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2021年4月3日。人间四月天,因为有了樱花🌸,4月便成了一年中最令人期待的日子。今日,大小姐家的早餐桌上摆满了樱花🌸还有日本栄太楼的樱花果冻.......清明小长假的第一天,大小姐带着爸妈向着魔都出发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9:30 从家里出发,70分钟就开到了位于上海宝山区沪太路的顾村公园。果不其然 因为游客众多,这时的一号门已经关闭,我们把车停在了二号门对面的华山医院北区停车场,走过去就5分钟左右的路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顾村公园的樱花种类繁多,名不虚传。有淡红色单层花瓣的“米国樱花”;有白色大朵单瓣带着浓烈花香的骏河台樱花;有枝叶自然下垂、花色浓郁的八重红枝垂樱;有日本的代表性樱花—染井吉野樱;有树姿伞状、重瓣大型淡红色的“红笠樱花”;有花蕾呈深红色、下垂的重瓣花笠樱花;有深紫色、花朵为钓钟状的台湾绯樱和绯寒樱;有以前生长在东京荒川堤防的美丽八瓣松月樱;有枝是直立状、花朵也是向上开的“天川樱花”;有绿黄色多层花瓣的御衣黄樱花;有萼长椭圆状披针形、淡黄绿色至淡紫色、内侧花柄有柄的“郁金樱”;有神代曙樱花,思川樱花,早春樱花—河津樱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秒速5厘米,据说那是樱花飘落的速度,望着满地的落英缤纷,真的让人会感慨人生如此的美好却又那么短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张照片是大小姐用遥控器抓拍下的照片,好喜欢我们仨这种自然、放松的状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尽管今天天色阴沉,但是一点都不影响我们游园的心情。在樱花的背景映衬下,留下一波游客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唯美的樱花似乎是春天散落人间的天使,唯美而纯净,淡雅而富有诗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一向素色的大小姐今天特意穿上了William送给亲妈的Supreme & LV联名款夹克还有奶油白椰子鞋,哈哈 樱花易逝,我心不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顾村公园里面实在太大了,我们就随处转悠转悠,看到这片郁金香盛开的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爸妈好厉害呀,诺大的顾村公园里走走停停逛了两三个小时也没觉得累,看来大自然对人的身心真的很有疗愈效果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世上哪有什么说走就走的旅行啊,都是早有“蓄谋”的😂大小姐早在三月初就预定了上海衡山马勒别墅酒店🏡,为了让爸妈再次体验一下2017年住在英伦古堡里的感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顾村公园出来开车半小时左右就到了马勒别墅。哈哈哈 人住马勒别墅,车停马勒隔壁,不开玩笑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传奇的马勒别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延安中路陕西南路拐角处,有一幢极具北欧风情的花园别墅--马勒别墅。1926年,生活在上海的一个英国小女孩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拥有一座童话城堡。于是小女孩的爸爸——爱立克·马勒按照女儿梦中的情景建造了一幢住宅,于1936年落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最喜欢这三面巨大的彩色玻璃落地窗,都是当年的工匠用手工制成花型,然后镶嵌成一幅幅精美的画面。无论阳光、灯光、风雨的映射,都会呈现出不同的美妙绝伦的色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大小姐订房的时候特意挑选的带露台的房间,望出去樱花🌸树木🌲掩映其中,太养眼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哈哈哈 大小姐这次随身携带的宠物玩偶是只小黑熊🧸,祂已经捷足先登到大小姐床上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马勒别墅内,走道上挂着的一幅幅相片,无一不在诉说着别墅主人曾经的辉煌时刻,也展示着十里洋场繁华的过往烟云,令人唏嘘不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陕西南路上的凡尔登花园、马勒别墅、陕南邨、白尔登公寓......那是属于上海“摩登时代”的记忆,经过岁月洗刷的一座座建筑,一直都保持着某种神秘。近百年来的浸濡,使陕西南路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离晚饭还有一段时间,我们便打车去了位于复兴中路517号的思南书局,这也是大小姐提前在网上预约好的一处打卡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始建于1927年的思南书局,是一栋三层带阁楼法式花园洋房。曾经,这里是爱国将领冯玉祥、李德全夫妇的产业,著名诗人柳亚子及其家人也在此寓居治学。如今,这里是上海最美公共文化空间。作为思南公馆建筑群中极具历史感与文化魅力的一栋独特洋房,思南书局承载了上海与近代中国的历史文化缩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若心里有光,黑暗也能被照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或许这就是书存在的意义。