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再好,也不要忽视这3条潜规则!

南溪

<p class="ql-block">  《最佳损友》里,有一句唱的特别扎心:为何旧知己,到最后都变不成老友?来年陌生的,是昨日最亲的某某某。年龄越大,逐渐发现:身边的人越来越少,曾经亲密无间的朋友,因为一件小事,就会分道扬镳。走过半生才明白:打败一段感情的,从来不是金钱,而是相处相伴间的细枝末节。今天的文章,我们先来看看与人相处的一些心得,再来看看究竟是哪3条潜规则,会让友情走向危机!</p><p class="ql-block">1、耳不闻人之非</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人之所以有一张嘴,有两只耳朵,是因为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所以,关系亲密之人,更应该做到“耳不闻人之非”,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本就十分难得。大多时候,不议论他人,亦是在保全自己。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不说人是非,不做是非人,善待身边人,才是一个人最高级的修养。</p><p class="ql-block">2、目不视人之短</p><p class="ql-block"> 杨绛先生有句话说的极好:无论人生上到哪一层台阶,阶下有人在仰望你,阶上亦有人在俯视你,你抬头自卑,低头自得,唯有平视,才能看见真正的自己。人活一世,风云变幻,上坡时不要看不起下坡的人,站在山巅时也不要瞧不起山下的人。</p><p class="ql-block">3、口不言人之过</p><p class="ql-block"> 心理学有一个理论叫:“投射效应”。大意是说:人常常会出现一种错觉,习惯以自己内心所想所见作为标准,以此投射到他人身上,认为对方也是这样。但其实你看到的,并不一定就是全部,往往只是冰山一角。有纹身的不一定是坏人,晚归的女孩并非不自爱,众人都讨论的“事实”不一定就是真相,你看到的并不就是你以为的那样。不评判别人,不说人闲话,不轻易指责,过好自己的生活,就是做人最高的修为。但愿相伴走过的友情,一直不离不散。但愿难得遇见的知己,永远不说再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