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整体业务水平,加强教师间相互学习,交流合作,形成积极进取的教学氛围;更为了推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提高中老年教师积极投身教学改革的工作热情。李家庄小学教师参加了中老年教师评优课评选活动。</p><p class="ql-block"> 具体安排如下:李家庄小学在2021年4月9日,为期一天的李家庄小学中老年教师评优课活动圆满落幕,活动中梁振利老师,王云华老师和康华敏老师分别作了展示课,学区教研主任王凤月和王艳俏老师全程听课,学生们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好不欢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梁振利老师展示了一年级《端午粽》一课,这节课课前准备充分,教学环节设计巧妙,上课时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兴趣,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真正让学生们理解了文章的深层内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梁老师首先用一则谜语导入,“三角四棱长,珍珠里面藏,想吃珍珠肉,解带脱衣裳”,快速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分析谜语的每一句话,以及联系生活实际,学生们的答案和谜底越来越接近了,直至引导学生猜出谜底“粽子”,使学生懂得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征,平时要善于观察。接下来一步步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笔下粽子的特点,并通过指导朗读来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课堂效率较高。</span></p> <p class="ql-block"> 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轻松,通过自由读、分自然段读等多种形式重点训练学生的朗读,加深对文本理解,另外梁老师还设计了趣味识记法,就拿一个“豆”字来说,梁老师讲得绘声绘色,“中间一口锅,上头蒙锅盖,下头有柴火”,一个简简单单的字,能用身边小常识去联系地记忆,切实增强了课堂趣味性,“说说你眼中的端午节”环节直接升华了课堂的高潮,最后还拓展了中国其他的传统节日,着实让学生们受益匪浅,收获颇丰……</p> <p class="ql-block"> 一节课的时光总是如此的短暂,梁老师带领学生体会了作者对端午节的特殊情感后,还<span style="font-size: 18px;">通过朗读和创设情境,不仅让学生们体会到了字</span>里行间的“包粽子,吃粽子,分粽子”的趣味<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最</span>后直接升华了文章主题,端午节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切切实实<span style="font-size: 18px;">让学生体会到了独具特色的语言魅力。</span></p> <p class="ql-block"> 王云华老师展示的是四年级语文《猫》,他用图片导入,一步步引导学生把握老舍先生笔下的猫的特点,并通过指导朗读来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十分真诚细腻。</p> <p class="ql-block"> 这篇课文让学生们感受到了老舍对猫的独特感情,学习本文就是在了解猫的基础上,感受老舍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片段教学是中年级的重点,王云华老师在重点抓住老舍的真实心理后,在教授过程中,把课本分成了准备阶段、过程,以及结论的表述这几个部分,通过提出“老舍的猫的特征是什么的?又为什么会矛盾呢?这样做有什么好处?”等问题的方式带动学生品味全文。采用联系上下文、找反义词等方式解词,抓住重点词语去品析句子等方式进行文本细读,从而达到体会老舍对猫真实情感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老舍观察精细独道、内容充实饱满、语言生动有趣,在语言表达上有独到的魅力。他生动细致,形象逼真地描述了猫长大后的古怪性格和小时候的淘气可爱。特别是写猫的古怪性格用了矛盾对比的方法,充分表现了猫的行为令人难以捉摸。在老舍的心里和笔下,家中的猫就像个既可爱又顽皮的孩子,喜爱之情洋溢在字里行间。最后王老师让同学们模仿老舍,运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写写自己的家人或者宠物,整个课堂圆满结束……</span></p> <p class="ql-block"> 康华敏老师执教六年级语文《两小儿辩日》,主要通过教授学习方法来让学生自主理解文言文,课堂气氛活跃,孩子们增强了信心。</p> <p class="ql-block"> 听了康老师所执教的《两小儿辩日》,我认为 此堂课达到了教学目标,突破了教学重点和难点。</p><p class="ql-block">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学起来难免会觉得枯燥难懂。如何化难为易、深入浅出地设计教学方案便成了文言文教学的一大难点。我们的康老师此课的设计无疑解决了这难题, 在上一层次把握了文本主体内容的基础上,学生又是以整体的方式把握了文中主要人物一两小儿的形 象,师生们艺术性地重构了“辩斗”的情境,这一以语言而成的境界中,师生作为课堂艺术创作者不仅完成了对文本的解读,更完成了自身与心灵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 评课议课</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课后,老师们对每位授课教师的教学进行了精彩的点评。评课中,大家各抒己见,探索多种教学方法新途径,共同斟酌更好的教学方式,提升了教师的总体的专业水平。老师们在充分肯定讲课教师闪光之处的同时,也指出了她们存在的不足,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悉心指导,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和建议,为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指明了方向。</p><p class="ql-block">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每个人的教学本身就会存在缺憾,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还有值得探讨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三尺讲台系国运,一寸丹心铸民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