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借用杜甫的诗)。在这充满生机勃勃的美丽春天,我们兄弟姐妹携子女及孙辈共16人来到我们的故乡,全国文明村,倪梁。</p><p class="ql-block">其实我们不是来春游踏青的,我们是有任务来的,即借清明节把母亲骨灰安葬在倪梁村横山半山腰的坟墓里,让母亲与父亲在天国团聚。接下来还要给祖父母,叔父母,堂姐夫阿康哥哥的坟扫墓。</p> <p class="ql-block">嘉绍大桥视频</p> <p class="ql-block">由于以往清明节高速公路堵车厉害,我们决定提前一天从上海出发,而且早上5点就动身,如果不堵车,就借这个机会去离故乡5里路的小越镇,还有离故乡二里路的五车堰街看看,我从插队回上海已经43年没有去过了,我大哥大姐自小离乡已经有60年没有去过了,看看还有没有一点当年的旧房子,旧桥,旧河流和其它可以怀旧的东西。其实怀旧的情结早已像春天的草儿在心里疯长。</p><p class="ql-block">经过问路,在小越镇还真保留了一条老街,并新修了老街牌坊,一条南北向的河流依旧,河流旁下街路上还有一些旧房子,而下街路路面不再是石板路,是柏油路了。</p><p class="ql-block">在我插队的时候印象比较深的主要有划船到小越交公粮(稻谷),上小越看电影,还有我们上海邻居梦麟叔叔母亲在小越街的家。因为没有向导,只认识这条河流和下街路,只能依稀回忆一些,有点遗憾。</p> <p class="ql-block">9点左右离开小越,驱车前往五车堰,走G329国道,过去路还不少,好在有导航,哪里都能找得到。</p><p class="ql-block">进得五车堰,云里雾里哪里还认识路,询问摆摊的阿姨,热情的向我们指明了老街的方向,经过下街,到了大通桥才最终确认这就是我要怀旧的地方。以大通桥为中心,南北向和东西向都是商铺,不记得每逢阴历初几就有集市,到了集市日,农民把土产品挑到这个十字路口的街边摆摊叫卖,卖完的钱再去街上的铁匠铺买回镰刀,锄头等等。这个铁匠铺至今还在,40多年了,下街一条路,房子,店铺没怎么变样,只是铁匠铺打铁的墩子已经换成气锤了。</p><p class="ql-block">大通桥周边有我太多的回忆,在插队的十年间,我把稻草挑到这里卖了,换回小鸡仔。把谷糠卖了换回茄子秧苗。把大米卖了换回小羊羔。我还买回来长毛兔饲养。年纪轻的时候也没有长性,买来三天还有个新鲜劲儿,去田里割草喂它们,时间长了又对别的东西感兴趣了,使得它们有一餐没一餐的,以至于它们饿极了拼命咬兔笼子(兔笼子是竹条子做的)。一天回来,刚开门,里面就窜出一只白绒绒的东西,啊,是兔子逃脱笼子了,赶紧追,只看见一道白影往前奔去,哪还有兔子的影儿,瞬间跑的无影无踪。俗话说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那个小兔可不讲这套义气,只管朝适应它生活的地儿奔去。</p> <p class="ql-block">五车堰下街,我回沪40多年了,基本还是原样,狭长的道路,二边平房,店铺倒是不多了。</p> <p class="ql-block">阿姐在与一位本地人(在上海工作,清明节返乡探亲)聊当地的变迁。她的对面就是铁匠铺。</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大通桥,赶集时来这里买,卖东西。</p> <p class="ql-block">大通桥</p> <p class="ql-block">大通桥</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一镇一街,只有十点左右,按预定计划再去参观故乡,倪梁村。从G329国道拐入山清水秀的倪梁村,一条笔直,乌黑,宽敞,平坦的柏油马路展现在眼前,高大精美的石雕牌坊矗立在马路首端,右边是一大一小二面屏风墙,大的一面墙上书:全国文明村-书乡倪梁,小的一面墙上书:倪元璐故里。屏风粉墙黛瓦,仿徽派建筑,煞是漂亮。