一间美好的书店,是否能唤起人们对知识和智慧的向往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作为上海城市新型阅读文化空间,思南书局500余平米的空间里,涵盖“文史哲艺”四大类别的精品图书近7000种,中外文图书比例为6:4。高比例配置的中外文版图书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目前上海实体书店的业态空白,也更好地满足了读者多样化的阅读需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思南书局,一座冯玉祥将军曾经居住于此、柳亚子先生曾经编书读书的故宅,坐下来安安静静翻翻书。阳光透过木质窗格洒进来,有回到旧时光的感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思南公馆,上海唯一一个以成片花园洋房保护的项目,坐拥51栋花园洋房,独特的文化底蕴,成为上海一道别具一格的风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们从思南书局出来,在一栋栋花园洋房之间随处走一走,鹅卵石铺就的墙面布满了爬山虎,阳光 透过两侧梧桐树,投下斑驳的光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思南公馆历史沿革始于1920年。这一年,沿“法国公园” (French Garden, 今复兴公园) 南面的“辣斐德路” (Rue Lafayette, 今复兴中路), 首批花园大宅拔地而起。随后的十年里,“辣斐德路”以南,“马斯南路” (Route Massenet, 今思南路) 以东,“吕班路” (Avenue Dubail, 今重庆南路)以西地区的花园洋房陆续建成,吸引了大批当时的军政要员、企业家、专业人士和知名艺术家迁入,使该地区成为当时上流社会的居停和会聚之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傍晚时分的思南公馆。这个上海的“新名片”,饱含了浓重的人文历史底蕴,源远流长的建筑文化,见证了东方与西方、历史与现代的和谐融汇。思南公馆,典藏新意,融古贯今,在尊重传统回归的同时赋予这片区域崭新的生命力,重筑了她的人文内涵和独特气质,并以一个前瞻者的姿态力求成为未来上海城市空间和人文风范的完美衔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周恩来、董必武、冯玉祥、柳亚子、曾朴、梅兰芳等一大批革命家、文学家、艺术家曾在此留下生活印记和故事佳话的思南公馆,现在不只是一个别墅区,它也是一个商业区,同时保留着旧时法租界的味道和老上海的感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蓝心餐厅吃完上海本帮菜,走回我们住的马勒别墅饭店只要5分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夜色灯光下的马勒别墅是不是太梦幻了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用房间里的胶囊咖啡机做一杯咖啡☕️喝完,带着小黑熊🐻给各位道晚安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4月4日,清明。凡大小姐到达之处,哪有什么“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凄惨景象啊,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马勒别墅在阳光下如同梦幻般的城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马勒别墅优雅的早餐厅里,法棍🥖上海烧卖、小馄饨,在这古堡里,丝毫没有违和感。大小姐一向兼收并蓄,土洋通吃,哈哈哈😂早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吃早饭也要带着心爱的小黑🐻哈哈哈 一把年纪的大小姐抱着玩偶🧸四处晃荡,没觉得有啥难为情的,大家不是都在说“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女.....心”么?我后面加了个“心”,机智伐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马勒别墅,1927年由英籍犹太人马勒(1919年来上海后靠赌马成为富商,时任上海跑马厅大班。)委托当时著名的华盖建筑事务所设计建造的私人花园别墅,历时9年,于1936年竣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主建筑为三层斯堪的那维亚式挪威风格建筑,宛如童话世界里的城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因为马勒把这幢梦中别墅的内部装修得酷似一条豪华的游轮,一幅幅木雕画面全是船队的海上情况,就连地板,也用细细的木条拼出了海草、海带的图案,最细的只有几毫米宽。楼梯是三段而不是两端,从一侧楼梯走上来,对面就有楼梯可以走下去,不熟悉的人很容易在错综复杂的楼梯口迷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这样的古堡里,大小姐是不会浪费自己的表情的,抱着小黑🐻到处瞎逛瞎拍,留待以后让William的下一代们看看出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末的老祖宗生活中的样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上海马勒别墅🏠不禁想起了2017年爸妈金婚纪念日,我们一起去英伦三岛旅行的时候,住在海边一座300多年历史古堡里的经历。如果不是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应该又会扬帆起航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马勒别墅(Moller Villa),因为马勒钟爱马、狗,所以园内建有马冢和狗坟,并置有青铜马像、大理石墓碑。入口处大门为红色,门楼采用红色校斗拱撑托。门旁有一对石狮。