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曾发表在2020年11月27日工人日报

海阔天空

<p class="ql-block"> 高沙老街散记</p><p class="ql-block"> 文/姜贻强</p><p class="ql-block">话说儿时的高沙,至今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我还记得,儿时的高沙,老街,虽然比不上现在的豪华高楼大厦,但它那木质结构的房屋工艺却是别出一格,屋舍俨然,很有人情味,古风味,从上街连至下街。那时,老街的老百姓家家户户门前都栽上一棵大树,大门的左侧或右侧都挂上了用报纸包的防火砂包,是防火备用的,老百姓的防火患意识特别强。记得当时一个老人叫九三,一只眼稍有点瞎,大家都叫他九三瞎子,是个五保户,受政府的委托,他沿着高沙的大街小巷一边敲打着锣,一边呼喊着:“各家各户,水缸满载,注意火灾”等口号,增强居民防火安全意识。</p><p class="ql-block">儿时的高沙,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在阳光的照射下无一点混浊。那蓼水河的河水格外清亮透明,远看深蓝色,近看一眼见底。多好的水质!多漂亮的蓼水河!</p><p class="ql-block">我还记得,那时没有压水井,更谈不上自来水,高沙的老百姓都是喝蓼水河水长大的,每逢大清早,就有长龙般的挑水队伍到黄家码头来挑水,那场面蔚为壮观。</p><p class="ql-block">儿时,每逢夏天,天气热时,少男少女都喜欢到蓼水河里洗澡。我就没少跟着哥哥和姐姐到河里去戏水。</p><p class="ql-block">记得有一次哥哥和姐姐带我去河边洗澡,一到黄家码头我高兴极了,看到了蓼水河中间一排接一排顺水而下的树排和竹排,排了很长很长,树排上坐了很多的少男少女,都在树排上用刀子削着树皮,原来树皮晒干后,可以用来烧火做饭。还有的小男孩赤裸裸的在树排上走来走去,或从树排上翻跟斗到水里……看到这一幕,我不停的催着姐姐和哥哥。不一会儿哥哥和姐姐便带着我游上了树排。</p><p class="ql-block">儿时的黄家码头经常有放排人停靠在码头旁边,他们在排上运了许多柴,这些柴是从山上砍来的,是一捆一捆捆绑好的,排靠到码头后,再把柴一担一担的挑上码头。码头上去不远就是人字街,人字街是当时高沙的柴市场,买柴的人多,卖柴的人当然就更多了,出出进进,叫卖声,还价声,连成一片,非常热闹。</p><p class="ql-block">我还记得,儿时的黄家码头人字街是高沙区(高沙镇)最为繁华热闹地段,是文化娱乐的中心,是老街的一大亮点,电影院、文化站、体育场、镇政府都集中在黄家码头人字街。</p><p class="ql-block">记得有一年的夏天,高沙电影院(老街)放映影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连放映了好多场,一直放到天亮。看电影的老百姓不计其数,早场看不了的,就都在别人家的屋檐下或街道上站着等着,也不怕站的累,连黄家码头对岸的塘前湾的老百姓都深夜撑船过来,就为看电影。</p><p class="ql-block">我还记得,与人字街相接的街叫前街,前街不远就是猪场街,它也是与十字街长裕街相接的,是一个标准的十字路口。过去把此地段叫坝头桥。五十年前,此地段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都非常热闹。街道两边是民国时的旧木房,有茶楼,酒馆,当铺,还有烧腊店。街道两旁空地有各种小商贩,他们卖糯米酒、糯米粑、米花、汤皮、汤圆、水果等,吃的东西各式各样多得出奇。到了晚上人特别多,年岁大的人一般是穿着自染的土纱布衣,衣门扣珠是自做的布扣结,扣的整整齐齐,特别是年岁大的老男客喜欢穿上一条抄裤,都在埧头桥看热闹,生意人点着煤气灯和小煤油灯,场面非常热闹,小孩哭着叫大人带他到坝头桥去玩。时而看到艺人坐在一把椅子上架着二郎腿敲打着渔鼓,唱起了自编的小渔调。由此,过去的坝头桥很有古镇的韵味。</p><p class="ql-block">高沙老街曾经有一个十八茅弯,外地来高阿市的人去过十八茅弯的也许都知道,这简直就是个“阵”。转来转去找不着出口,要很久才会走出来。儿时的我在这十八茅弯窜得惯熟。那时我还很小,夏天,经常和玩得很好的同龄人打着赤脚,穿着开裆裤,上身不挂一根纱,背着个小竹篓在大街小巷捡桃骨,然后到了家把桃骨锤破,把里面的桃仁取出来卖给黄家码头傍边的老字号药部。</p><p class="ql-block">挣点钱,然后就去买根冰棒吃。那个年代的人,家庭经济状况都比较拮据,但觉得生活还蛮充实。