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东北,在家家户户中有许多生活习惯,任谁家也离不了,就是这些生活习惯构成了当年人们生活的全部。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过去的这些生活习惯逐渐被绝大多数人所摒弃,好多甚至已销声匿迹。</p> <p class="ql-block"><b> 听广播,找节目,寻开心。</b>在上世纪五六七十年代,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手机,没有歌厅,没有广场健身娱乐活动,人们的娱乐方式,就是看电影、看戏曲、听广播。看电影、看戏曲,要去影剧场,还要花钱,在家听收音机里的广播节目就方便实惠的多。</p><p class="ql-block"> 那时的广播电台节目内容非常丰富,除了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外,还有评书联播、相声节目、电影录音剪辑、戏曲节目等。既有面向工人、农民、解放军的成人节目,还有面向少年儿童的节目。所以,那个年代,收音机是每个家庭最重要的一大件儿,谁家也少不了。</p><p class="ql-block"> 记得那时,我家最爱听的节目是评书联播、相声和电影录音剪辑、广播剧等,每天到时间必打开收听。什么“平原枪声”“红岩”“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等评书,相声演员侯宝林、郭启儒、刘宝瑞、郭全宝等的段子“醉酒”“珍珠翡翠白玉汤”等,到现在我还有深刻印象。我们几个小孩,对少年儿童节目“小喇叭”和电影录音剪辑、广播剧则情有独钟,一天不落地听,孙敬修爷爷讲的故事节目是我们的最爱。</p><p class="ql-block"> 在那个贫寒简朴的年代,听广播不仅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件乐趣,也是支撑人们度过艰难岁月的精神食粮。</p> <p class="ql-block"><b> 打硌巴,做鞋子,浆被单。</b>小的时候,经常见到母亲用面粉打出一盆糨糊,然后,从不能再穿的破旧衣裤上拆下一块块布片,一层糨糊、一层布片地贴在面板上,一共要贴七、八层左右,待晾干后揭下来,然后就成了能够做鞋的“硌巴”,这个过程东北都叫“打硌巴”。我记得,我还多次帮着母亲打过“硌巴”。</p><p class="ql-block"> “硌巴”有两种,一种是用破旧布片打的,比较厚,是用来做鞋底的;还有一种是用新布打的,比较薄,一般两三层,是用来做鞋面的。做鞋子的过程我还记得:先是在“硌巴”上比照纸质的鞋样,剪出鞋面和鞋底,然后用布条包上边,用糨糊粘好;下来是纳鞋底,把剪好并包上布边的“硌巴”四到五层粘到一起,用穿上麻绳的锥子在鞋底从上到下来回穿针引线,针脚一个挨一个,全部纳满,还要将麻绳拉紧:最后是上鞋面,也是用锥子沿着鞋底的边沿,将鞋面和鞋底扎透,用结实的线绳缝好。一双鞋做好,最快也得3天。做鞋是个功夫活儿,也是个手艺活儿,而且每家做的都不一样。</p><p class="ql-block"> 浆被单、床单和褥单,是将洗干净的被单和床单、褥单,再放入用面粉打好的稀薄面浆中挂浆,然后晾晒。这样挂了面浆的床单、被单和褥单,无形中就加厚了,既耐磨又耐脏,可使这些盖的铺的单子,延长使用寿命,延长洗涤周期。当然,这样的被单、床单和褥单会发硬,与皮肤接触很不舒服,但这就是那个年代人们在贫困、艰难的生活中总结出的生活节俭窍门。</p> <p class="ql-block"><b> 起树皮,捡煤核,补家用。</b>那个年代,在城市里,虽然社会福利比现在好些,看病可以报销,上学基本免费,但老百姓由于收入少,生活水平很低,人均月生活费都在10元左右,甚至以下,家家户户都过着极其俭省的日子。买煤烧柴,做饭取暖,是家庭的一项较大的支出。</p><p class="ql-block"> 因此,每逢煤场子运圆木烧柴的马车从马路上经过,各家各户的十几岁的孩子们,不管是小子还是丫头,就会从家里狂奔出来,一人手持一个半米多长、约3公分粗的金属扁铲,追上马车,对准车上的圆木一阵猛铲,随后,一同来的弟弟妹妹们迅速将铲下的树皮装进麻袋里。每次起获的树皮,一般都够烧上一两天的。赶马车的车老板对这种现象,也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听之任之,他不想管,也不敢管。</p><p class="ql-block"> 到了冬季,煤柴的消耗量更大。于是,各家的老年人和小孩,都挎着篮子或拎着小桶,到一些饭店、商店、旅馆、医院、工厂的锅炉房等公家单位的炉灰堆,用自带的三齿耙子,捡拾没烧透的煤核和扔掉的煤矸石,带回家掺在煤粉里用水拌成煤泥来烧。</p> <p class="ql-block"><b> 逮虱子,篦虮子,杀臭虫。</b>那时候,人们穿得衣服都比较破旧,家家户户大人孩子身上都有虱子,特别是孩子身上的虱子更多,有的女孩头发里也有虱子。因此,家家户户每天在临睡前,做了父母的大人们总是拿过孩子脱下的内衣、裤衩,就着昏黄的白炽灯,翻来覆去地捉虱子,发现一个,用两个大拇指盖对着一挤,只听 “啪” 的一声,一个虱子随着吸入人血的溅出便呜呼哀哉了。</p><p class="ql-block"> 到了冬天,不仅衬衣、衬裤上有虱子,棉衣、棉裤上也有虱子,特别在棉裤的腰间、棉衣的腋窝处,以及衣服的接缝处,是虱子的最佳场藏身场所,而且常常会有一排排的虮子(虱子卵),个头如鲫鱼籽般大小,白颜色,粘在衣服缝儿里面,捉、挤均不得劲,如不及时消灭,过两天就会生出来数十上百个小虱子。于是,不少家,特别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都用门牙来咬,像吹口琴一样,来回咬,但是很有效。那年代,一般在一个人的内衣上,一次逮十几个虱子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p><p class="ql-block"> 对头发上生了虱子的女孩,做母亲的就得用梳头的细齿篦子,给孩子篦头发,把虱子和虬子篦下来。</p><p class="ql-block"> 臭虫不是每家都有,但一旦有了则非常讨厌。这东西红小豆般大小,扁形椭圆状,红褐色,专在夜里跑出来吸食人血。被咬过的皮肤上会起扁状的很痒的红包。杀臭虫,当年的办法,一是用六六粉,一种杀虫粉剂;另一种是喷洒敌敌畏。两种方法,用药都非常呛人,需要戴口罩操作,而且施行消杀后,家里需离人并紧闭半天门窗。</p> <p class="ql-block"> 现在的人们已经彻底没有虱子了,家里更不见了臭虫,80后、90后、00后的孩子们甚至不知虱子、臭虫为何物。这其中的原因,除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穿的衣服质量好,家里少有破旧家具,人们普遍讲卫生、勤打扫、衣物洗的勤,不生虱子之外,化纤服装面料和塑料制品的面世,洗衣粉、洗衣液等清洁剂的应用,使虱子和臭虫难以存活,无藏身之地,也肯定是一个重要因素。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