沿街的围墙也为耐火砖建造,呈现赭红多彩色调,上复绿色琉璃筒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阳光透过镶嵌着花色五彩玻璃的窗户,洒落在我们的身上,温暖有爱。梵高曾说:“爱之花盛开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吃完早餐🥣我们在马勒别墅饭店🏨四处闲逛,留下一张张美好的记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上海上生·新所茑屋书店,位于具有 96 年历史的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源自日本的茑屋书店已经拥有超30年的历史,但书店的人气可是一直都居高不下:不仅在全球开设了1400多家店铺,甚至连著名导演北野武也被它圈粉。不过选址上生新所、占地2000㎡的上海首家茑屋书店,可不仅只局限于“书店”的定位,反而更像一所充满质感与创意的现代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上下两层的空间,有着整齐罗列的书籍、丰富的文创产品、飘香的咖啡与酒吧区域,甚至还能邂逅特别策划的艺术家作品展。以“磨练知性”为主题的一层空间,摆放了大量的原版书籍、杂志、古书等,分别散布在各个主题区域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哈哈 大小姐最喜欢的某人对自己的评价就是“知性优雅”,emmmmm 没事就喜欢翻翻书,书籍是女人最好的化妆品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为了契合原来的百年建筑的圆拱形窗洞,部分书架也采用了拱形设计,再搭配标志性的螺旋状柯林斯柱和欧式壁炉,穿梭在书海间,优雅的异国情调便扑面而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每根柯林斯柱都被围上了贴着建筑历史与上海民国时期地图等介绍的玻璃,仿佛真的置身于历史博物馆般;走廊天花板则修旧如旧,绽放出不同于常规书店的别样美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二楼的主题关键词为“收获感性”,除了摄影、建筑、绘画等提高审美的书籍以外,还有来自日本的传统工艺品出售。此外还有不少来自知名艺术图书出版商 TASCHEN 的精装图书,以及蜷川实花、森山大道等中国读者熟悉的日本摄影师作品。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到书店绝不空手而归的大小姐挑了两本日本有关手工艺的书籍📚,结账买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阳光灿烂,大小姐站在上生新所的蔦屋書店门口,假装穿越时空回到了东京代官山の蔦屋書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们这次是第三次打卡上生新所,人流量相比去年7月份的时候明显多了好多倍,人们在室外喝着咖啡享受着阳光下的生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去年大小姐在上生新所这处保存完好的原美侨俱乐部游泳池边也留有一张照片,希望容颜不变心境也不改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中午就在上生新所简单的吃了一顿日式午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从上生新所的番禺路出口,对面的129号便是邬达克故居纪念馆。对于上海滩的万国建筑来说,邬达克是一个绝对绕不开的名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邬达克的建筑过去是、现在是、并将永远是上海城市轮廓的一抹亮色——贝聿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邬达克纪念馆位于长宁区番禺路129号,该屋颇有英国乡村味道,陡峭的石板瓦双坡屋顶占立面高度近一半,两端是高耸的砖砌烟囱,南立面为对称的山墙造型。底层采用红色清水砖墙,二层以上则是白墙,深色木构架露明,门窗套为粗砺石质。从本白的墙面、褐色的石瓦、黑褐色的外露木构架到红褐色砖墙,显得色彩协调,层次丰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邬达克出生在今斯洛伐克一个建筑世家,毕业于布达佩斯皇家学院,23岁当选为匈牙利皇家建筑学会会员。才华横溢的他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成为奥匈帝国在俄罗斯前线的一名士兵,后作为战俘被流放到西伯利亚,最终他逃到了上海。落魄的邬达克在上海一家美国建筑事务所找到了一份助手的工作。32岁时邬达克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建筑设计事务所,他共为上海留下了65幢经典建筑,包括“远东第一高楼”国际饭店、大光明电影院、百乐门歌舞厅、沐恩堂、市三女中五四楼等。其中,25幢建筑被列入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名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目前整幢建筑只开放了底层中的一间。纪念馆大门左边是一尊邬达克的半身塑像,背景是其设计的国际饭店墙面浮雕,以及《邬达克的家—番禺路129号的前世今生》宣传介绍资料。进入拱形门洞后右侧是一壁炉,壁炉上有两幅邬达克的画像,馆内的玻璃橱窗内展示有邬达克设计图、手稿、书信、申请书等,内容较为详实。现场的电视屏幕还滚动播放介绍邬达克及其设计的经典建筑的3D电视视频,带上3D眼镜就能身临其境地感受邬达克的建筑之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此次魔都行的最大心愿就是打卡安藤忠雄在上海复星艺术中心的“挑战”之展。大小姐老早就在网上订好了今日下午的VIP入场券🎫,我们从上生新所打车过来,等候的队伍已经一眼望不到尽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挑战”与“自由”,是安藤忠雄人生永恒的追求。