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老将——张云逸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张云逸(1892年8月10日-1974年11月19日),广东省文昌县(今属海南省)人,历任中共广西省委书记、广西省人民政府主席、广西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中南局委员、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二书记、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书记。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曾任党的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一届、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张云逸,是一位比十大元帅资历都老的开国大将,授予军衔时他是年龄最大的一位将军,他当时已经有63岁,比毛主席还要大一岁多。张云逸作为新中国成立时唯一一位可以拿元帅级别工资的将军,不光是因为他资历高,更是因为他为新中国付出太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十大元帅中资历最老的朱德同志在1909年冬加入同盟会,而张云逸早在同年十月就已在广州黄埔陆军小学秘密加入同盟会,所以说他的革命资历比十大元帅都要老。1926年,他毅然决然地加入中国共产党。虽然当时他已经是国民革命军的少将参谋长了,但他还是决定忠于共产党,单是这一份魄力就已是常人所不能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张云逸原名为张运镒,又名张胜之,出生于广东省文昌县造福乡上僚村一个农民家庭,身为家中长子的他,还有两个弟弟。因为父母实在供不起三个兄弟一起上学,最后决定只送张云逸将军读书。这也为他后期上军校做了铺垫,但好景不长,父母和两个弟弟因病前后去世,导致年纪轻轻的张云逸将军只好去投靠叔叔。随后他到广州谋生,在一个邻村同乡家里当勤杂工,维持自己生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08年,16岁的张云逸受到同乡赵士槐同志影响,决定报考公费的广州陆军小学,继续自己学业,并以优秀成绩被广州陆军小学录取,从此开始他的军人生涯,并为此付出一生。学校期间的张云逸非常认真地读书,敢于接受新思想,更是敢于投身于革命事业,并在身边很多同僚带动下,在17岁时秘密参加了孙中山同志领导的同盟会,成为了当时同盟会当中最年轻的会员。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资历,所以张云逸在国民党内很有影响力,甚至于蒋介石见了他也得“绕道走”,毕竟当初二人曾是平级,都在孙中山大元帅府当参谋,而且张还先入职。毛主席对此评价道:“共产党能对国民党将领说话的人不多,张云逸是其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 早年经历</b></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2px;">张云逸,7岁时开始读私塾,12岁转入本乡启明高等小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08年考入广东陆军小学堂第二期,开始接受进步思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09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先后参加过1910年的广州新军起义、1911年的黄花岗起义和辛亥革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12年入广东陆军速成学校学习,1914年毕业后,被国民党南方支部派到统治海南岛的军阀龙济光部秘密从事革命活动,历任排长、连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21年到粤军总司令陈炯明部当营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23年从政,任广东揭阳县县长,积极推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纲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24年复入粤军,在许崇智部任旅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第4军第25师参谋长。同年10月在武汉加入中国共产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27年6月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成立警卫团时,力荐卢德铭任团长。大革命失败后,秘密掩护周士第等共产党员脱险并支持所部参加南昌起义。后脱离第4军,经香港前往上海,与中共中央取得联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 土地革命时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29年7月被派往南宁,在桂军做兵运工作,任广西军官教导总队副总队长兼警备第4大队大队长、南宁警备司令,成功地把教导总队和警备第4大队这两支旧式部队改造成新型人民武装。同年10月率部前往右江地区,以右江督办名义积极进行武装起义准备,消灭企图阻止起义的警备第3大队。12月11日,与邓小平等领导百色起义,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7军并任军长。随后,与政治委员邓小平率部打退桂系军阀的反扑,并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建立右江苏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30年春为扩大红军的政治影响,率部转战桂黔边,攻占榕江城。6月回师右江,经过激烈战斗重占百色,恢复并巩固了右江苏区。10月,根据执行“左”倾路线的中共中央关于红7军攻打柳州、桂林进而夺取广州的指示,与邓小平等率部北上,转战桂黔湘边。因部队在攻城战斗中损失严重,在1931年1月于全州召开的红7军前委会议上,同邓小平等毅然决定放弃执行攻打大城市的冒险计划,转向湘粤边开展游击战争,并适时向中央苏区转移。2月,部队东渡乐昌河时遭敌拦截,被分割为东西两岸各一部。