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年代(知青系列小说之一)

★星漢

<p class="ql-block">(部分图片选自网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梓涵1974年高中毕业,迈入社会的第一个课堂,是农村这个广阔天地,贫下中农是老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席卷全国,波澜壮阔。生于五十年代初至六十年代中叶的城市青年,不论有没有知识,有多少知识,够年龄自愿报名或被动员报名,都作为知识青年分期分批去了农村,几乎波及到城市里的每个家庭,那是个知青年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为知青年代的亲历者,高中毕业还未满十七岁的梓涵,毕业当天就去了知青办报名上山下乡。当时大街上红旗飘扬,“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等大红标语贴的到处都是,场面极其壮观,各大报纸通栏标题也都是《广阔天地 大有作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上山下乡是知识青年的必由之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报名后,等通知的时候心情处于亢奋状态。父母单位给买了柳条编织的箱子叫柳条包,还有暖瓶,毛巾等生活用品,上面都印着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红字。知青办发了也印有相同红字的蚊帐,脸盆,笔和笔记本,还有军绿色的挎包,草帽,大红字印在上面特别耀眼。家里给准备了被褥和一些洗刷用品,自己带了几本书:《钢铁是怎样练成的》,《革命歌曲集》,《毛主席诗词》和《毛选》等,还有一把口琴。那时候衣服很简单,裤子是哥哥工厂里发的蓝色帆布工作服,已洗的发白,两个膝盖处补着方块大补丁,屁股后面也有一个圆圆的大补丁,是当时最流行最时髦的裤子。再带一身替换的衣服,鞋子只一双穿在脚上,是军用胶底鞋。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梓涵是和一位女同学一起报名下乡的,她俩是高中时的好朋友,同学是校女篮队长,性格直率豪爽,胆大心细,对人热情洋溢。同在校女篮队两年多期间,她像爱护自己亲妹妹一样处处关心保护梓涵,课余时间也经常一起玩,感觉有这个姐姐在,好像有靠山一样。就在临行前几天她突然告诉梓涵,很遗憾她爸爸妈妈不让她下乡了,要在城里给她找工作。听到这个消息,梓涵猛然间肚子就疼起来。因当时奶奶在老家身体不好需要陪伴,她没有在城里一中读高中,而是去了奶奶家所属的公社驻地五中。当时学校一个年级里大部分同学是农业户口,只有三个非农业户口,女生只有两人,又商定同时报名准备一起下乡。现在同学突然说不去了,几百个下乡知青,便没有认识的人了,心里有些胆怯,所以一下肚子就疼了起来,蹲下好久才慢慢站起来。思考后心一横,反正自己也没办法在城里找到工作,哥哥已按每家只能留一人就业政策去了工厂,姐姐去了西藏支边,上山下乡是自己的必由之路,不管什么情况,也只能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后来才知道同一级的那位男同学也同一批下乡了,并且分在了同一个公社,他在葛村知青组干的很好,距离梓涵所在知青组,仅有十里地左右。当时通讯联系不像现在这么方便,直到两年多后快返城了互相串组玩时他们才遇到。而同时报名未下乡的同学,一年后还是下乡了,因为在当时这是必由之路,早晚都是要下乡的。她分到离梓涵较远的另一个公社知青组,下乡期间俩人没再见到,但却经常想念她。她在梓涵返城的次年也返城在当地企业工作了,因年轻时各自忙工作家庭孩子等琐事,又相距百里,二人没机会见面,直到毕业四十年同学聚会,两鬓斑白才又相见。但几十年中,什么时候想到她梓涵心里都暖暖的,很亲切。</p> <p class="ql-block">  自从1968年大规模动员下乡后,当地没有再组织大批知青集中下乡,只有零星人员插队。到1974年,几年来城里也没有大批安排人员就业,所以积累了很多青年人无处就业,有的打点零工,干个临时工。1974年首批一次的一小部分知青刚刚分下去,这是首批二次报名下乡人员,人很多,基本该下还没下的都集中在这一批全部下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到通知,8月15日集合那天,所有的几百个下乡知青集合在县委一个大礼堂里。开始嘁嘁喳喳说话,熟人见面聊天,等待领导来给讲话。不知是谁轻轻地唱起了当年在知青中广泛流传的歌曲:“火车呀火车,你慢些走,让我再看一看我的战友……”,很伤感。礼堂里所有人都边唱边哭,是激动,还是分别的难舍留恋,说不清,一人唱便都跟着唱,也都跟着边唱边哭。那场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领导上台讲话,下面摒气聆听,具体讲的什么不记得了,不过是一些赞扬、鼓励、希望之类的话,叮嘱大家到农村好好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扎根农村一辈子,在这个革命大熔炉里锻炼成长。然后三位贫下中农代表和村党支部书记代表陆续发言,欢迎知青到农村去。