作为世界级建筑大师,他的全球巡展『挑战』,来到了它的第四站:中国。同时也是中国迄今为止对安藤忠雄建筑设计生涯最为全面的大型回顾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安藤忠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建筑界“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奖获得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当今最具影响力的世界建筑大师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被誉为以建筑为生命的“清水混凝土诗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自学成材,凭借独特的风格流派成为建筑史传奇人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一楼入展口的巨大青苹果,也是安藤为此次巡展的中国站而设立的装置,用青苹果来预示着一颗“青春之心”。安藤希望以青苹果为喻,唤醒观众内心“不自我设限,超越自我,不断挑战”的想法。并且观展中,也随处可见其融合建筑模型中的巧思体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作为大师封神传奇之一的『水之教堂』是安藤忠雄1985年为日本北海道设计的作品,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座以『水』为主题的教堂。在教堂的设计上,即保留了宗教场所应有的神圣与庄重,同时面朝河面,将光和水的概念引入教堂设计中,仿佛是建筑对自然敞开怀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本次展览最大的看点,莫过于首次1:1还原“水之教堂”。步入其中,仿佛真的置身于北海道夕张山脉的冬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走入尽头,临水而立,教堂的神圣与清水混凝土的凛冽,保持着绝对克制,能让你沉浸式地在这里驻足整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光之教堂」——安藤忠雄创造出一片黑色空间,以镂空十字架为载体,自然光透过十字架将光源分裂,衍生出特殊的光影效果。自外而内向下趋缓的路,体现了众人平等,这也是安藤所想表达的核心思想。“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于神圣教堂而言,光的倾洒则更有的宗教的独特含义,呈现出静寂的美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展览还部分再现安藤忠雄的另一件经典建筑『住吉的长屋』,该原作位于日本大阪,凝聚了安藤忠雄惯用的清水混凝土、玻璃、木材和石条等建筑材质,还原了日本的住宅生活情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这极具安藤设计特色风格的灰色展厅内,用几何结构和流线形态的切割,与光影空间的错综交织中,构建出安藤忠雄庞大的精神世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回到马勒别墅酒店,用房间里的胶囊咖啡机制作一杯Espresso,打开在茑屋书店里买的书就翻阅起来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ホテルに戻って、午前中 上海蔦屋書店に手に入れた塩野米松の「手業に学べ」2冊を読んでいたお嬢様の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傍晚时分,室外鸟语花香,灯下岁月静好。从小爱书的大小姐没看到黄金屋,但是一直都相信书中自有颜如玉吧 哈哈哈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今天也是复活节,象征着重生与希望🌹🌹☀️☀️晚饭,我们仍旧是喜欢茂名南路上的苏浙汇,对这里的菜单,大小姐已经是谙熟于心,手剥虾仁、上海熏鱼、糟卤黄鱼腩....可惜大小姐前两天刚刚接种了第一针新冠疫苗,按照医嘱不能喝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夜幕下的马勒别墅,灯光勾勒出了一副比白天更加迷人的梦幻气息,晚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4月5日,又是春和景明的一天。此刻的马勒别墅颇有「万葉集」“初春令月,气淑风和,梅披镜前之粉,兰熏珮后之香”的意境。早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用早餐前,先在院子里走走看看,在魔都的市中心也能呼吸到花香的味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今天我们仨特意预定了一间带着落地窗的小包间用早餐🥣大小姐就是喜欢享受这份安静的环境,感觉喝起咖啡来也能从容不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哈哈哈 餐桌上 如“颖”随行的小天使。如果不是因为疫情,这小天使跟随着大小姐四处晃荡,出镜率超高的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可爱不等于甜美。趣味+温柔才是构成熟女可爱感的因素。祝自己从容地接受时间赠与自己的礼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用完早餐,又在马勒别墅的院子里走走逛逛,今天的天气实在太舒服啦,蓝天、白云、城堡、草坪、花木......