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初春伊始,微微的暖风吹过耳畔,教研之风吹进校园。我校通过上学期开展的主题教研活动,整体教学水平得以提升,同时也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数学的算理方面讲解太过于机械,学生被动接受;语文课堂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较弱 等。针对发现的问题 ,由我校的教研处和教务处共同推举陈婕老师、刘茜老师和张颖老师各做示范课一节,为全学科的教学起到示范引领作用。</p> 首先,数学骨干教师陈婕老师执教了五年级《分数的意义》一课。 <p class="ql-block"> 陈老师从分数的产生引入,借平均分一个正方形纸开始,呈现学生的多种分法,从而得出不同的分数。接着鼓励学生平均分一段1米长的绳子和一段1米长的线段,得出一个分数和一个由分数表示的长度。教师循序渐进增加难度,让学生再去平均分一些物体,感知单位“1”的产生及意义,由此得出分数意义的概念。</p> <p class="ql-block"> 本节课,学生不仅巩固了平均分一个物体,还通过单位“1”平均分一些物体,解决生活中一些常见问题。陈老师注重调动学生的创造性,以此促进所有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成为课堂的主人。</p> <p class="ql-block"> 课后,陈婕老师从教材中的课堂活动安排和学生分析的角度对本节课的设计理念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说明了分数的学习是如何从抽象到具体,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和方法。</p> <p class="ql-block"> 教研主任张志芸老师为本课做了点评,她强调数学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课堂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p> 语文骨干老师刘茜老师执教的《亡羊补牢》一课。 <p class="ql-block"> 上学期二年级组的教研主题是如何揭示寓言的寓意。刘老师从游戏环节导入,把上学期学习的寓言与今天的知识巧妙衔接,接着解释题目时运用字源识字法学习生字,顺理成章地明白了“亡羊补牢”的字面意思。</p> <p class="ql-block"> 下面紧紧围绕着养羊人两次丢失后的表现,层层剥笋揭示寓意。学生在读中感悟,联系生活实际升华认识,学习和实践自然地融合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教研主任张志芸老师提出:语文教学设计时一定要注重每个单元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要素,只有紧紧围绕这些来设计教学,教学时才会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课堂更生动更有意义。</p> 英语骨干教师张颖老师做三年级英语《At the Zoo》一课。 <p class="ql-block"> 优美的歌曲开启了学生的兴趣闸门;轻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愉快氛围中掌握所学知识;多种方法进行巩固练习,通过体型特征对比不同。 </p> <p class="ql-block"> 英语教研组组长张建叶老师为本节课做了简短总结:本课的整体设计精巧,知识梯度由低到高,活动安排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思路清晰,教学形式丰富新颖,适合学生年龄特征。</p> <p class="ql-block"> 本次示范课活动,使全体教师对教学教研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使我们的教学能力得以提升。"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漫漫的征途中,我们一小将在"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创新能力"上攻坚克难,争取打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打造高效课堂。</p><p class="ql-block">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愿我们第一小学的教师一起努力,不负光阴,不负理想,不忘初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策划:李宝军<br>编辑:陈婕 刘茜<br>审核:裴爱英 张志芸<br>摄影:马力 陈永生<br>2021年4月9日<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