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乡村记忆》第78村</p> 中舍记忆 <p class="ql-block"> 明天启五年(1625)和清康熙十二年(1673)《文水县志》记载,中社村属于善治坊的徐南都。清光绪九年(1883)《文水县志》记载,中舍村属于明武坊徐北都。这里可以看出,在清光绪九年前,这里由中社改为中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据考证,很早以前,南徐、北徐、中舍是一个村,叫徐村,中舍这里在中心地段,设立有社坛,渐渐有人在这里居住,便称为中社。后来,武则天家乡的人们修则天庙,选址在南徐村南,结果一夜南风,把建筑材料刮到南徐村北的中舍村旁。据说则天庙周围多处是中舍村的地方,唯有庙门朝南在南徐村。</p><p class="ql-block"> 中舍村有东西向街道三条,南街、十字东西街,北街。南北向街道就一条,南起文昌庙,北至老爷庙,即十字南北街。整体上村里形成了“王”字街。村东是条太原通文水的官道,据说有三丈六尺宽。</p><p class="ql-block"> 北街的东面有座坐东朝西的观音堂,据考始建于宋代,几经重修。观音堂有民国三年(1904)阴历八月十一立的《重修观音堂记》碑,圆首方座,青石质,碑阳额题“万古流芳”。碑阴额题“重修庙碑”。碑阳碑文楷书约 840 字,主要内容为记述中舍村重修观音堂一事:“文邑城治之北十里曰中社村东傍太汾通衢,通衢之东旧建观音堂一所,地势不甚宏敞而结构谨严,面山带水,逸趣横生。先是夏秋之间,行旅往來多憩息休于此。村人烹茗供客,岁以为常,故此庙一称茶坊云。岁月既久,殿宇倾圮,前清光绪三十二年,张如福、申玉琇等起意重修,……计修东殿三楹,南北厢房各三楹,门庭一座,照壁一座,又以筹集余资补修关帝庙、文昌庙、子夏庙各一所……”观音堂正殿三间,供奉有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南北厢房供有十八罗汉。庙门外南有牌厦,北侧有一口古井,水质非常好。</p><p class="ql-block"> 村十字南街南头是座文昌阁,内供有文昌爷。文昌阁西有棵老槐树,树下有口古井。十字北街北头是座老爷庙,供有关公神像。老爷庙院内有一棵大槐树,据说,有很大的树洞,里面还能养猪。老爷庙不远的北街上有影壁,供有五道爷。</p><p class="ql-block"> 村西北有座规模较大的子夏庙,坐北朝南,正殿七间,供奉有子夏和他的学生。东西两边是偏院,各有三间正房。对面有戏台,戏台两侧是钟鼓楼,戏台后面有棵老槐树。庙院的东南有庙门,往东的北街路北有一口古井。</p><p class="ql-block"> 中舍村西山上有条石虎沟,村里人觉得这名字对村里不吉利,便在山上修了座青龙庙,想把石虎沟改成青龙沟。青龙庙前有一通清咸丰九年(1859)《新建青龙庙碑记》:“……周家户仗义施基刘遇海奋然起意,创建青龙庙一楹,左有清河湾云雾飞腾,右有快活崖凤翔麟趾,不啻武陵源十二峰之象,皆鼓掌而笑曰:真乃神居之地也。……”其实,这座青龙庙村里的人们一直称为山神庙,石虎沟还是没有改了名。不过,中社村有十三太保保佑着村子。这十三太保就是子夏庙南不远处并排一行13棵的老槐树,这13 棵南北一排的老槐树,像一座巨大的影壁,守护者村庄,让人们站在村里几乎看不到西山,更看不到石虎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中舍村刘氏家族来自山东,刘家三兄弟从山东经洪洞迁移到文水,分别落户章多、南徐、中舍,中舍刘姓现在有四大股。周氏从陕西迁来,至今已23代。米氏是米芾之后,始祖为米芾第九代孙米钟成,生有子米粟,至今已有21代了,第五世米冲云为举人,任陕西安化县正堂。师氏家族祖先师登赢是在明朝崇祯年间从临汾市襄汾县木梳店村迁来文水县沟口村,清朝光绪年间师门七世祖师道光之子师玉贵、师玉海两兄弟迁至南徐村后,在刘启瑞帮助下定居在中舍村,至今已在中舍繁衍5代逾百人。</p><p class="ql-block"> 北街路南有两座相邻米家二进院,东面是米联星宅院,西面是米联及宅院,这时两座整体上对称的宅院。米联星在汾阳峪道河有水磨坊,还经营着当铺,宅院分东西两院,东院是场院,大门朝北开在东院西北朝北,门东有北房三间,院南有磨,从东院到南通道进入朝南开的砖雕二街门,门上有匾题“竹月松风”,设有仪门。门后部为单坡硬山顶,饰有椽飞、斗拱、花卉图案。里院东西厢房各三间,正房五间。米联及是位秀才,也是村里有名的中医,开有和厚堂字号,宅院也分东西两院,西院是场院,大门在院落东北朝北开,门内悬有村民赠的大匾“佛心神首”。