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不经意间,繁华的大街小巷,成了车的天下。过去节假日,街头广场人头攒动,而今大街小道车头攒动!遇上修路、重大节庆、大型活动、路障车祸……车子更是排起长龙,不堵简直就是奢侈。到处车水马龙、车来车往。车与人,争抢空间领地。“<span style="font-size: 18px;">车满为患”,已是不争现实。尽管各大中城市城轨,地铁不断建设,但解决出行老大难问题非一朝一夕!</span></p> <p class="ql-block">记得多年前,哪有那么多车?在我老家的街头巷尾,就是几辆摩托车甚至像样的自行车,也不多见!每当看见那些家里条件好的小伙伴与同学们骑车去郊游或去城里玩,我都报以羡慕的眼神。</p><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中,我考上高中,到十公里外的地方就读,常嚷嚷家里给我买辆自行车。因为交通实在不便,公交车还没开通(过路车每天才一两班,还是从县城上井冈山经过,遇到招手,没载满就会停)。当时我家温饱都是勉强解决,自行车自是买不起。现在看来根本不是事的一个小小愿望,整个高中期间都未实现。我依旧得每周徒步20里地回家,走得又苦又累。</p> 就在那时,我萌生了以后一旦够钱了,定要买辆好自行车的愿望。购“车”,是我人生中第一个宏伟目标。有目标就有动力与干劲,节假日便闲不下来,四出找活干。想靠自己的劳动赚够买自行车的钱,我打过短工临工,卖过苦力,比如上山打柴下河摸鱼,修路挖土方,工地搬砖挑沙,终赚够凑齐一部自行车的钱,又因家贫交不起学费,把那可怜的钱填了进去。“车梦”告破! <p class="ql-block">走上社会参加工作,亲朋送我一辆除了铃不响,哪哪都响的破自行车,车子锈迹斑斑,显然上年份,有历史了,我却如获至宝,非常爱惜它。车子破是小事,把我整个人差点折了是大事。那天正好下着雨,我从邻乡朋友处回单位,在经过一个大陡坡时,迎面来了辆泥头车,后面晃悠悠一辆手扶拖拉机,旁处有人推着板车,跟头是一老人车,两边还有行人,活生生就一预设的事故现场,情急躲避之下,我赶紧踩刹车,谁料刹车失灵,说时迟那时快,惊慌失措的我,连人带车坠落大马路边的稻田里,亏得稻田里有水,命大只是摔了个鼻青脸肿。</p> <p class="ql-block">出了这单事后,当月,我咬紧牙关借钱买了一辆崭新的自行车,而且是质优价稳的“凤凰”牌。虽是自行车,但骑行的快乐,不只是运动、健身、出汗,更多的是省时,实用,还能体味,尽享玩车的乐趣。对于自行车,我有一种接近本能的亲切感,基本算是无师自通,鼓捣折腾几次居然会了,当然没少摔,至今手背上有一道疤痕,便是见证。我骑车的水平,如果以围棋段位来比喻,不能说十段,起码也不低于九段。从单手松把到双手放空,耍把式像马戏一样,绕圈,在地上拾物,我都成功尝试过,妥妥的,没毛病。可真正上路,还是十分小心,遵规守章。我曾亲见一年轻小伙由于炫耀车技而命丧车轮。至于交通出状况的新闻或街谈巷议,似乎年年岁岁未断过。</p><p class="ql-block">这辆“凤凰”陪我走过了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我曾骑着它驰骋县域全境,东过活岭,南至龙源口秋溪,西抵文竹,北到高桥大拿(近吉安天河)……上山下乡工作,走村穿巷忙活,探亲访友穿梭,揽胜赏景骑行,逢墟赶集带货……</p> 上世纪90年代中,我去土离乡,人在南方,手头一无所有,交通又回到原点。那时自行车已呈渐渐淘汰之势,摩托车神气起来,考虑双休,平时业余时间也多,苦于囊中羞涩,我便买了一辆二手摩托车,学着别人赚“外块”,也载客搞了几天运营。二手摩托跑起来老“短路”,常把我扔在半路干着急,好几次,我是给其“当牛做马”连推带扛给弄进维修部的。一段时间下来,辛苦自不别说,钱倒是没赚着多少。期间好心救过一次人,却差点反被“坑”,硬生生被“折腾”了一晚,所幸那人见讹不到钱,也没往死里整,略受了点皮肉伤,性命无虞,事后不免心有余悸。从爱自行车到买摩托车到想靠“车”赚外快,其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p class="ql-block">时序进入新世纪,千禧年,或许是<span style="font-size: 18px;">骨子里天性爱动,到底</span>经不起薪水的诱惑(也不排除有更大发展空间的成份),我从东莞来到顺德,离开文化传媒(编辑记者)业,改行转型到一家上市公司做公关宣传主管。这的确是一番新舞台新天地。彼时,兴起学车热,便也随乡入俗一把激情去学车(基本上晚上挑灯夜练多)。一个多月后,顺利通过笔试,路考,拿到了小汽车驾驶牌照。次年,终于省吃俭用买下人生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车——小别克,虽然手动,也不贵,却让我煞是快乐了好一阵。</p><p class="ql-block">早期有车一族的快乐,莫可名状。车不但解决了困扰多年的交通问题,也使生活、工作、小孩上学与社交更为便利。甚至还满足了我小小的虚荣心(我算是在我的那一拨乡党老友亲人中较早一批有车族)。那一年回老家,小小座驾极其受宠,还当起了婚车,借给人办喜事迎亲(接新娘),倍觉脸上有光。</p> <p class="ql-block">就在我美美享用私家车带来的欢欣时,物极必反,我感受到来自车的巨大而无形的压力。