最后几名知青代表先后上台发言,一个个英气勃发,慷慨激昂,表决心立壮志,坚决志在农村,发誓扎根农村一辈子,与贫下中农相结合,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会议气氛达到高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会议结束后,按公社和知青点分组,分汽车,热热闹闹上了车,十几辆大卡车插着红旗,贴着标语,在锣鼓喧天中,从县委大院浩浩荡荡开出,然后分头出城,奔赴各个公社知青点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  梓涵所在的知青组,是城西十里路左右的鱼山公社隋楼大队第一生产队,离城不远,在金马河沿岸的大路边,交通很方便,算是条件不错的。隋楼大队由隋楼村和韩楼村两个自然村组成,两村相连中间仅隔一条路。这个知青点共22人,分到两个生产小队,11人在隋楼队,另11人到韩楼队。梓涵是知青组里年龄最小的,但是在女生里面却是个头最高。所有人住在一个知青大院里,八间正房,红砖红瓦,整整齐齐,分成小间。她和其他三姐妹分到了一间房里,床和桌已摆好,这里就是新家了,并且是要扎根农村干一辈子革命的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队的隋乐清书记出面,给知青们致欢迎词,书记40岁左右,高大魁梧,面相和善,穿着整洁利落,谈吐儒雅(两年后他是梓涵的入党介绍人)。隋书记给大家介绍了大队和两个生产小队的基本情况。隋楼大队是公社和县里的先进典型,各项工作都名列前茅,是标杆。村风正,民风淳朴,贫下中农欢迎有文化有知识的青年人来建设新农村。看来大队对知识青年管理己然驾轻就熟。然后生产队长分头带知青们到各自的生产队田里去参观,介绍情况。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隋楼队的小队长是隋云松,二十多不到三十岁的样子,朝气蓬勃,中等身材,面目和善,和新来陌生的知青们交流时面带笑容,说话干脆利落,让大家顿生崇拜和尊敬。这群在城里长大,16到20多岁的年轻人,看到田里的一切都觉得新奇。纯净的蓝天白云,一眼望不到边的绿油油庄稼,听着队长介绍边走边看,所有人都心旷神怡甚至亢奋到极点。一个知青指着水中的秧苗大声叫,啊!水稻,这是水稻!队长隋云松笑嘻嘻的说,这是荸荠,和水稻秧苗有些相似,全场哄堂大笑,当时真是五谷不分。参观完田地后,队长带大家来到场边的马棚。哇,膘肥体壮、鬃毛锃亮的枣红色、黑色、白色近十头高头大马,正在石槽吃草料。知青们以前除了在电影上见过马,哪见过这么多大马一溜排开在马棚里,而且这是自己生产队里的马,自己队的马呀!大家一个个激动的热血沸腾。队长解下绳索,牵出了一匹枣红马,拉到场上走走溜溜给大家看,一个胆子大的知青,在几人帮扶下费了好大的劲儿爬上了马背,走了没几步就摔了下来,又是一场开怀大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家都在专心看马,并且笑的前仰后合,没注意什么时候,一个男知青看到<span style="font-size:18px;">晒庄稼的场上放着一台拖拉机,那是驾驶员刚放下,去取要拉的货了,他悄悄打开</span>,拖拉机呜呜叫着飞奔起来,所有人转脸看到他在驾驶座上吓得手足无措,嗷嗷叫,拖拉机直奔房子冲去,然后哐哐噹撞在墙上。驾驶员从远处飞奔过来,赶快熄了火,小战友脸都吓白了,大家的笑声也没有了,只剩满脸惊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队的这个知青大院是1968年建的,当时来过几批知青,这是老知青住过的院子。他们大部分已经回城工作了,还有后来陆续来的三位老知青没走,其中有的生病在城里休息,偶尔回来也基本不参加生产劳动了。我们生产小队长云松哥,就是娶了68年来这里插队的一位女知青玉兰,是县农业局长的女儿。他们刚刚有了第二个孩子,生活的很幸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初来乍到,一切都很新奇,大家很兴奋,对这个知青点满意的不得了。至今回想起来,梓涵都感觉到自己很幸运,分到了一个条件相对较好的村里,遇到了一批志同道合的知青战友,有善良明理,公平公正的大队小队村干部,真的很幸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时下乡的时候,国家有政策,给每个知青供应一年城市户口粮油,等于自带口粮来生产队劳动锻炼,不增加生产队社员的负担。所以第一年只劳动记工分,不参加生产队的粮棉油农作物分配。另外国家还给每人每月11元生活费,用于购买蔬菜粮油。第一年虽然劳动辛苦,所挣工分积累起来,用于下一年参与分配,生活水平应该是不低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看起来开局很美好,然而所有艰辛还在后面等着大家。此后的日子里,在繁重劳动磨练下,这群来自城市的知青们,深切体会到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生活不易,在日常劳作交往过程中,慢慢体会到了村民们的纯朴善良,也与其他知青战友结下了一生深厚的友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转下篇:青葱岁月(知青系列小说之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