通过二面屏风墙也透出倪梁村深厚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在村口拍完照片,驱车顺着马路往前走,约600米左右就到了倪梁村委会,我堂姐彩华阿姐就在那里迎接我们,村委会经过装修显得古色古香,庭院当中是大圆形花坛,周边以村委会主楼为中心,依次展开的辅助房,以及错落有致的停车场。格局蛮有气派。在主楼右边有一个元璐书房,里边的装修格局很上档次,桌椅也很漂亮高级。</p> <p class="ql-block">倪梁村委会</p> <p class="ql-block">村委会旁的元璐书房</p> <p class="ql-block">书房内景</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彩华阿姐带我们参观大年堂遗址,即倪元璐纪念馆。早时候母亲在世时经常说起大年堂怎么样,怎么样,我也没仔细听,又加上才疏学浅,还真不了解倪元璐的事情。这一次通过参观了解了我的故乡也出过名人,而且官至晚明户,礼二部尚书,给我们倪梁人挣了光。</p> <p class="ql-block">倪元璐纪念馆参观结束,接下来彩华阿姐带领我们参观倪梁国学,乡师讲堂。书乡倪梁,名不虚传啊。</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毕,跟随彩华阿姐参观村落,顺着弯曲的小路,寻找过去的记忆。缓慢而行,路旁是曲折的小河穿村而过,它像仙女飘逸的裙带,舞动出江南村落的灵秀。一座座房,一户户窗,牵引着归家游子。</p><p class="ql-block">粉墙黛瓦与山光水色交相辉映,我的故乡是一幅美妙的山水画卷,只有细细的观察她,才能充分体味她的神韵:古树、小桥、流水、人家……</p> <p class="ql-block">这个白色山墙的房子就是大炮志根叔叔,以及他的儿子阿炎的房子,再往前就是原来我叔叔的房子,我在这个房子里住了有一年多。</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插队落户十年时居住的房子(二间楼房)。</p> <p class="ql-block">这是离我居住房子大约三十米的三洞桥,早先是没有栏杆的。</p> <p class="ql-block">河对面的拐角就是樟树汇头,我大哥小时候游泳戏水的地方。(汇头的樟树因为年久蛀空早已锯掉)</p> <p class="ql-block">参观结束,邀请彩华阿姐与我们一起在靠近小越镇的越煌大酒店享用午餐。然后我们一行回百官酒店休息。晚餐由彩华阿姐的女婿安排在风景秀丽农家乐。</p> <p class="ql-block">越煌大酒店的看家犬</p> <p class="ql-block">在酒店休息一会,下午4点集合,驱车前往农家乐,小路弯弯绕绕,曲径通幽。农家乐占地很大,整片的田间种的不是农作物,而是花草。餐厅房屋外墙玻璃面积很大,显得明亮通透。不远处一个宽大的湖泊,湖水是那么碧绿,像一块无瑕的翡翠,风吹以后湖面波光粼粼。我的外甥亮亮放起了风筝,我孙子和我哥的孙子满园奔跑玩耍,这景象真是世外桃源啊。</p> <p class="ql-block">客人陆续到齐了,因为除了我们上海来的16位,还有我堂姐弟妹四对以及他们的子孙共十几位,有几个下一代和她们的孩子都认不出来,像堂妹彩芬美丽的女儿和孩子都是第一次见面,真是应了贺知章的唐诗:</p><p class="ql-block">少小离家老大回,</p><p class="ql-block">乡音无改鬓毛衰。</p><p class="ql-block">儿童相见不相识,</p><p class="ql-block">笑问客从何处来。</p> <p class="ql-block">晚餐开始了,丰盛的菜肴十七八,还有烤全羊,好酒,好菜,好烟,碰杯声声,热闹非凡。老的小的都尽兴,这都要归功于彩华阿姐的女儿女婿俩。大家乘兴而来,满意而归,感谢她们的盛情款待。