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岭南,古指五岭以南的地区,即今广东、广西一带。2021年3月17日,春意盎然,我和老叶、老周三位乘坐温州至南宁的航班,开始了岭南自由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第三站:羊城</b></p><p class="ql-block"> 广州,简称“穗”,别名“羊城”。传说广州最早的地名为“楚庭”或“楚亭”。越秀山上的中山纪念碑下,尚有清人所建一座石牌坊,上面刻着“古之楚亭”四字。不少史籍将“楚庭”视为广州的雏型,是广州最早的称谓,距今已有2847年。传说有五位仙人,身穿五彩衣,骑着五色羊,拿着一茎六穗的优良稻谷种子,降临“楚庭”,将稻穗赠给当地人民,并祝福这里永无饥荒。说完后,五位仙人便腾空而去,五只羊则变成了石头。当地人民为纪念五位仙人,修建了一座五仙观,传说五仙观即为“楚庭”所在。由此,广州又有“羊城”、“穗城”的别名。</p> <p class="ql-block"> <b>今天是3月21日,即这次岭南三人自由行出行的第五天。</b>因昨晚买了北海站到广州南的候补票没兑现,只好重新购买转乘票:北海站9:22→10:42南宁东12:13→15:03广州南。</p><p class="ql-block"> 15:03准时到达广州南站,未出站直接坐地铁2号线至南浦站,找到酒店住下,看看将近吃晚饭时间,就在酒店附近排档吃快餐。马不停蹄找地方玩,坐地铁2号线南浦站至越秀公园站。</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越秀公园</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越秀公园主体为越秀山,以西汉时南越王赵佗曾在山上建“朝汉台”而得名。公园作为广州的最早的一批4A级景区,是羊城八景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到达越秀公园,天色已晚,只能匆匆而过。</span></p> <p class="ql-block"> 在越秀公园透过树林看到一电视塔,还以为是“小蛮腰”,一问知道否也。原来是广东电视塔。因塔位于广州越秀公园越秀山北峰,因此也称“越秀山电视塔”,它建于1959年,塔高200米,海拔250米。而“小蛮腰”则在珠江边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看看时间,还只有7点多钟。于是,查找地图,选择交通途径:坐地铁2号线,从越秀公园站到海珠广场站。</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海珠广场</b></p> <p class="ql-block"><b>海珠桥</b></p><p class="ql-block"> 海珠桥是广州市海珠区和越秀区的跨江通道,横跨珠江水系上,是广州最早的中轴线组成之一、中国第一座钢结构开合桥、1963年版的“羊城八景”之一、市区南北交通要道。</p> <p class="ql-block">珠江两岸的夜景</p> <p class="ql-block"><b>中远海运 (</b>广州中国远洋海运大厦)</p> <p class="ql-block">远眺广州塔</p> <p class="ql-block"><b>天字码头</b></p><p class="ql-block"> 天字码头,广州著名地标,俗称“广州第一码头”,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沿江中路及北京路交界,有渡轮渡过珠江来往对岸海珠区的纺织码头及中大码头,现除了用于渡江外,最大的用途是用于旅游观光,珠江夜游的船只多在这里启航。</p><p class="ql-block"> 据乾隆《广州府志》记载,雍正七年(1729年),布政使王士俊在天字码头建日近亭,供接官之用,官员卸任离广州时,也在此亭恭请圣安,然后才下船启航赶路。当时,这码头只供官员使用,民船不得在此停泊,由于它具有如此显赫的特殊身份,所以称为“天字码头”。</p> <p class="ql-block"> <b>3月22日,出行的第六天。</b>今天将先去黄埔军校旧地。</p><p class="ql-block"> 按预设线路:地铁2号线,南浦站→石壁站(换乘7号线)→大学城南站(A口出),步行至中心南大街站,换乘383路公交→长洲站下,步行至黄埔军校旧址。</p><p class="ql-block"> 有点遗憾,到了目的地才知道周一闭馆,谢绝参观。我们只好外围观看。</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b></p><p class="ql-block"> 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位于广州黄埔长洲岛,是大革命时期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建立的一所新型军事学校。孙中山以“创造革命军,来挽救 中国的危亡”为办校宗旨,以“亲爱精诚”为校训,学习苏联的建军经验,培养革命的军事人才。军校群英荟萃,名将辈出,在中国近代史和军事史上具有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 长洲岛环境幽静,四面环水,筑有炮台多处,与隔江相对的鱼珠炮台、侧面沙路炮台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把守控制江面,易守难攻,便于学习与练武。当年孙中山选在这里办军校,就是要避开军阀的控制和干扰。</p> <p class="ql-block">长洲白兔岗炮台</p> <p class="ql-block"> 参观黄埔后按计划前往中山纪念堂。原路返回,2号线至中山纪念堂下。</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中山纪念堂</b></p><p class="ql-block"> 中山纪念堂原是1921年孙中山任非常大总统时的总统府,1922年陈炯明叛变时被炮火夷为平地。1928年由李济深组织筹建,1929年1月动工,经陈济棠在经费上鼎力支持,终于1931年10月落成,总体布局采用中国传统的宫殿式风格与近代西洋平面设计手法结合,由著名建筑师吕彦直设计。建筑面积为3700平方米,高49米。</p> <p class="ql-block"> 中山纪念堂是一座八角形建筑,外形庄严宏伟,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设计师巧妙运用了建筑力学的结构原理,采用钢架和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大堂内空间极大,舞台前上、下两层有4729个席位,而跨度达71米的建筑空间内不设一柱,全由隐蔽在墙壁间的八根大柱支撑,堪称建筑艺术之杰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避难古鼎</p><p class="ql-block"> 在纪念堂大堂正门两侧,分别摆放着两个鼎,分别于1929年6月1日和1930年10月10日烧制,已有近80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铜像</p> <p class="ql-block">中山纪念堂全景</p> <p class="ql-block">中山纪念堂的云鹤华表</p> <p class="ql-block"> 参观中山纪念堂后,已过午餐,我们就在附近找了个小吃店填了填肚子。</p><p class="ql-block"> 为了了解广州城,我们选择地面公交前往广州塔。</p> <p class="ql-block">过天桥观街景</p> <p class="ql-block">等公交</p> <p class="ql-block">快到广州塔了</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广州塔(小蛮腰)</b></p><p class="ql-block"> 广州塔,又称广州新电视塔,昵称“小蛮腰”。位于广州市海珠区(艺洲岛)赤岗塔附近,距离珠江南岸125米,与珠江新城 、花城广场、海心沙岛隔江相望。 广州塔塔身主体高454米,天线桅杆高146米,总高度600米。是中国第一高塔,世界第二高塔,仅次于东京晴空塔,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内部的柱子</p> <p class="ql-block">登塔108层,高433m</p> <p class="ql-block">最前面一座为猎德大桥,第二座是华南快速干线,第三座是琶洲大桥。</p> <p class="ql-block">观望周大福金融中心(称为广州东塔),高530m。</p> <p class="ql-block">(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