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云南怒江之行(四)

蓝蓝的天上白云朵朵

(怒江飞来石、石月亮、第一湾、丙中洛、秋那桶、纹面女) 3月16日上午,继续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区内沿怒江上行,到达福贡县民族中学旧址。这里有一块带有神奇色彩的“飞来石”。传说1983年3月19日凌晨2时30分,因连续下大雨,有一个长达七米、直径五米、重几千吨的圆锥形石头,重重地砸在公路上,接着借助惯性又从公路弹到六米高的石头房三合院中央。当天三合院里住着七个教师,竟然毫发无损。有人说这是上帝赐于学校的传教宝,学校将成为人才并茂、腾飞成名的学校;又有人说这是块公石来寻母石的,应叫鸳鸯石。众说纷纭,给它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div>神奇的大自然总会给人类留下一些难题 ,从方位判断,巨石应该是从校园东面的碧罗雪山上面滚下来的。当年政府曾组织了科技人员顺山而上,反复搜寻,没有找到巨石原来的位置和滚下的痕迹。学校上面的山坡是一片包谷地,一头牛走过都会留下蹄印,近千吨的巨石竟然不留一点蛛丝马迹。带着对“飞来石”的未解之谜,我们又踏上了探寻三江圣地、傈僳之根的怒江“石月亮”之路。<br></div> 石月亮所在的山名叫月亮山,海拔约4000米左右,顶部有一个天然孔洞,宽32.7米,高60米,深20米,呈椭圆形,群峰簇拥,高悬于峰海山林之中,是怒江大峡谷的奇景之一。 因为时间关系,没有上观景台,只是远眺“石月亮” 在“美丽公路”休息。 “往昔藤索过怒江,今朝天堑变通途”! 再观“石月亮” 免费提供卫生间 一只独秀“江中松”。在怒江西岸江中一座岩石上,生长着一棵无法估算树龄的云南松,树高约4米,根部土壤和肥力较少,常年不见干枯和成长,四季常青,数百年来都傲立于怒江中的岩石之上。每年怒江江水上涨之际,水位均到树根上部,任凭风吹雨打都亭亭玉立于怒江之中,成为怒江大峡谷景区中的一道奇妙景观。 <div>3月17日,出行的第七天。继续沿怒江上行往丙中洛。途中经过怒江第一湾。怒江流经云南贡山县丙中洛乡日丹村附近,由于王箐大悬岩绝壁的阻隔,江水的流向从由北向南改为由东向西,流出300余米后,又被丹拉大山挡住去路,只好再次调头由西向东急转,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半圆形大湾,称为怒江第一湾。<b></b><i></i><u></u><sub></sub><sup></sup><strike></strike><br></div> 湾中心有一个村子叫坎桶村,这里江面海拔1710余米,气势磅礴,湾上怒江台地平坦开阔,高出怒江500米,构成三面环水的半岛状小平原。 前往“人神共居的丙中洛”。丙中洛镇地势北高南低,怒江由北向南贯穿全境。江两岸是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两山夹一江,形成了典型的峡谷地貌。丙中洛镇除汉族外还有15个少数民族,其中怒族、傈僳族、藏族、独龙族占总人口的99%。 向西藏前进。经过滇藏茶马古道,进入西藏,在西藏界碑合影留念。 西藏,我们来啦! 秋那桶--怒江大峡谷北端的最后一个与世隔绝的村子。人称“人神共居”之地,村内环境优美,具有突出的怒族民居特色。 怒江险峻“石门雄关”,也是丙中洛境内的国家级AAAA景点之一。 “纹面女”,生活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人口仅五千余人,绝大多数生活在相当封闭的独龙江峡谷地区。独龙族纹面的习俗当起源于一种古老的信念,纹面限于妇女,俗称“画脸”。《新唐书》称“文面濮”,《南诏野史》称“绣面部落”,可见独龙族纹面由来已久。少女十二三岁时就要纹面,有表示成年之意 ,而且出嫁前必须纹面。解放后,这种面纹习俗已基本消除了。郭沫若曾赋诗深刻提示它的历史和阶级根源,并祝贺独龙族姑娘们的解放。王导告诉我们,目前云南“纹面女”仅存7位。 旅游大巴不能进村,我们几人在路口的监控点进行了身份登记、测量体温、手机健康码等检查,才沿着公路上行进村。 远眺“纹面女”一家人住的房子 “纹面女”已经盛装端坐迎接我们了 纹面女是随着女儿出嫁,从很远很远的独龙江峡谷地区搬下来的。纹面女与女儿女婿。 与“纹面女”家人聊天, 与“纹面女”家人聊天 房子的墙上贴着“扶贫联系卡”,对口联系人是贡山县县长 房子墙上挂着“安居房”建设的时间 真心希望“纹面女”和家人们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