</p> <p class="ql-block">正在烤全羊</p> <p class="ql-block">返乡第二天,4月4号清明节,是我们办正事的日子,安葬母亲骨灰。早上起来用完早餐,横山阿培传来消息,让我们早点上山,太晚了怕当天完不了工。原定10点到横山,现在通知各位9点准时出发。樵香阿哥手捧鲜花也来送我母亲一程,9点前与我们在酒店大堂相遇,一起于9:20到达横山脚下,</p><p class="ql-block">我手捧母亲遗像,骨灰盒份量重,有年轻的第二代轮换手捧。在堂弟兆灿的指导下,为母亲骨灰盒撑起黑伞,排成队伍,缓慢向墓地进发。在半道上忽然响起爆竹声,原来是阿培在道路二旁点燃爆竹,迎接母亲的亡灵。(这个放鞭炮有讲究的,就是亡人必须80岁以上的,有个称谓:喜丧)。鞭炮结束队伍继续前进,上山。半道上山路陡峭,阿培事先帮我们挖了一个个踏步,缓解了上山的难度,队伍很快到达墓地。昨天阿培就上山把墓穴打开,我们到了以后阿培在墓穴里烧了些佛经,锡箔,暖一下墓穴,然后把母亲的骨灰盒安放在墓穴里面的中心位置,我们兄弟俩过目以后,阿培就开始封墓门。父母亲的魂魄终于在坟墓里团聚。祝他们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诗摘)。</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为叔父母扫墓。为叔叔点上一支烟,在上海就准备好为叔父母的锡箔这时点燃,祝叔父母在天国安康。</p><p class="ql-block">叔父母在我刚插队的时候,像我自己的父母一样,我在叔父母家吃饭一年多,那个时候年纪轻,胃口好,给婶娘这个经济当家人造成了很大困扰。晚上与堂弟兆灿睡一个床,去生产队劳动时经常由叔叔和兆灿教我干农活。叔叔曾经说过,我就像他自己的孩子一样。回上海探亲,叔叔划船接,送到驿亭火车站。这些恩情永世不会忘。</p><p class="ql-block">接着给祖父母的坟扫墓,祖父母是我所知道的最早的祖先,是我们的根。</p><p class="ql-block">然后去阿康哥哥的坟扫墓。阿康哥哥是我的堂姐夫,他是去年夏季因病亡故的,他的墓在倪梁来说是比较新型的,全部是石板结构,外面不淋泥土,显得干净利索。</p><p class="ql-block">想起我插队还没有落户时,是阿康哥哥和彩华阿姐到上虞县支青办给我办的落户手续。以后在农村的十年间,他们俩对我的帮助也是巨大的,所以我对他们俩感情很深。</p> <p class="ql-block">我的亲家顾教授,易经大师,前几年到过我父母的墓前,他说我父母的坟墓风水很好。确实如此,坟墓背靠青山,坐北朝南,几朵野花点缀在荆丛之间。南面山脚下一条宛如玉带的河流缓缓流过,一片片农田里有盛开的鹅黄色油菜花,有正在拔节绿油油的麦苗,与阿娜多姿的河流,粉墙黛瓦的倪梁村落一起,构成了一幅绝美的中国水墨山水画。我父母在天有灵一点会很高兴的。</p><p class="ql-block">故乡是花园,有着鲜花的芬芳;故乡是森林,有着绿树的清凉;故乡是田野,有着收获的希望。祝愿倪梁村我的故乡蒸蒸日上,一年比一年好。</p> <p class="ql-block">午餐后临走前,在村委会拍了集体照。就此依依不舍的告别亲戚朋友们。有机会与你们再相聚。</p> <p class="ql-block">后记</p><p class="ql-block">这一次我母亲骨灰安葬圆满顺利,首先要感谢我的堂姐彩华阿姐,还有她的女儿女婿,也要感谢阿培,兆灿和前来送我母亲最后一程的亲戚朋友。你们的恩情我们将牢记在心。</p><p class="ql-block">美篇有不实或需要添加的内容请大家指出,可以修改。</p><p class="ql-block">原来没有想到写美篇,所以没有准备所需要的素材,譬如亲戚朋友在这次活动中照片,农家乐活动的照片。横山脚下的风景照片和一些有关的素材照片,请大家能够提供,我可以在美篇中添加。谢谢。</p> <p class="ql-block">2021年4月12日初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