透思政教育,抓住思政契机。王萍萍老师立足于课堂教学实际,强调以学生为本,以《原电池》一课为例展示了学科思政案例。将社会中的正能量引入到课堂实践中,通过介绍热点时事和前沿科技,充分鼓励当代青少年为人服务的意识,充分发挥化学课程的教学育人功能,教会学生如何爱国、守信,教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为打造群体大思政的格局而努力,探索化学融合课程思政的新路径。 <div style="text-align: left;"><b><font color="#ed2308">三、远眺前行的路</font></b></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33333">思维决定方向,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font></b></h3>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名师培养不是制造标杆,而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是要让名师为学校、为区域教育做更多的贡献。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是名师应有的气象;永无止境,止于至善,是名师应有的追求。 本着立德树人、全面育人的思想,荣国翠老师对下学期的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设想:在充分调动工作室成员专业发展内驱力的同时,为工作室搭建更多的共同学习、交流、提高的机会和平台;结合新高考改革,在转变观念、转变角色、转变教学行为的前提下,名师应不断开展学习和研究;开展“名师工作室大讲堂”;组织公开课及说课展示、课后深度反思及跟进式的听评课;小课题研究交流展示;积极筹备区教师能力测试及名师评选推荐活动等等。 <b><font color="#ed2308">四、结语</font></b>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33333">初心如磐育桃李,木铎之心待秋实</font></b><br></div> 没有一个人是孤岛,同样没有一个人的成长不是受益于他人。名师当强政治、深情怀、新思维、广视野、严自律、正人格,当自省、自研、自勉、自爱、自觉思考,不懈前行,不断完善,才能无愧名师称号,才能真正“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期待下学期在王秀平副校长的带领下,通过大家积极努力,南仓中学名师工作室能打造成为一支能打胜仗的精英团队! <h5><font color="#9b9b9b">注:本文是在荣国翠老师原创的基础上稍加润色,在此对荣老师表示感谢,并对金句频出的石海澜老师表达敬意。两位老师给予我创作的基础和灵感,再次感谢!</font></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