门西有三间北房,西厢房六间。从西院到南通道可到东院朝南开的砖雕二街门,门匾题“庆有余”。院内东西厢房各三间,西厢房南留有一小门通往西院,正房五间,正房东西两边各有一间二层小阁楼,村里人称观星楼。</p><p class="ql-block"> 北街的中部路北有座刘家四合院,秀才刘启瑞在县衙任职。圆大门开在院子西南朝南开,对面西厢房山墙上有照壁,周围是砖雕花纹,中间有土地爷神龛。院内东西厢房各五间,正房五间。</p><p class="ql-block"> 离刘家宅院不远有座任家二进院,虽是二进院,但房屋明显低矮了许多。原来任家有姑娘嫁到介休大户侯家,侯家生意兴隆,被称为“侯百万”。更让侯家高兴的是任家姑娘给侯家添了个大胖小子,这下侯家便问儿媳妇有什么愿望。任家姑娘想起娘家住的土坯房便说,能不能帮娘家修一幢住宅。侯家二话没说,毛驴驮了一麻袋银元送给了任家,并说如果不够了的话可以再来取。过了一段时间,任家住宅修好了,侯家来到中舍村想看看亲家新宅,想不到一看,修得还不如侯家的茅屋,气得唉了一声转身就走。原来,任家主人有赌博和吸鸦片嗜好,所以并没有把钱都用在修宅院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清末民初,中社村仅有500余人,村里就出了7个秀才,他们是周文郁、周登英、周登云、米联及、张佑昌、刘启瑞以及申永俭之父。村里人说这都是沾了子夏庙的光,子夏名卜商,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名列“孔门七十二贤”和“孔门十哲”之一,尊称卜子。子夏曾经“西河传教”,在文水一带很有影响,文水神堂、南武、平陶、乐村、中舍等村都建有子夏庙,这也说明文水对教育的重视。</p><p class="ql-block"> 张佑昌祖上就有人在太原府做事,把中舍村南的涧河水改道村北,使中舍形成了水盘村的景观。张佑昌曾是村里的校董,具体管理学校。一次,中舍一带发洪水,张佑昌联合南徐和北徐各一人去县衙告状,要求免去三个村的税赋。县官先让北徐村的人上堂,问了几句便听到说让关起来。接着传南徐的蔚玉全上堂,蔚玉全一看不妙,一边喊着“蔚玉全上堂”,一边跑出县衙,人们还以为他是传令的。张佑昌不等传他上堂,也跑出了县衙与蔚玉全一起去了太原府告状。不久,太原府派人来调查,三个村的地都在水里泡着,只长着一些蒲草之类。最后,太原府决定免除三村税赋。免除税赋的村民们高兴地给他们每人送去了一块“其英首选”的大匾。</p><p class="ql-block"> 周登英报考秀才时有十五六岁,考官看见是个小孩便逗他说,你还在吃奶吧?考官给他递过一张纸说:“你能在这张纸上写出一万个字,就让你参加考试。”周登英提笔写道:“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考官佩服了。当拿到周登英交回的考卷时,考官都不相信是出自他之手。周登英看出考官们的心思了,便说:“如若不信,当面出题。”考官们看着他的自信和机智,终于相信了这个才华出众的小青年。村里出钱写了戏,然而县里却要让在龙泉唱,周登英带人到了龙泉剧场,把头上帽子上的红缨拧下来,让人搬上戏箱就拉回中舍,人们看见他连帽子上的红缨都不要了,不敢阻拦。后来,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举人,在返回村的时候染上伤寒,不久他去世了。一日,三声铁炮在中舍村响起,大红喜报贴在周登英家门口,周登英中举了,遗憾的是他已英年早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社村有四个社坛,东头社、西头社、南头社、下街社。十字东街村里人也叫下街。每到元宵节期间,各社坛就闹红火。民国时期,中舍的踩街秧歌最为活跃。主要参与者有师毓汉、周恩光、张大和、刘永正、周恩普、王猪儿、王二青等。</p><p class="ql-block"> 天旱时,章多就会去交城榆郡村祭拜龙母庙,然后到吴家沟五龙庙祭拜,再到青龙洞抬青龙爷祈雨。等到章多祈雨队伍返回到中舍村歇马时,中舍村也加入求雨队伍。民国期间,村里的严二则、张有宽等还在胳臂上挂铡刀,随祈雨队伍前行。</p><p class="ql-block"> 申玉斗是位出名的泥瓦匠,曾修建过太原文庙,庙里碑上还刻有他的名字。据说,有一座楼裂开一条宽缝,谁都不敢接这个修复工程,申玉斗自告奋勇地承揽了这个工程。只见他用楔子从下到上挤压,裂缝渐渐没有了,修复工程很快就完工了。</p><p class="ql-block"> 据村里人说,明朝万历年间,周锦的妹妹被选入宫,成了万历皇帝的妃子。