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箭双雕”的PTA

博亚血管通路中心 陈太兴

<p class="ql-block">本文开始之前先提一个问题:颈部有留置透析导管的情况下,可以选择行上肢动静脉内瘘手术吗?</p> <p class="ql-block">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这种情况还很常见。大多数病人做瘘时已必须开始透析,并且尚未建立透析通路。颈部又是置管首选部位,所以做瘘时颈部有留置导管常常不可避免。</p> <p class="ql-block">下面选一个我遇到的病例探讨这种情况。</p> <p class="ql-block">女性患者,45岁,因右颈内半永久透析导管使用流量不佳2月余入院。</p><p class="ql-block">患者2015年4月被诊断为“慢性肾脏病5期、肾炎”,给予患者行“右颈内临时透析导管置入术”,同时给予患者行“左上肢动静脉内瘘成形术”。</p><p class="ql-block">手术后一月用瘘拔管,4个月内瘘闭塞;2015年08月给予患者行“右颈内半永久透析导管置入术”,术后使用透析导管至今;</p><p class="ql-block">透析后2年诊断为“高血压”,长期服用降压药控制血压尚可;</p> <p class="ql-block">所以这是一根近7年的透析导管,目前功能不良。虽然入院后予行尿激酶溶栓勉强继续使用,但可以预见并不长久。</p> <p class="ql-block">患者怎么年轻为什么不做瘘?</p><p class="ql-block">患者说当地医院做不了。</p> <p class="ql-block">随后我们超声评估患者血管</p><p class="ql-block">右手可以</p> <p class="ql-block">左手也还行</p> <p class="ql-block">可见双上肢均有机会行动静脉內瘘。可行的方案有:</p><p class="ql-block">1、行右上肢前臂动静脉内瘘成形术,但做完后不能立即使用,需4-8周成熟期。</p><p class="ql-block">2、行左上肢动静脉內瘘修复,术后可能立即使用。但前臂血管资源耗竭,需行高位內瘘手术。</p> <p class="ql-block">不论那种方案均需血管造影,因为放置导管时间过长,需排外上腔静脉狭窄。否则术后可能出现肿胀手。</p> <p class="ql-block">最后选择第二方案。行左上肢血管造影。</p> <p class="ql-block">血管造影未见明显返流及侧枝循环。</p> <p class="ql-block">手术很顺利,本以为休养几天即可使用内瘘透析。结果担心的事情出现了,还是出现了肿胀手。祸不单行,这时导管又开始不好用起来。</p> <p class="ql-block">再次研读造影片,考虑问题出在上腔静脉交汇处。导管长期留置可造成此处狭窄。</p> <p class="ql-block">遂DSA下治疗。瘘后静脉穿刺建鞘,先造影。可见造影剂滞留及侧枝形成。</p> <p class="ql-block">过导丝,果然在交汇处受阻,反复尝试后导丝通过。</p> <p class="ql-block">12mm球囊扩张,可见明显狭窄环,球囊完全打开。考虑到导管流量差,同时管尖处亦用球囊撑开。</p> <p class="ql-block">扩张后造影,造影剂顺利通过。</p> <p class="ql-block">术后第二天,肿胀手消退了三分之二。透析时导管居然也好用了。术后一周肿胀完全消退,予使用内瘘透析,并拔除导管。</p> <p class="ql-block">体会:<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通过球囊扩张管尖位置也可成为处理长期导管功能不良的一种选择。2、能做瘘,不置管;已置管,早拔管。</span></p> <p class="ql-block">正是:</p><p class="ql-block">博亚有子才疏浅,</p><p class="ql-block">临床碰壁势难免,</p><p class="ql-block">若肯钻研不放弃,</p><p class="ql-block">终保健康在人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