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妈妈

谢谢

<p class="ql-block">作者:孙聪明</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一个周末的晚上,一阵铃声突然把我从书海中惊醒,我随手拿起手机接听,电话里传来一个小男孩的声音,他叫了一声“妈妈”。我楞了一下。看看身边的二宝正在专心的摆弄积木。惊讶之余,总感觉这个声音有些熟悉。我一看来电显示猛然回过神来,才想起这熟悉的声音原来是我一个特殊的小患者,他叫潘天翔,一个8岁的小男孩。</span></p> <p class="ql-block">  听着电话里热情的问候,思绪又回到了5年前。2016年3月,我接受医院的派遣到姚家坝卫生院进行护理技术指导。在那里参加三个月的护理管理帮扶工作。作为一名出身农村的医务人员,我对农村的一切人和物都有一种特殊的情感。他们就如同是我曾经的邻居和亲友般的亲切。我很快就融入到那片熟悉的土地中。连卫生院门口早餐店的老板都和我熟络起来。当时的外科病房住了一个三岁多的小男孩,圆圆的脸、大大的眼睛,那胖嘟嘟的样子惹人喜爱。他是一个留守儿童,爸妈都在外面打工,从小就由奶奶照顾,在一次与同伴们的玩耍中,上肢骨不小心骨折。小孩太胖血管很难找,加上他自己也不配合,因而打针成了护士小姐姐们的难题。后来都是我去给他注射。记得第一次给他打针时,他直嚷嚷说姐姐姐姐我不打针。我被他可爱着急的样子逗乐了。拿出了我曾经在儿科的工作经验。笑着对他说:宝宝你得叫我阿姨哟,我家里有个小姐姐可比你大呢。然后我把他抱进被子里,问他手手还疼不疼?他乖巧的点点头。我又问他:翔翔你上幼儿园了吗?他眼睛一亮再次点点头并小声的回答:我上小班了。我说翔翔想不想上幼儿园啊?他大声说:想!幼儿园有小朋友玩还有滑滑梯玩。我竖起了大拇指,说:翔翔真棒,等病病好了就可以上幼儿园了。小家伙一下就来了精神,他抬起眼睛惊喜地问:真的吗?我笑着点了点头,并鼓励说:阿姨轻轻的帮你打针就像小蚂蚁咬一口,等打完针阿姨就给你奖励小红花好不好?小家伙连连点头伸出了小胳膊。全程不哭不闹表现非常勇敢。</p><p class="ql-block"> 后来从他奶奶那得知,翔翔的爸爸妈妈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家去打工,她对妈妈的记忆都模糊了。这是一个缺乏母爱的孩子,我对他莫名的有些心疼。看到我每天从市里给他带去早餐,他特别开心,也越来越黏着我。除了打针外也要我陪着他。连他奶奶都说小家伙很奇怪,平时调皮捣蛋,一见到我就安静听话了。有一天我正在处理医嘱,病房里却传来了潘天翔喊妈妈的声音。声音越来越大,到病房才知道小家伙是在叫我。我很诧异。原来病友们看小家伙和我特别亲,都起哄要他给我做儿子,没想到小家伙就真的叫妈妈了。更没想到这一叫就叫了5年。</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结束帮扶工作回到市里,小家伙几乎每天都给我打电话。有一次周末我把他和他奶奶接到了市里,在游乐场游玩了一天,带着他吃了披萨。那一天他一直很兴奋,对我愈加依恋。几个月后我因工作再次去姚家坝,得到这个消息,他和奶奶专程赶到卫生院,特地给给我送鸡蛋。看着小翔那绽开的笑脸,我特别感动。有一次他爸爸妈妈特意打电话对我说,翔翔跟我比跟他们还亲。总是念叨着要找我这个新妈妈。很感谢我对他的照顾。逢年过节经常会收到他们的问候还送来过家里的土特产,并多次邀请我去他家里玩。只是每次都是因为工作忙而未能成行。</p><p class="ql-block"> 去年春节期间,新冠疫情爆发,紧张的工作下我们的联系慢慢变少了。下半年我再次接到了翔翔爸爸的电话。说翔翔再次因意外受伤要住院,这次他自己要住三三一医院。翔翔奶奶因为不会使用微信,带的费用不够,希望我帮着先交了住院费,他再转账给我。我一听赶紧赶到了医院,小伙子长高了。他看到我有些腼腆。在奶奶的催促下不好意思的叫了一声妈妈。我看着已变了模样的翔翔,心里也是一阵感慨,时间过得真快。一个小不点几年的时间就长成一个帅气的少年,我反复叮嘱他要认真学习好好听奶奶的话安心养伤,他依旧像五年前一样使劲地点了点头。</p><p class="ql-block"> 一年很快又过去了,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小翔翔又发出了邀请,我想春天来了,那里的油菜花应该开了吧?小翔翔是不是又长高了?是该回去看看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