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朗朗上口四句七言的节气歌,以诗的意境,歌的旋律表达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一年四季气温、时令、物候等自然环境变化的科学分期,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它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一月两节气,如车轮旋转,推着时光滚滚向前。</p><p>我把从2020年2月4日立春日起到2021年1月20日大寒日止画的二十四节气画及附带文字整集成美篇《赏二十四节气,品五千年文明》。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单元发出。谨此致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p> <p> 立秋 (空水澄鲜一色秋)</p><p>日历上的秋天到了,但实际生活中还没有明显感到有秋的气色,我们雷州半岛的气温仍在30度以上,田间作物生机勃勃,林木山草郁郁葱葱。</p><p>当然,秋天来了,天空、流水便渐显澄鲜丰盛之颜色,随之,日子春华秋实。</p> <p> 处暑 (别枝秋趣)</p><p>古语"天上双星合,人间处暑秋。立秋不是秋,秋在处暑后。"为秋天划出一条清晰的起始线。处暑即为"出暑",意味着炎热的夏天即将离去,"肃竣"的秋天到来。天气渐凉,树叶逐黄,更崔"禾乃登"。</p><p>禾乃登是五谷成熟,结穗渐丰的过程。一切顺利则五谷丰豋。五谷丰登的意义除了丰收之外,更是指谷物能顺利归仓,国泰民安。</p><p>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满满当当的金黄喜庆色调。</p> <p> 白露 (露从今夜白)</p><p>白露的到来,标志着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此后,我们将感受到"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的秋凉了。</p><p>白露是一个容易引人思乡情起的时节。客居他乡的人低头见"露从今夜白",情动之下,仰头便见"月是故乡明"了。</p><p>对于喜欢踏足的人们,白露是一年中"胜却人间无数"的好时节。</p> <p> 秋分 (秋日田间)</p><p>今日燕将去,秋向此时分。</p><p>秋分,顾名思义在平分秋色,是九十天秋季的正中,疍夜等长。秋分时节沃土流金,作物飘香;广阔田野,一派金黄。农民摸着即将收获的作物,脸上满是甜美的笑容。</p><p>国家把每年的秋分日定为农民丰收节,让我们一起庆祝农民丰收节吧!</p> <p> 寒露 (望穿秋水)</p><p>如果说白露是从炎热过渡到了凉爽,寒露则是从凉爽而渐入到了寒冷。俗话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p><p>寒露来了,白天渐短,黑夜渐长。大雁南飞,树叶变黄;水明如镜,望穿秋水。</p> <p> 霜降 (霜叶红于二月花)</p><p>我们的先人以为,霜是从天上降下来的,故将秋日初霜时节命名为"霜降"。从霜降这天开始,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落叶露为霜。</p><p>霜降纵然萧瑟,但此时大自然却是一幅美得醉人的画景。正如留芳千古名句:"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花。""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就是对这一时节的艺术写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