危急时刻,他沉着冷静地指挥未过河的部队突破封锁,急行到乐昌河上游再渡成功,挺进湘赣苏区。3月到达湘赣苏区中心永新城,同湘南独立师和红20军会合。4月任河西总指挥部总指挥,率部攻占永阳镇。随后在遂川同先期渡过乐昌河的红7军主力会师,改任河西总指挥部参谋长。5月起与总指挥李明瑞率部连克安福、茶陵、安仁、遂川等县城,有力地配合了中央苏区第二次反“围剿”。7月渡过赣江,与红一方面军会师。所部被编入第3军团建制,并被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颁授“转战千里”锦旗。在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时,任红7军参谋长、军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32年起历任中革军委副参谋长兼作战局局长、粤赣军区司令员、红军总司令部和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副参谋长兼作战部部长等职,参与研究红军的战略战术,组织参谋人员拟订作战计划。</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33年11月曾作为中共中央全权代表前往福建,同宣布起义的国民党第19路军建立联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34年10月长征开始时任红8军团参谋长,12月复任中革军委副参谋长兼作战局局长,协助军委领导组织侦察、开路设营、部署军事行动。到陕北后兼红一方面军副参谋长、军委后方办事处参谋长,参加了直罗镇、东征、西征等战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36年12月任中革军委委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37年3月任红军后方司令部代理司令员。曾奉命前往广州、香港、桂林、福州等地,在国民党上层军政人员中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 抗日战争时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抗日战争爆发后,参与领导新四军的组建和整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38年1月任新四军参谋长兼第3支队司令员,率部在皖南开展游击战争,取得清水潭、马家园等战斗的胜利。后率部东进,在皖中组建江北游击纵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39年5月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指挥和中共前委书记,指挥新四军第4和第5支队向皖东发展,挺进淮河以南津浦铁路东西两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40年1月任中共中央中原局委员。面对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一次反共高潮,与刘少奇等一道同国民党顽军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反“摩擦”斗争。3月,在国民党顽军大兵压境的严重情况下,指挥部队奋起反击,取得定远、半塔集战斗的胜利,粉碎了顽军的进攻,为建立皖东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条件。6月、9月,又相继粉碎日伪军夏季和秋季“扫荡”,巩固并发展了皖东根据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副军长兼第2师师长、淮南军区司令员、抗日军政大学第八分校校长等职,坚决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巩固津浦路东、坚持津浦路西的指示,领导根据地军民同日伪军和国民党顽军的军事进攻、政治破坏、经济封锁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度过了华中敌后抗战最艰苦的岁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43年1月专任新四军副军长,协助陈毅指挥盐阜区反“扫荡”和山子头战役。11月陈毅赴延安后,主持新四军军事工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44年夏以新四军第4师主力执行西进任务,基本收复豫皖苏边区根据地。尔后又以第1师主力执行南下任务,开辟苏浙皖边抗日根据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45年指挥所部对日伪军实施战略大反攻,占领数十座县城和广大农村地区,使华中各根据地基本连成一片,为尔后反击国民党军进攻创造了有利条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 解放战争时期</b></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2px;">日本投降后,根据中共中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组织领导了新四军北撤工作,并参与指挥两淮战役和津浦路阻击战,迟滞国民党军北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46年1月任新四军第一副军长兼山东军区第一副司令员。11月组织胶东、鲁中军区部队实施平安战役,歼敌1.5万余人,粉碎国民党军占领胶东解放区的企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47年2月任华东军区副司令员,指挥军区地方武装配合主力部队作战,粉碎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8月兼任中共华东后方工作委员会书记,领导华东后方军民精简整编、厉行节约,集中一切人力、物力、财力支援前线。平津战役和渡江战役中,组织动员上百万民工用小推车将数亿斤粮食和大量作战物资运往前线,保证了战役的顺利进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 建国以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49年9月起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二书记、中共广西省委书记兼广西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广西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中南局委员、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领导广西军民清剿国民党股匪、镇压反革命势力、稳定社会秩序、恢复各项建设事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52年后,因体弱多病,相继辞去领导职务。