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闲人余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劼人的知名度和菱窠的知名度在全球很高,但李劼人题的“菱窠”的菱角堰在哪里呢?</p><p class="ql-block">现在,我们到成都李劼人故居菱窠参观时,门外,是东门市井。</p><p class="ql-block">东门市井,是一个看、吃、听、玩的组合体,人来人往,丰富多彩!如果不是新冠疫情,是人们游玩休闲的好去处!</p><p class="ql-block">还可去菱窠,李劼人故居,观看他的楼房、景观、书籍,更可在《死水微澜》、《大波》、《暴风雨前》等小说里,去品味20世纪30年代真切生活味道,可称为当时成都或中国社会形态的活化石,李劼人作品的影响力与历史、文学等等价值,远超许多近现代作品的影响力与价值,国外介绍他的作品,都专辑深度介绍。而中国的其他大作家及作品常几个人一起介绍,深被世界重视与珍惜!</p><p class="ql-block">“菱窠”,是李劼人为了方便邮递员传递书信报刊,而自题的菱角堰边的家。</p><p class="ql-block">现在去的人,也许会问:菱角堰在哪儿呢?</p><p class="ql-block">我是1970年起,就住在李劼人故居隔壁的四川省邮电学校(现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内。</p><p class="ql-block">当时,我们走四川师范学院附属中学读初中与高中,到解放军7436厂粮店买米面杂粮,去成都市红旗橡胶厂看坝坝电影等等,都要走邮电校后门进出,自然对菱窠,特别熟悉。</p><p class="ql-block">当时,菱窠正面及正门,有一个堰塘,约七八亩地,菱窠的左右及后面,全部都是与邮电校砖砌的围墙,墙里有一条大大的狗,一有动静马上狂叫,菱窠不对外,我们只有在墙边看看菱窠的内景。菱窠正门转了一点湾,约几米,就是邮电校的一个不到一米宽的铁小门,平时不开,一天,只有几个时段开启,且仅能院内人进出。在这两个门往前,有一条约2米宽30多米长的小路,就到解放军7436厂子弟校大门,也到了四川师范学院当时进出的约宽6米、长约2公里的上下湾曲的泊油小公路,到大门口。成龙公路开通,四川师范学院(现为四川师范大学)才又开通了南大门。原四川师范学院1960年左右吧由南充转狮子山新建,这个路是唯一的进出通道,与成渝公路相通。修泊油,还是某大领导要视察四川师范学院时修的,原来是碎石小公路。四川师范学院,孔子学说及汉语言文学等等专业,全国一流哦!比四川大学都强!当年解放军7436厂子弟校的围墙与菱窠之间,就是哪七八亩的一个深约2米、水里少有水草等水生植物、仅养点点鱼的堰塘,宽约30余米,长约80余米。现东门市井的主要土地的位置,其中下沉式的戏院、餐饮、茶桌、商店等,就是直接利用原堰塘改建的,其它的非下沉式土地多是原解放军7436厂子弟校的教室、兰球场等小小的校址,现一些房子、粗大梧桐树及其它较大的树子,都是保护至今,仅装修装饰一下。</p><p class="ql-block">这,七八亩的堰塘,就是菱角堰么?</p><p class="ql-block">这,不是菱角堰。</p><p class="ql-block">这堰塘是原金牛区保和乡(现锦江区三圣乡)花果大队五队的位置。</p><p class="ql-block">大约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左右吧,为解决花果五队下面一大片耕地(现地铁七号线狮子山众多进出口)的水源,新修的堰塘。在它的上面,在前面80多米远的小路平行约40米处,还有一个不到2亩小小的,悠远的堰塘。</p><p class="ql-block">这里:塘水青青、阳光爆爆、水草丰丰、堰边柳柳、蜻蜓点点、蝉蛙鸣鸣、闲鱼停停、虾蟹动动、菱花丛丛、菱角满满!</p><p class="ql-block">这,才是李劼人题“菱窠”的菱角堰。</p><p class="ql-block">现在这菱角堰的位置,在现四川省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宿舍街道边的位置。约上世纪九十年代左右吧,菱角堰及其附近的士地,被四川省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依法征用,建成教师宿舍了!现在在东门市井里,就可看到高高7层的绿草色的房子,用了菱角堰位置修的。</p><p class="ql-block">当然,当时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与影响及李劼人的作品影响力与地位还没有现在这么高,但当时就存留下了菱窠及李劼人作品书籍等等永恒的记忆。比如我个人认为,李劼人故居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不只是四川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好在成都市锦江区利用原解放军7436厂子弟校的土地,堰塘等,打造了东门市井景观,给菱窠增色了!文化影响力,是自信与冲击世界的最佳载体!如果这里土地又修成了房子卖成了钱(这里房价2万多一平方米哦),当然可观。外国人与中国人会大骂太没有文化了!李劼人的作品在全球比茅盾、巴金、郭沫若等等影响更大,是世界级的作品与作者呀!</p><p class="ql-block">菱角堰再上面约90米左右吧,就是横起的成渝公路,李劼人写沙河堡唯一的小说《天亮了》,就是沙河堡及成渝公路这一片为背景写的。</p><p class="ql-block">现在,美美回想起我见过的全球知名“菱窠”的原形菱角堰及周边,心情深绪!如果,菱角堰还是原状,“菱窠”及周边的景观好像层次更多彩,念想空间好像更悠远,但花果大队社员们的即期分配及学院老师的宿舍等就不同了呀……</p><p class="ql-block">成都,要凝聚为世界有影响的城市,就必须要有世界有影响的作品与作家支撑,用文化力这个更好更悠的影响力,推进成都的凝聚与全方位发展。</p><p class="ql-block">谁轻谁重?谁长谁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文,在《平叔闲谭》自媒体里发表过,现改写存档,欢迎大家批啖。</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