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三国演义》连环画,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于1957年开始陆续出版、发行,共计60册,近7000幅图画,是中国篇幅最多的连环画套书。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精心策划、组织,汇聚全国优秀绘画文本作者达几十人之多,历时数载,初步成书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全书影响之大,在连环画史上绝无仅有。该书封面字由国画大师贺天健老先生书写,刚劲有力、古朴典雅,一气呵成。每册封面都有一颗鲜红的图章,由杜冰如先生绘刻。封面深蓝为底,烘托出秀丽的画面,不仅古色古香,而且非常醒目,开系列连环画封面装帧设计的先河。相信这套连环画在每个人心里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童年记忆。</p><p class="ql-block">这套书,大体上有二点特色:第一,规模大,篇幅长;整套连环画有六十个分册,在连环画系列出书方面可说是空前的。它基本上体现了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全貌。画面共七千幅左右。第二,造型多,人物形象和创作风格比较统一,负责造型的有五位画家:刘锡永,徐正平、陈光镒、凌涛、卢汶。他们共塑造了115个形象。在造型之前,除参考《历代帝王像》、《凌烟阁功臣图》外,主要是研究史籍,原著关于人物的年龄、身材和外貌特征的描写,同时参考戏剧舞台上的人物形象。当然一百多人物,个个都画得很成功是难以做到的。这套书也存在一些缺点:首先是出书无次序。全书不是按照分册的次序出版的,而是那一本先画好就出那一本。例如,最后一个分册《三国归晋》倒在1957年先出版了。其次是拖得太长。从1956年第四季度出书,一直拖到1964年,共九年时间才出齐60册。特别是1958年以后,由于政治上的折腾而“殃及池鱼”,《三国》有些文稿被打入“冷宫”,到了1962年文艺气温略有回升,却又不能再组织水平较高的画家创作,不得已而草草收场。东吴着墨不多,特别是第三十八分册以后,几乎都是魏蜀之间的战争,东吴的鲁肃,吕蒙、张昭、顾雍,以及晚年的孙权都可以塑造得更丰满一点。历史上有材料,不一定囿于演义。三国的后半部,战争写多了,影响对许多历史人物的刻画,如曹植,曹睿、刘晔、嵇康等等。这些人有性格,有故事。如果在这些人物身上多做些文章,删掉若干没有特色的战争,那么,思想意义可能更大一些。原著中的一些错误,特别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在改编中没有发现,依然以讹传讹下去。但总体来说,这是套非常优秀的连环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