起因是,我的同学同事亲友半年内接二连三毁于车祸,短时间闻听如此密集的噩耗,家里人特别是我老母亲开始怕了,联合我妻子劝我把车卖了,见苦口婆心仍至寻死觅活都不凑效,索性合计在我出差时联系好买主,偷偷把车卖了(木已成舟,事已至此,纵再有不甘,我也只得配合把卖车过户手续办了)。2007年中,我的有车一族的幸福生活,就这样匆匆提前结束了。后来因常年奔波在外,加之单位配了车,也就没空再去想那些不快。</p> <p class="ql-block">再买车是三年以后重回驻地的事了。2011年,我从外地回到佛山顺德工作,因为喜欢通用车,这次买车,还是买的别克系。依然是一部代步车。这一次,家人没再反对。对家人的担忧与谨慎,我由最初的埋怨、气愤、冷战,早已变为理解。</p><p class="ql-block">这些年,我相继供职汽车销售集团、汽车电子公司与汽车制造厂家,经常参加车展,与车结缘,车就像我身边的一个朋友,朝夕相伴,对车的感情,自然更深厚。</p> <p class="ql-block">其实,我并不是玩车一族,也自知这一辈子很难成为那些宝马奔驰的主人,可对车的热爱,一天也没远离。闲时,线下看“展”,网上看车,不亦乐乎?那些养眼的车模,倒也不失车展一大靓丽的风景,天使脸蛋、魔鬼身材,有的一度风头无俩,霸屏挤占公众视线与媒体版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不过,我更青睐一款款新车。拉风</span>的玛莎拉蒂,光鲜的法拉利,奢华的保时捷,炫酷的兰博基尼,尊崇的迈巴赫,贵气的宾利……当然,这些好车:离我都那么远。 </p> 日系车、欧美车、(其它)进口车、合资车、国产车各有各的优劣,各有各的特点。车的卖点无非就是围绕安全、油耗、外观,舒适、性价等做文章,有的现在比起了0-100公里提速多少多少秒,窃以为,后一项大可不必揪心纠结。<br>随着时代进步与生活水平提高,圈内身边的熟人事业越来越成功,他们对车的理解、消费与享受,就越来越上轨道。 <p class="ql-block">萝卜青菜,人各所爱。每款车自有其拥趸或曰粉丝,比如:没钱人之于奇瑞QQ、长安铃木,有钱人之于奔驰、宝马;广东老板钟情于保时捷,当然开上宾利、法拉利、劳斯莱斯的,多是富豪级;广东人喜欢日系车的占据较高比例,这也是雷克萨斯、凯美瑞、雅阁、天籁等日系车持续走高的原因之一。合资的别克车与大众车系也有不小的市场份额。韩系车似有每况愈下的态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近年来,我趋向于喜欢城市SUV。相比家轿,SUV特别是越野车的4X4驱动,有玩车的快感。</span>SUV中,东风本田CR-V、一汽丰田RAV4、广汽丰田汉兰达、上海大众途观、北京现代途胜等近年来长期获青睐,年轻人与参加工作没几年的,从实力的角度或许喜欢更经济的长城哈弗。</p> <p class="ql-block">在环保越来越重要,呼声与意识越来越高的当下,新能源车渐渐走近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受电池动力及续航里程等因素影响,能源倒是节约,受限性多少有点,所幸随着基础建设趋于完善,技术革命演进,各车企的新能源车,不断推陈出新,越来越为大众喜爱。</p><p class="ql-block">近段时间同事朋友热衷买新车:特斯拉、比亚迪、蔚来、理想、小鹏.....尤其是混合动力能源车逐渐成新宠。</p> <p class="ql-block">沧海桑田,人们分享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汽车,早已不是稀罕物,基本上就是自行车、摩托车的升级版,各地汽车保有量大增,常常会出现满大街,只要有路的地方,车就不比人少的奇葩“景观”。有数据表明,2020年中国机动车驾驶员数量达4.56亿,全国机动车保有量3.72亿辆,其中汽车2.81亿辆。我生活的城市,佛山(晋升新一线城市)GDP(2019年)破万亿,汽车保有量逼近300万辆(与广州相当)。(其中,顺德:GDP2019年逾3500亿元,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6万元,汽车保有量近百万辆,户均拥有小汽车1辆。)</p> <p class="ql-block">好车的升级换代与不断涌现,爱车一族日众,车行近三十年来生意一直红红火火。</p><p class="ql-block">换车如换衣,说的都是有钱的主。亲朋与同事中,有几个新换了保时捷,宝马7系、Q7、路虎、兰德酷路泽、雷克萨斯、肯迪拉克,就连小内侄也换了部大奔,其中有一位,更是换车狂,近十年内换了七八部车,对我等工薪族与普罗大众而言,只有艳羡的份,我们的车仍只是代步的工具。</p> <p class="ql-block">得闲时,我喜欢邀上仨俩好友,或采风或踏青或登山或泡温泉,尽享山青水秀与舒适恬淡的田园风光与假日生活。乐在其中,陶陶然欣欣然。去年利用假期,与朋友自驾游,先后去了趟川西、闽西与环山环海城市。沿途看着人家野外玩车那个酷劲时,朋友忍不住调侃——什么时候,你也鸟枪换炮,换一辆好车呢?</p> (图源于网络,与文无关,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