随手一拍都是美美哒的背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大小姐很喜欢这句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生活百无聊赖,因为过它的人正蓬头垢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生活万种风情,因为过它的人,有趣,有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用完早餐,我们仨决定走着去复兴西路看看老建筑,第一个就到了62号的修道院公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法国梧桐掩映下的修道院公寓,建于1930年,坐落在复兴西路62号。这幢建筑原名修道院公寓(The Cloister)。这只是取了个The Cloister的名字而已,其实与修道院毫不相干。该公寓原本是英商密丰绒线厂厂主的住宅。名字的来源可能是因为住宅左侧的永福路,旧时叫“古神父路”,这里就取了“修道院公寓”这样一个名字。还有一种说法是这栋西班牙风格的住宅,在两栋大楼中间有回廊相连,于是人们就用“回廊”这个英文单词的另外一层意思“修道院”来称呼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座西班牙式风格建筑以前是湖南街道办事处,去年年底湖南街道办事处搬出后,这里开始了大修,修缮完成后成为衡复历史风貌区展示馆,向广大市民展示衡复历史风貌区的前世今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修道院公寓原是蜜蜂牌绒线厂厂主、英国商人弗里茨的住宅,他的夫人将这里打造成了上海外侨圈内名噪一时的文化沙龙,每周都会邀请一些文化名流来此赴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这里,可以安静地品读衡复风貌区的历史之韵,建筑之美,人文之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从修道院公寓出来,漫步于复兴西路,法国梧桐树下,一座座风姿各异的洋房散发着迷人的魅力。曾经的法租界,真的是魔都最美最高尚的地段没有之一,大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静谧的复兴西路,梧桐树下的建筑向人倾诉着她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复兴西路与宝庆路交汇处的上海交响乐团、上海音乐学院,占据了一大片最美的地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五音不全的大小姐一定要站在上海音乐学院门口的喷泉⛲️小广场前留个影,以此纪念此生注定无缘做个音乐人😂这个理由够不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位于徐汇区复兴中路1331号的黑石公寓,建于1924年,六层高钢筋混凝土建筑,巴洛克折衷主义风格,不仅有电梯、中央供暖,还有恒温泳池、网球场、停车库等一应俱全,是上海早期公寓中较有特色的建筑之一,被当时媒体称为 “中国最好的公寓”。2005年,入选第四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上海交响乐团对面的这座老洋房,海派文化和市井生活融汇,欧陆风情与东方神秘并存,一份属于时代的城市记忆。这里能看见历史,也能预见未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从侧面绕到公寓后方,循着指路牌找到入口,走进一层“幸福集荟”音乐主题书店,半圆弧穹窿顶下,一条纵深的走廊两侧各有洞天,与传统书店格局不同,一扇扇神秘的门,仿佛在等待你前去开启,探索与发现未知的世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栋充满异国风情的花园别墅,有着显赫一时的背景和诗情画意的浪漫故事,见证了诸多人文历史的高光时刻。在“黑石公寓历史沿革”介绍板上记录有:1925年,美国画家波特利在25号房间举办了一场艺术展览;1935年,北洋时期的国务总理熊希龄迎娶才女毛彦文,二人的新房就设在黑石公寓;上世纪40年代,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曾在此办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音乐书店,胶片展示厅,美食小吃,咖啡馆……窗外修整一新的庭院,近百年的建筑,满满的文艺气息和小资情调,轻奢复古优雅欧美风,温馨、品质、格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建筑是可阅读的,每一栋建筑都有自己的故事,它们历经沧桑、跨越时空,沉淀了厚重时光。百年之后的今天,昔日的摩登公寓已褪去奢华,保存完好的建筑架构和内饰,正以华贵典雅的姿势诉说着自己的过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有着历史的老式公寓里,坐下来喝一杯咖啡☕️喜欢想象的大小姐脑子里飞快的转着,如果大小姐有幸能生活在那个年代,该会演绎一出怎样的人生轨迹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从大小姐顶顶欢喜的西区法租界出来,老爸说要去城隍庙接接地气,20年没去了……哈哈哈哈哈哈........那个人挤人啊简直太魔幻了,如果每天走两趟九曲桥,一个月下来一定可以瘦成纸片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大小姐的手机取景还是够可以的吧,把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的城隍庙拍的那么古典美、东方美,给自己点个赞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三天假期就这么结束了,明天开始收心上班啦。未来的日子还长,愿自己兜里有钱,心里有光,杯中有酒, 活得通透淡然,无惧暗处的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魔都,我们会经常来看妳🌹🌹☀️☀️</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