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每年春季三、四月份是樱花盛开季节,在这美丽的季节本周音体美组三段式教研展示课也拉开了帷幕。 本次晒课<span style="font-size: 18px;">由音乐备课组组长王伟洁老师进行,</span>内容为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世界民族音乐《樱花》,授课班级为八年级三班(日语语种班)。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王伟洁老师为我们呈现的盛樱之美,在美育课程中了解中日文化的交集。</p> <p class="ql-block"> 王老师在导入环节选用学生非常喜爱的四首歌进行“听歌识曲”小游戏调动学生们的情绪,在游戏末尾选用中国经典民歌《茉莉花》作为切入点,自然的引出课程音乐《樱花》,两首民歌情绪指向相似,能有浸入式体验。让每一个学生都去感受音乐的愉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新课讲授中,首先是听音乐提出问题,歌曲表现的画面感?再去欣赏樱花,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画面感和美感。接下来王老师带着学生们学唱民歌《樱花》,学生们虽对歌曲耳熟能详,但王老师将情感、画面感和歌曲的结合作为教授重点,随着学生们的低吟浅唱,悠扬的歌声中,描绘出了一幅樱花盛开的烂漫美景。在学唱的过程中,将感性体验与音乐很好的结合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小组讨论环节,王老师结合日语语种班的教学特点,鼓励学生们将中文译配版的《樱花》歌词反向翻译为日文,结合歌曲曲调,进行哼唱。这充分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信的接受了来自王老师的挑战要求。同学们小组分工明确,翻译、填词、试唱各有风采,最终各小组的唱作演绎都获得了王老师的高度赞赏。《樱花》通过学生的日语演唱,浓郁的日本民族音乐风格都被学生们演唱了出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王老师引导学生们将《樱花》的“都节调式”34671音与中国传统五声音调“宫商角徵羽”对比,了解中日文化上千年的交流联系的硕果。为了让学生们更好的了解“都节调式”所要表达的情绪,王老师弹奏民歌《浏阳河》选段,让学生非常直观的感受,并明显的区别对比学习了中国的“五声调式”和日本的“都节调式”。</p> <p class="ql-block"> 同学们在曲调对比中,理解了听似忧伤的“都节调式”,实际上蕴含着对自然美优雅绵长的赞叹。 此时王老师带着学生再去认识演奏优美的日本民歌常用的乐器,包括三味线、日本筝、尺八等,三味线和日本筝分别源自我国传统乐器三弦和十三弦筝,而尺八更是由唐宋时期传入日本,流传至今。王老师引入的思政内容,丰富了学生的历史知识,增加了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p> <p class="ql-block"> 最后,有请我们的一日小讲师为同学们简单介绍分享了日本动漫音乐的有关知识,在学生自主学习中结束了本节音乐课的学习。学生们愉快的哼着旋律离开教室。</p> <p class="ql-block"> 在评课环节中,在张组长的带领下,体育老师、美术老师和音乐老师们一起探讨如何做到学科的互相融合,和自己对民族音乐的见解,日本历史背景发展以及对音乐组的老师们提出宝贵的意见。</p><p class="ql-block"> 晒课评课活动结束后,张斌组长带领体音美全组教师共同学习《未成年保护法》的第三章——学校保护。第四章——社会保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