皇家让周锦出去做官,他觉得自己没有文化,就谢绝了做官。万历二十六年(1598)周锦去世后,葬在村西南盘龙山下,皇家给建了一座墓塔。村里人说,盘龙山说不定就是武则天父亲武士彟的昊陵。</p><p class="ql-block"> 有据可查万历皇帝有俩个皇后、俩个贵妃、十个妃子、七个嫔。当时万历皇帝结婚三年,却一直没有子嗣,于是太后便提议万历皇帝到民间选妃,在这次的选妃当中,万历皇帝直言要将9个人都娶了。这件事在当时也是轰动一时,于是历史上也就有了传说当中的“日置九嫔”这个事件。</p><p class="ql-block"> 那么,周锦妹妹是不是皇妃?她是怎样入宫的呢?我们不得而知。不过他的妃嫔里面还真有个姓周。周端妃,明神宗朱翊钧的妃嫔之一,于万历十年(1582年)三月被封为端嫔,位列九嫔之首。万历十九年(1591)9月27日生皇五子瑞王朱常浩,万历二十二年十一月册封为端妃。万历十年(1582年)三月六日,明神宗御皇极殿,册封九嫔,周氏被册封端嫔,位居九嫔之首。三月七日,端嫔之父周清被明神宗授予从三品指挥同知,九嫔中其余八人的父亲只得到了正五品正千户锦衣卫带俸。</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五</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中舍村的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个角都有一口古井,而水质最好的就是观音堂庙门前的那口。做豆腐的、做粉条的、榨油的、做醋的都到这口井来取水。用这口井的水做出来的产品产量多、质量好。</p><p class="ql-block"> 清朝后期,北徐村有个人名叫田世元,因家庭贫困随母乞讨到山西代县,当地酒坊收留他们母子,田世元就在酒坊做了学徒。他天资聪颖好学上进,三年后学成出师回到北徐村。他遍访周边的酿酒师傅切磋技艺,把在代县学到的酿酒技艺和文水的酿酒技艺进行比较研究,求同存异,摒弃糟粕,吸取精华,在家里开始制作黄酒。通过反复的探索实践,结合当地的水质、黍子、原酒,运用稍加改良的文水传统的黄酒酿造技艺,终于酿造出了独具特色的黄酒。此黄酒色呈琥珀、香气馥郁、甘爽醇厚、体含六味。清光绪四年(1878),他收中舍村的刘国俊、师德文为徒,开始酒坊作业。此后,黄酒市场逐步打开,田师傅的名气逐步提高。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由霍寿宁、周士银、宋忠诚合资在中舍官道观音庙旁成立酒坊,制作黃酒。聘请刘国俊为师傅,霍寿宁为徒。后来,周恩光拜霍寿宁为师,学习黄酒酿造技艺。因为观音堂前古井水质特好,所以酿造出的黄酒品质出色。</p><p class="ql-block"> 中舍人都知道观音堂住着狐仙,还专门立有“狐大仙”神位。酒坊开了一段时间,人们发现留在品酒杯中的黄酒,第二天就会少了许多,便让留守人员夜晚观察情况。原来,晚上狐仙光顾酒坊,品尝着黄酒。从此,黄酒有了自己的品牌“吉仙居”。</p><p class="ql-block"> 因为中舍东紧靠官道,村南村北都有饭铺和车马店。村南的饭铺和车马店是米玉顺开的,村北的饭铺和车马店是米联星开的。农闲时申正友家收米糠送杏花酒厂,返回来时拉上杏花酒卖给吉仙居酒坊做黄酒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期间,年仅19岁的周恩瑞担任了村长,白天应付日伪军,晚上接待八路军。一次,村里有位妇女,因儿子逃避阎军抓壮丁被逮到县城。这种情况一般都需要村长出面去保,有人就找到周恩瑞让去救人。看见周恩瑞迟疑时那人说:“你也知道,她女婿在八路军12团,你就不怕找你算账?”这时,周恩瑞点头答应,去城里把人保了回来。抗日政府七区的书记看见周恩瑞年轻聪明,便做工作说,你年纪还小,既给日伪军服务,又给我们办事,每天提心吊胆的,不如去八路军学校学习。周恩瑞觉得说的在理,怎奈家里怕他出事没有同意,他就辞掉村长,去太原一批发站做了会计。</p><p class="ql-block"> 村里抗日积极分子师青儿、王中宁、任长寿等经常为八路军送情报,割断日军的电话线,不幸被捕后,在县城西门外让日军割下了头颅。</p><p class="ql-block"> 一次,八路军打了大战,在子夏庙里休整,不料被开栅警备队队长三不愣带领日伪军包围,激战中互有伤亡,等八路军从庙后撤退完,负责掩护的机枪手和装弹手被俘,带到开栅据点。因这次袭击有功,三不愣被提拔到县城当了警备队队长。不久,八路军发现三不愣住在开栅炮楼里,且炮楼里只有两三个伪军,便从河滩摸上炮楼,把三不愣抓了出来,扔进了废弃的井里。