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因读书而精彩——商酒务镇实验小学教师读书交流会

吴越

<h3>  歌德曾说过:“看一本好书,如同跟一位高尚的人交谈”,书籍可让教师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从书籍中享受教育教学的乐趣,从书籍中找寻理想的栖息地,增强教师的人文底蕴。而交流可以让大家分享各自灵动的思绪、精湛的见解和深邃的思想。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全面提升教师的思想境界和教育教学水平,商酒务镇实验小学于4月8日下午2点举行了教师阅读交流分享会。</h3> <h3>  以上老师分享《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的心得体会。老师们提到:“教学即创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理论即支点”、“变革即未来”,既有课堂教学和学生成长的研讨,也有教育名家教育启迪与唤醒,他们感受到阅读激发了教师们的教育梦想、刷新了课堂教育观、完善着师德素养。</h3> <p class="ql-block">  老师们在分享《理想课堂的三种境界》时感悟到新教育提倡构筑理想课堂。要想上好一堂课,首先就是要弄清楚怎样的课才算是一堂好课。在书中有写到,一堂好课要有公开优质课的课堂活力。一堂好课是要进行反复打磨改进的,教师精心备课、反复推敲,教师要用心教教材,用情去唤醒学生,不断自我否定、自我反思、自我超越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其次,新教育在构筑理想课堂的基础上提出有效教学框架。在书中有提到:“框架所要实现的,是一个极为远大的理想:让教学扎实、有效、有生命活力。”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也了解到,有效教学框架中提到六种教学元素即:教材、教学目标、预习、教学版块、个体学习以及教学反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杨校长分享了《和青年校长的谈话》既是写给刚走上领导岗位的青年校长的,也是写给每一位教师的。在这本书中,苏霍姆林斯基用自己亲身的教育实践,讲述着教师的责任和使命。它非常清晰地向我们传达了这样的信念——没有学会研究学生,不能算是学会了教育。了解孩子—这是教育学的理论和实践的最主要的结合点,是对学校集体进行教育领导的各条线索的集结点。让教师的教学从“跟着感觉走”向“教育科学”的方向迈出了坚实的步伐。</p> <h3>  听人分享书籍,大概是最美好的事情之一,交流会上老师们都听的有滋有味。</h3> <h3>  费尔巴哈曾经说过:“你的第一责任便是使自己幸福,一个使自己幸福的人,也就能使别人幸福。”阅读之美,美在感悟;阅读之美,美在积累;阅读之美,美在常读常新。阅读能够促使教师的自身成长,丰富教师的教育智慧,使教师享受教育成功带来的幸福。让老师们共享读书的快乐,使大家在阅读中寻找灵感,在交流中启迪智慧,更在学习中超越自我。</h3>

教师

教育

教学

分享

课堂

阅读

理想

老师

书籍

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