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朗朗上口四句七言的节气歌,以诗的意境,歌的旋律表达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一年四季气温、时令、物候等自然环境变化的科学分期,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函和历史积淀。它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一月两节气,如车轮旋转,推着时光滚滚向前。</p><p>我把从2020年2月4日立春日起到2021年1月20日大寒日止画的二十四节气画及附带文字整集成美篇《赏二十四节气,品五千年文明》。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单元发出。谨此致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p> <p> 立夏 (水乡初夏)</p><p>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今天的气温就达35度了,气象台挂高温黄色、橙色预警信号将是常态。</p><p>民间流传着立夏日的吉祥、健康食品有8种,排位第一的是"立夏蛋",不知道朋友们食过了没有?</p><p>唐.高骈的《山亭夏日》:"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在炎炎夏日里,人们都喜欢树荫与流水。水乡成了大众乖凉休闲热门之地。我向往着"水乡初夏"的景象,开启今年夏天的时光。</p> <p> 小满 (舟影横斜鱼虾鲜)</p><p>在南方,小满节气意味着雨水开始增多,降雨丰沛,大江、小河处于盛水期,却不到满溢泛滥之时。常言道:"小满,江河易满",正是令人欣慰愉悦的小满。</p><p>水满则溢,月满则亏。"小满恰恰好,这是自然之道,亦是人生至理。小满,人生所有的美好,都在将满未满的期许中。</p> <p> 芒种 (渌沼莲花放)</p><p>芒种,又名"忙种",是夏季第三个节气。芒种是"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的意思。农事耕种以这一时节为界,过此之后成活率就越来越低。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p><p>唐.元稹《咏廿四节气诗,芒种五月节》有句:"渌沼莲花放,炎风暑雨晴。"</p><p>"渌沼莲花放"这张小画,静候着我的退休生活。</p> <p> 夏至 (树蔭图) (夏凉图)</p><p>岁月轮转,今天恰巧是一日担两节:父亲节与夏至。</p><p>夏至这天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夏至过后太阳高度逐日降低。民间有夏至"消夏避伏"、"清补"等习俗。</p><p>在一个家庭里,父亲往往意味着刚毅与依靠。其实,每一个父亲都曾经是翩翩少年。自从升任父亲那一天起,就责无旁货肩负着遮挡尘世间大部分吹向家庭的风风雨雨,为了子女能健康快乐成长,家庭祥和幸福,穷尽一生的所能。父爱如树,大而无语。</p><p>但愿天下的父亲都有个好身体,都能跟自己的孩子嬉戏玩闹。</p><p>夏至时节,人们的潜意识就是热!热!热!</p><p>然而,我读过一段描写夏至的另类文字,照抄于下:</p><p>夏至,生机勃勃,是充满无限可能的时节。</p><p>清风吹动一树繁茂的绿色,仿佛生命与光明一样,地久天长。</p><p>万物生长,绿荫渐浓。</p><p>愿晨光送来的清风,吹散你的愁绪。</p><p>愿午后心凉的阵雨,为你带来舒畅。</p><p>愿你辛苦半年,有所回报。</p><p>愿你清凉一夏,世间美好能如约而至。</p> <p> 小暑 (炎日畅想)</p><p>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是指天气开始炎热。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说法。三伏天,通常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所谓"热在三伏,冷在三九",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潮湿闷热的时段。小暑前后,广东进入暴雨最多的时节。</p><p>古渡边,桨声响,凤凰满天红是我在小暑之日的炎夏畅想。</p> <p> 大暑 (门泊东吳万里船)</p><p>大暑,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指天气炎热至极的意思。这个时节虽然有湿热难熬之苦,却十分有利于农作物成长。</p><p>在江浙沿海一带,大暑这天有"送船"的习俗。从前沿海地方的人家大都是靠海吃海。大暑过后,很快就要进入秋天的捕鱼季节。此时,人们会进行一系列的祈福活动,"送船"是活动之一:将一艘象征着满载而归的“大船"送出渔港,让其缓缓驶向大海。</p><p>今天大暑正好是2020年中考的收宫之日,顺祝各位考生驾驶着"中考之船",顺风顺水的考上心仪的学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