因为这一战有八路军牺牲,村里人也把子夏庙称为牺牲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申正荣是申永瑞之子,小名成喜儿,在太原国民师范上学期间多次参加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一次,他们在往学校食堂运菜的马车上藏了枪支,被巡警查到。申正荣爬上学校围墙跳了出来,随后参加了八路军。部队在文水与清徐交界处打了一仗,很是惨烈,申正荣负伤后与部队失去了联系。鉴于严酷的斗争环境,他不能回中舍村,思前想后来到了以前熟识的西城吕月英家,在吕月英夫妇的精心照料一个多月后,申正荣伤势明显好转。他急着去寻找部队,吕月英把丈夫的粗布棉袄棉裤拿出来让他换上,丈夫又拿出十二块银元塞给了他做盘缠。为了方便,把家里唯一的一头毛驴让他牵上,连夜出发。申正荣很快找到了部队,后来改名申子谦。先后任中共滦水县委书记、中共灵丘县委书记、中共察北地委组织部部长等。民国三十八年(1949)初,申子谦从华北南下,任江西八一革命大学第一部主任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共武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中共武汉市委党校党委书记。</p><p class="ql-block"> 一天,12团战士张有宽回村执行任务后,不敢在村里休息,为了掩人耳目,他在八路军服装外面套了一件村民的衣服,就撤到石虎沟里睡着。突然一声枪响,被惊醒的他发现一只野鸡跌跌撞撞,后面有两名阎军追着跑了过来。原来是阎军在打野鸡,却正好碰上了他。可他还没有弄清怎么回事,就成了俘虏,关在了樊家庄阎军据点,一个月后阎军移防时被杀害。</p><p class="ql-block"> 段丑山也叫段吉山,是八路军武工队的成员,经常跟着赵有和参加打击日伪战斗。中舍的段丑山、龙泉的牛腿山、前庄的伏叶山,当时有抗日三座山之称。</p><p class="ql-block"> 观音堂前曾是一块蓖麻地,高高的蓖麻非常适宜隐蔽,阎军经常在这里隐蔽。段丑山发现这一秘密后,汇报了解放军。一天拂晓,解放军提前埋伏在蓖麻地,等阎军来了打了个措手不及。第二天,阎军进村报复,把全村男人都集中到观音堂,一个一个地审问,最后把刘二威、段二福、段有四三人抓到开栅,后来又送到太原。据说,阎军让抓到的人互相殴打。后来,只有段有四回来了。</p><p class="ql-block"> 村长任锡忠虽然性格不好,但心肠好,有时在阎军面前对群众粗暴,但从他眼皮下没有让带走过一个人,保护了不少群众。</p><p class="ql-block"> 《文水县志》记载:王二堆,民国三十三年(1944)参军,交文支队战士,民国三十四年(1945)在中阳县战斗中牺牲。</p><p class="ql-block"> 据《文水县志》记载,民国十三年(1924)中舍村属于四区管辖;1956年,属于龙泉乡管辖;1958年,属于开栅乡管辖,后改开栅公社管辖;1985年,属于开栅镇管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204, 102); background-color: rgb(157, 34, 34); font-size: 22px;"> 《乡村记忆》将由山西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有需要者请与13303516518(微信同号)联系。 </span></p> 座谈人员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参加座谈人员</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周恩普 周同爱 武贵枢</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周振静 刘银兔 刘来安</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任永福 霍春安 武建民</span></p><p class="ql-block"><br></p> 影像集锦 从左到右:周喜银、霍寿宁、宋忠诚 米联星宅院门楼 米联及宅院门楼 古宅 <p class="ql-block">观音堂</p> 作者简介 征订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