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流转四月语,人间仙境回。和风明媚里,处处团结人。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以“育人为本”的基本教育目标引领下,构建“智慧课堂”,做智慧型的教师,以智慧课堂,启迪学生智慧学习是每一个团结老师的根本奋斗目标。</p> <p class="ql-block"> 2021年4月6日至2021年4月9日我们五年级语文组本着“以赛促教”的目的组织了“智慧课堂大赛”。</p> <p class="ql-block"> 《威尼斯的小艇》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一篇清新隽秀的散文。执教本节课的贺小莉老师,教态自然亲切大方,富有激情。思路清晰,教学设计科学严谨,紧扣目标,以了解小艇的“特点”及“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为本课的重点。以生为本、以读为主、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最后以“画一画美丽的威尼斯小艇,或写一写,你眼中一处使你印象深刻的风景”打开了学生创新思维,体现了智慧拓展文本!</p> <p class="ql-block"> 南荣瑞老师执教的是丰子恺先生的《手指》一课。课堂上南老师,紧紧抓住能体现五根手指特点的主要句段,采用“重点段突破”法,由扶到放,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读读,画画,说说,议议’等学习方法,来理解文本。这样的设计符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很轻松的引申出了课文所揭示的道理——‘团结起来力量大’的主题。整堂课流畅自然,学生学的轻松,老师教的轻松,课堂教学效果非常好。</p> <p class="ql-block"> 李艳老师执教的《青山处处埋忠骨》离学生生活较远,但李老师智慧而巧妙的教学设计以“三份电报”的内容为情感触发点,化难为易,巧引智启,让学生通过、读读、议议、深入感受毛主席心情悲痛的句子,体会他常人的情感,学生很容易的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而感悟到了一个主席伟人的胸怀。体现了语文课标“以读代讲、以情诱人”。教学中灵活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化,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悟文情,走出文本悟创作。 </p> <p class="ql-block"> 张亚宁老师执教的也是《威尼斯的小艇》整节课中,张老师自始至终并不是以一个老师的身份站在讲台上,而是以与学生平等的身份出现在孩子们中间,幽默风趣的评价语;智慧高水准的引领,为课堂营造了一种活跃,和谐、民主、欢乐的学习气氛。张老师的眼神、语言始终能给学生阳光、自信!我想,或许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才能真正投入到学习中,学生的潜能、创造性、积极性才能被真正的开发出来。</p> <p class="ql-block"> 孙丽梅老师执教的《杨氏之子》,从单元主题入手激趣导入,整堂课紧扣语文要素的扎实落实展开教学,以预习单为抓手,顺学而教,指导孩子写好字,读好文,弄懂意,整堂课充满浓浓的语文味。孙老师机智幽默的点拨引导,既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与熏陶。</p> <p class="ql-block"> 葛勇老师执教的《杨氏之子》以“教学生学会,并且会学”为本,由简到难的突破,降低了文言文学习的难度。老师采取范读、指名读、学生练读、同桌互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方法,以“读”促悟法,放手让学生自己试着由字,词,再到句,逐步理解文言文的意思。老师旁引,随机进行学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本节课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p> <p class="ql-block"> 教学有方的赵彦龙老师执教的《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课。精妙的设计让学生一步一步走进文本,一步一步走进毛泽东的内心深处。相关资料的补充和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孩子们体会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和伟人的胸怀。最为出彩的是:师生深情的接读,把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给听课师生带来了无尽的感动和震撼。</p> <p class="ql-block"> 陈敏老师执教的《刷子李》带给我们一节雁过无痕的课。整节课以“奇”为切入点,把刷子李的规矩奇、效果奇、动作奇体现得入木三分。在她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智慧引领中,学生在读中品文味、悟文情、解文意使“刷子李”高超的技艺,奇特的人物形象深深地印在了孩子们心中,自此对《俗世奇人》的阅读兴趣便扎根在心底。</span></p> <p class="ql-block"> 美丽优雅的魏老师在《刷子李》一课的教学中,以《俗世奇人》为依托的“绕口令”开课导入,给学生以润物细无声的智慧引领。巧妙自然的过渡语;亲切机智的评价;学习的方法旁引指导,给学生以寻觅知识的方向感。辅以因材施教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真正把“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生本互动”,智慧的体现在每个教学环节中!</p> <p class="ql-block"> 左飞娟老师秀外慧中,善于学习,勤于钻研。她的教学设计一直与时俱进,她的课堂也一直是学生们的乐园。同样,这次在她执教《杨氏之子》一课时,善于倾听的她时时围绕着学生的发言,给学生拨云见日的指引,使孩子们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是习得了方法。左老师的课教的虽是知识,开启的却是智慧之旅,引领的是智慧的质疑,智慧的思索。听她的课是一种享受,做她的学生更是一生的幸运!</p> <p class="ql-block"> 执教《清贫》的是刘静凡老师。课前引用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引题,使学生尚未进入课堂,情绪已被调动起来。刘老师课堂充满激情、文采飞扬。通过“识清贫”“悟清贫”两大环节,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感悟文中匠心独运的对比,引导学生深切感受方志敏烈士“矜持不苟,廉洁奉公”的高尚情操,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整节课教学设计合理,课堂节奏把握得当,课堂气氛活跃,体现了一位优秀语文老师全面深厚的语文素养。</p> <p class="ql-block"> 教学经验丰富的张菊妮老师执教《祖父的园子》一文时,对文本的语文要素精挑细选,选择了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训练点,找准切入点,紧紧围绕“自由”这个中心词展开教学,让孩子们在朗读、品味中和作者萧红一起畅游祖父的园子,感受童年那一段美好的回忆,给我们展示了一节高效的语文课堂。</p> <p class="ql-block"> 看,这是张晓玲校长,王珅主任,李鹏超主任和刘妍主任。随着全校语文组“智慧课堂大赛”的开展,老师们一人一节的赛课,团结的领导组节节课的随堂跟进,课后的随机点拔指导,给了每位赛课老师以极大的肯定与鼓励,使老师们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更明确了思路,更敢于改革,勇于创新!</p> <p class="ql-block"> 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门精湛的艺术,它能使学生体会语文的用途,因此教师怎样在语文课堂中调配个人才智,激发学生灵动的智慧,成为课堂改革的一项重要使命!</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时</span>代需要我们成长进步,作为学生智慧成长的引导者,促进者和自我智慧成长的反思者实践者,教师不仅需要有广博和专精的知识更需要机敏豁达的智慧,要用智慧的心灵去点燃学生智慧的头脑。让智慧唤醒课堂,让智慧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是时代的呼唤,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是课程教学,焕发生机和活力的契机,亦是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使命。</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录制:李艳 贺小莉</p><p class="ql-block">拍照:魏云 葛勇</p><p class="ql-block">文字:赵彦龙 孙丽梅</p><p class="ql-block">美篇:陈敏 刘静凡</p><p class="ql-block">资料整理:南荣瑞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