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大赛显身手,教学相长促提升——旗城小学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大赛(第四周)

ZW

<p class="ql-block">  暖春四月,万物勃发,沐浴着微风中醉人的芳菲,为落实青州市教研室工作安排,持续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教改行动,提升教师教学研究能力和教学水平,旗城小学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大赛于三月中旬如约举行,本周各级部的教学大赛继续有序开展。</p> 语文 <p class="ql-block">  傅传琛老师执教二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枫树与喜鹊》。本节课采用集中识字的形式,从字到词,从词到文,由易到难,让孩子用多种方法正字音、记字形。引导孩子观察字的特点,重点示范讲解,帮孩子养成良好书写习惯。创设童话般的场景,通过“我”的创造性想象,围绕“喜欢”去设计环节,感受喜鹊一家生活的其乐融融、有声有色,让孩子们感受到童真童趣。</p> <p class="ql-block">  孟伟萍老师执教三年级语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孟老师通过谈话的形式梳理第三单元的语文要素,顺势导入课题;在生字词环节,由学生指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解惑;抓住“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这一语文要素展开2-4自然段的教学。</p><p class="ql-block"> 在教学中孟老师让孩子聚焦第2-4自然段,找到中心句,再找到哪些语句是围绕中心句展开写的,反复朗读,放手让孩子完成相应评价任务,达成学习目标,这也是教授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的区别。</p><p class="ql-block"> 在拓展环节,通过《语文主题丛书》中的两篇文章进行拓展阅读,进一步感悟什么是“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整堂课以生为本,教学效果较好。</p> <p class="ql-block"> 张雯老师执教四年级语文第13课《猫》,篇课文是“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写的一篇状物抒情散文。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课文第2-4自然段描写猫的性格古怪,第6自然段描写满月小猫的淘气,整节课张老师带领学生通过分析猫的性格感受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p> <p class="ql-block">  李红云老师执教四年级语文第14课《母鸡》,这篇课文主要讲述的是作者对母鸡从讨厌到不讨厌(敬佩)的情感变化。作者在此借“伟大的鸡母亲”这一形象,也对全天下的母亲进行了赞颂。</p><p class="ql-block"> 本节课李老师通过朗读、复习、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品味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动物的方法。</p> <p class="ql-block">  刘淑贞老师同样讲的《母鸡》这一课。刘老师以老舍先生的情感态度为线索,围绕作者的“讨厌—不讨厌”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本节课学习目标设计问题,既分析了情感态度转变的原因,又在分析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们理解了母爱的深刻含义。</p> <p class="ql-block">  蒋玉娟老师执教四年级语文第13课《猫》。蒋老师首先通过出示小猫图片,学生观察小猫的可爱之处,导入课题。其次,让学生通读课文,听朗读,整体感知课文,之后引导学生概述本课的两个部分,两种猫的特点分别是大猫性格古怪小猫淘气可爱。接着,通过相关语句具体分析课文中作者运用的拟人修辞手法以及运用具体事例来描写猫的特点的写作方法。最后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和宠溺之情。整节课条理有序,学生收获满满。</p> <p class="ql-block">  王秀文老师执教四年级语文第16课《海上日出》,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一篇非常优秀的散文。课文通过描写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奇伟壮观的大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赞美,体现了对光明的追求和向往。</p><p class="ql-block">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掌握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同时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p><p class="ql-block"> 王老师针对学习目标,结合学生实际,采用“情景激情——想象叙述——感情朗读”的方法进行教学。新鲜有趣的教学活动不断刺激学生大脑的兴奋点,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旺盛的精神状态和浓厚的学习兴趣。</p> <p class="ql-block">  马海杰老师执教五年级语文《清贫》。马老师首先由郭沫若的诗导入,“千秋青史永流红,百代难忘正学功。纵使血痕终化碧,弋阳依旧万株枫。”这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诗人郭沫若写给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的一首赞诗,从而引出本课的主人公方志敏,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接着,补充方志敏的背景资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主人公。学习过程中先从整体上把握全文,体会革命党人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品质,再细细品读感悟精彩片段,激发学生体会以方志敏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清白、朴素的生活作风。</p> 数学 <p class="ql-block">  二年级李双老师执教《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本节课主要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p> <p class="ql-block">  夏杰老师讲授的是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信息窗二《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不进位、不退位)》。夏老师通过创设蜜蜂王国采蜜的情景,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一起探究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和不进位、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笔算,带领学生体验了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感受了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  四年级刘玉香老师的教学内容为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本节课的教学,经历了以下过程:感知平行四边形的表象—发现平行四边形的易变形的特性——活动与操作感悟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抽象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及运用。</p><p class="ql-block"> 学生们对图形类知识有着极高的兴趣,刘老师善加引导,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带领学生们在丰富的活动中学会了知识。</p> 英语 <p class="ql-block">  张佩老师执教四年级英语Module 5 unit 2 They were young.</p><p class="ql-block"> 在本节课中,张佩老师首先用快乐的歌曲导入,把孩子们一步步引入课堂。在学习过程中,用图片的方法形象生动地串起重难点,注重学生的课堂参与,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自读、小组内读、展示读、反复诵读,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p> <p class="ql-block">  周五第二节课,四年级穆莲莲老师的讲课内容是Module 6 unit 1 Were you at home yesterday?</p><p class="ql-block"> 在本节课中,穆莲莲老师首先用M3学过的周一到周天的说唱导入,把孩子们快乐地引入课堂。在学习活动二过程中,听说读贯穿始终,问题设计环环相扣,讲练结合,完成了本节课学习目标。</p> 道德与法治 <p class="ql-block">  六年级马进老师执教道德与法治《科技发展 造福人类》一课。</p><p class="ql-block"> 课堂从一开始观看一张扫地机器人的图片,提问同学们从在家里干家务扫地很累,扫地机器人可以帮助我们,激发学生学科技发展的兴趣,并以多位对世界科技发展做出贡献的人物引入新课。教学过程以学生合作探究为主,教师引导为辅,首先给出同学们问题,再给出文字介绍,接下来同学们观看视频找出答案一块探索,然后和同学们一起总结这些人物做出的伟大贡献、所得到的成就,以及他们成功的来之不易。</p><p class="ql-block"> 最后以一个苹果砸到牛顿头上,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为结尾,让同学知道科技发展道路的艰辛,也让同学们明白要想成功必须努力,坚持真理,做个有“心”人,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最终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p> <p class="ql-block">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远航。”紧张又激烈的课堂大赛持续进行,进一步激发了我校教师研究课堂、改革教学的积极性和热情。我们旗城小学的老师们将继续砥砺前行,在探索的路上一直走下去,去寻找万紫千红的满园春光!</p>

老师

学生

本节

课文

语文

执教

学习

教学

课堂

四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