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演“喜儿”的日子

严琳

<p class="ql-block">&nbsp; &nbsp;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五七干校进驻贺兰山军马场,并场校合一,升格师级单位。在原来军马场宣传队的基础上组建了干校宣传队,部队干部与年轻战士的加入,使宣传队的实力飘升到宁夏业余演出团体之首,排演了京剧《红灯记》(全场) &nbsp;芭蕾舞剧《白毛女》(一、六、七场)。69年冬天派我们去宁夏文工团,扮演喜儿的柴序霞手把手的教我20天。</p><p class="ql-block"> 70年初开始演出。第一场戏里喜儿被抢强举下场的家丁,由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的两名干部出演,拉二胡的程庭国,拉大提琴的张洪友。他俩年轻力壮,每次举我下场后,都是气喘吁吁,陈庭国都要说这句话:“严琳、你能不能瘦一点,累死阿拉了”。我就把牛皮带扎了几个眼,使劲勒,腰都结了一层血痂,腰是细了一点,小肚子却鼓了起来。一天在食堂打饭,程庭国指着我的碗没好气的说:“你吃嘎许多?阿拉举你才吃噶滴滴”。校部食堂伙食太好,天天都有鸡蛋炒西红柿、红烧牛肉、还有我们四川菜回锅肉、粉蒸肉,吃不过来呀。</p><p class="ql-block"> 芭蕾舞不仅动作难度大,垫脚尖实在不容易,我这双第二个指头长的圆形脚,塞进又小又尖的芭蕾舞鞋、已经被挤得像小脚老太太,还要它再支撑一百多斤的体重,太辛苦它了。从小又没有练过功,勉强立起脚尖来,疼痛难忍。那时我们排练在一个仓库里,水泥地面又滑又硬、高低不平,经常有人摔倒。到各个队去演出更令人犯怵,在土地上铺一块帆布,看似干净其实更危险,帆布软软哒哒跟着鞋子转,更容易摔倒,只能战战兢兢、缩手缩脚。 </p><p class="ql-block"> &nbsp;“你们怎么跳的?” 遭到众人斥责</p><p class="ql-block"> 哼、你们哪里知道我们几个踮脚尖的苦楚啊,我们几个白毛、喜儿、窗花经常抱着自己的脚一边揉一边擦眼泪,如果不穿这个鬼鞋,比你们都跳得好。说来也怪,在台上就不觉得疼,一个比一个欢实,下了台反倒钻心的疼,脚指头像要断掉,走路一瘸一拐。两个大脚趾盖开始发青,逐渐颜色变红、变紫、变黑、后来脚趾盖一一脱落、长出新的指甲。</p><p class="ql-block"> 扮演大春的朱彦南17岁,比现在的帅哥更帅气:精致的五官、浓黑的眉毛下面一双会表情的大眼睛,再好的化妆师也画不出这么好的脸盘。身高1米78 ,修长匀称的体型,挺拔的姿态,犹如玉树临风,他曾报考66年军艺少年班,后来调到总后宣传队,功夫了得,可以轻松地平转、空转和大跳。</p><p class="ql-block"> 大春上场后&lt;北风吹&gt;主旋律响起的第一个动作是,右腿出弓步、右手向右慢慢打开,回看喜儿。朱彦南动作最有范儿,双腿绷直,身体后仰,舒展右臂,扬起系羊肚手巾英俊的脸——立刻把观众代到音乐的情镜中,也使我获得只有在剧中才可能有的美妙体验。</p><p class="ql-block"> 小朱不仅舞跳得好,对人且有礼貌,没有干部子弟的傲气,微笑地面对所有人,大家对他喜爱有加,每每路过女生宿舍,总有人适时出现跟他聊得兴高采烈。</p><p class="ql-block"> 我的一个女友对我说: ”你如果长的再高一点,再瘦一点、再漂亮一点,观众看着就般配了”&nbsp;&nbsp;我顿觉羞愧,我是矮了点. 胖了点. 不够漂亮,自叹遥不可及啊。</p><p class="ql-block">&nbsp; 我大度的笑着说:“你说得对,我觉得只有电影里的毛惠芳,石钟琴才配得上朱彦南”。</p><p class="ql-block">&nbsp;</p> <p class="ql-block">  大春扮演者:朱雁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几只“舞鞋”</p><p class="ql-block">徐玲. 荣立军. 严琳. 何平. 陈毓芬等</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5年后“大春” “喜儿” 喜相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