是中共第七至第十届中央委员,第一至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一至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55年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74年11月19日在北京病逝。</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 特殊的婚姻家庭</b></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2px;">张云逸大将曾有两位妻子。因时代的原因,两位妻子同时在他身边十几年。1913年,他和同乡一个叫王碧珍的女子喜结连理。但婚后不久,他就离开新婚妻子投身革命。张云逸在外为国家和老百姓拼命,王碧珍则在家里打理好家务,不让他分心。结婚好几年,为丈夫生了一个女儿张琼,由于身体原因不能再生育。王碧珍是一个典型的封建时代的女性,既然自己没有为老张家生下男孩,便想着给丈夫纳妾。一次偶然的机会,王碧珍认识了一个叫韩碧的老乡。她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从小吃了不少苦,为了生计在理发店学习理发。两人相处很愉快,王碧珍便想着让她嫁进张家。韩碧不同意,王碧珍苦心劝说,她才同意。1923年,19岁的韩碧嫁到了张家。然而,张云逸并不知道妻子的行为。等他因病再次回家时,自己多了一个姨太太。在王碧珍的有意撮合下,韩碧和张云逸慢慢的有了感情,也有了孩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28年,张云逸奉命前往苏联学习。他不得不告别妻儿,再次离开了家。后来,他又到广西去组织起义,与王碧珍、韩碧以及孩子们告别,这一分别就是整整8年。王碧珍不幸在战火中遇难,韩碧带着孩子们重操旧业,靠着理发养活孩子。直到1937年,她才和张云逸团聚。后来,她一直在丈夫的身边协助他工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53年末,韩碧生病了,而且还是精神出了问题。她对身边的人和事常常感到烦躁不安,情绪波动非常大,甚至出现了自杀的情况。有人劝张云逸把夫人送到精神病院接受治疗,但被他拒绝了。因为他知道妻子曾经受了多少苦,若是和自己以及熟悉的人分开,她会更不安,对她的病情更不利。于是,他把妻子留在家里治疗,一边让医生开药,一边带着小儿子和孙子,每天陪妻子散步。在他的陪伴和照料下,韩碧犯病的时候越来越少,情绪也稳定了。1974年11月19日,张云逸大将与世长辞。10年后,韩碧同志也离开了人世。临终前,她口中一直念叨着大将的名字,这段爱情感动了无数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韩碧,1941年3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解放后任广西保育院第一任院长,1956年分配到总参管理局工作,后来一直担任张云逸的生活秘书。1984年病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女儿:张琼,1915年出生,母亲为王碧珍。曾一直在解放军某医院工作,直至退休。2009年病逝,享年94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大儿子:张远之,1928年出生,母亲是韩碧。张远之原是国家核工业部四局副局长,战争年代在三野服役。1949年南下,一直征战到广西。1950年在广西日报做过摄影记者,晚年仍然酷爱摄影,随身携带着相机,一只手拄着拐杖,另外一只手就拿着相机拍摄。2015年7月9日,张远之在北京305医院病逝,享年87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二儿子:张光东,1946年生于山东,母亲是韩碧。1969年,23岁的张光东毕业于哈军工导弹工程系。毕业后分配到中国总参计算机研究所,搞计算机研究。80年代初,军队现代化建设需要复合型指挥人才,于是选拔了一批技术人员到军事学院学习,张光东便充实到部队指挥员中。张光东原为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副院长,他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少将。现已退休。</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张云逸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几十年来,他在毛主席、党中央的领导下,在长期革命战争中,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忠于党,忠于人民,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坚决执行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积极工作,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勤勤恳恳地为人民服务,为革命事业贡献了一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陈毅元帅曾评价张云逸说:“云逸既是一个好主角,也是一个好配角。当主角时能集思广益,从善如流;当配角时则主动配合,精诚合作。” “有大海容人之量,高山仰止之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海角天涯赤子情,戎机革命领天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胆孤江畔缚熊鳖,气壮大山向日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铁血邓张融一体,枪林南北震威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怒涛滚滚天边去,奋勇红军鼓角声</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