</p><p class="ql-block">儿时的高沙,勤劳的农民利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在贺家洲的沿河边利用自然条件搞起了竹筒水车,被水一冲,水车缓缓的转起来,转上来的水入进了水泥槽,直灌田野。真是一举两得,既灌溉了田野又给此地增添了人文风光。大人小孩都喜欢看水车,长长的水车工作起来煞是好看,能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p><p class="ql-block">我还记得,如今的高沙镇中学是往日的蓼湄中学改过来的,已完全没有了往日的韵味。儿时的我曾经在此校度过了漫长的学习生涯,小学在这所学校,初中也同样在这所学校,他是我的母校。</p><p class="ql-block">儿时的教室楼,有两层,占地面积有四千平方米左右,全是木质结构,教室连教室,楼上是教室,楼下也是教室,中间是三个天井,一大两小,是教室用来采光的。多个楼梯可以出进,教室外是走廊,走廊连着走廊,整个建筑连成一体,四通八达,下了课同学们都在走廊上追着赶子,好玩极了!木工师设计的很精巧,又大气,当今岳麓的学院也比不上儿时蓼湄中学。只可惜被毁了,想起来这是一件多么遗憾的事!</p><p class="ql-block">儿时的高沙,有一座桥,叫祖师桥,照现在来说又叫风雨桥,是明清时期所建造,有着高超的木工技艺。这座桥有两层,除桥丁外,全是木质结构,桥顶盖着土瓦,此桥在云峰塔下的山脚下,横跨着蓼水河,与高沙老街相接,显得威严挺拔,气势磅礴。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初,此桥当时是老百姓自由贸易,自主贸易,自发的一个繁华的交易场地。老百姓中流传“小香港“的说法。做各种小生意的都在此桥上,由于当时的计划经济的体制,有些老百姓偷偷的做粮票和布票生意,还有的做纱纺生意,一旦被发现就会治你的罪,说你是投机倒把,扣上一顶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帽子。</p><p class="ql-block">当时来说高沙市场经济比其他地方是活跃些,特别是农副产品比较丰富,商品流通较快,不管是吃的穿的还是用的,几乎齐全,由此而来,高沙“小南京”之称的美名传遍了全国,为加快高沙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每到傍晚,大人和小孩都来到了这里乘凉休闲,场面非常热闹。</p><p class="ql-block">儿时的高沙,有着各种各样的非物质文化生活,每年的八月十五,按照习俗,夜晚,桌上摆放着月饼和柚子,拿到外面赏月,敬献月亮公公;小孩们把砍回家的柳树扎起了茅船,茅船上坐着一人,俩仨人拖着茅船,三五成群的在大街追着跑着,很好玩;未出嫁女孩们都会聚集在某家顶着筷子神;还有的姑娘们用稻草制作一个七姑娘娘,二人手交叉合拢抬着七姑娘娘往公共厕所,后面跟着几个姑娘,据说到了厕所后,七姑娘娘会显灵,会摇头会瞌头,大家会恳请七姑娘娘赐予她们如愿的事。</p><p class="ql-block">为何要抬着七姑娘娘呢?因为她是一个拐脚,走路不便。</p><p class="ql-block">传说中的七姑娘娘,是古代一个极为漂亮贤惠的姑娘,又能干聪明,会绣一手好锦绣花,人间花卉几乎都会绣,就是一种花不会绣,那就是白娥花(昙花)。</p><p class="ql-block">有一天,七姑娘娘为了看昙花(昙花是子时开花的),深夜爬起来看,后被她哥发现,误以为她不学好,便打拐了她的脚。于是七姑娘娘一时想不开便来到厕所上吊自尽。如今也便成了传说。</p><p class="ql-block">更有意思的是大人们喊两个小男孩在自家堂屋里,然后在地面上垫上一块垫子,叫两个小男孩在垫子上跪着弓着背,脑袋对脑袋的顶着,大人拿着竹筒在两个小男孩身边不停的唸着话语:"斗犀牛!斗犀牛!斗着皮冬瓜皮,斗着血苋菜血"……不停的敲打着竹筒。</p><p class="ql-block">此刻两个小男孩已经睡熟了,果然话语在他们耳边起了作用,两人的头部渐渐的动了起来,各一下,斗来斗去,话语唸的越快就斗的更猛,两个人头都斗上了包子了,还在不停的斗,这时大人把他们扶起来,两个小男孩只是闭着眼睛懵懵懂懂还在入睡,还打着呼噜。此事是我儿时亲眼目睹的一幕。 </p><p class="ql-block">儿时的高沙,每年正月十五闹元宵都会有组织的出来耍龙灯,那耍龙灯动作特别优美,带有传统舞蹈色彩。看热闹的人很多,龙灯沿着高沙老街转,老街家家户户摆放桌子点燃蜡烛插着香放着鞭炮迎接龙灯的到来,场面非常热闹,几十 里路的人都来看热闹。</p><p class="ql-block">然而,这一切的一切都一去不复返了!至今记忆犹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