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制作:阿贞
2016.7.7
中山路——这条南接著名的风景名胜--栈桥,北接老青岛著名的“大窑沟”,约1500长、呈南北走向的商业街,创始于1897年德国占领时期,原分为两段,南段是栈桥至德县路,名斐迭里街,属德国等欧美侨民居住地,史称“青岛区”,也叫“欧人区”;北段自德县路至大窑沟,属国人居住的“鲍岛区”,也称“华人区”,俗称大马路。1914年开始,日本取代德国对青岛进行了8年的殖民统治,这条路改名为静冈町,至今还留下了日本商号的一些遗迹。1922年中国收回青岛,则更名为山东路。1929年5月22日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名为中山路。沦陷时期改为山东路,抗战胜利后又复名中山路(文革期间曾改名为反修路),直到现在。
作为曾经与上海的南京路、北京的王府井齐名的老青岛著名的商业中心,这里有着许多著名的老字号商铺,如“盛锡福”鞋帽店、曾经香满四溢的“春和楼”、家喻户晓的“宏仁堂”大药房、百年老店“福生德”茶庄,当然还有名冠中华的“亨得利”钟表店。 中山路北段华人区的建筑是一些二层楼房,形式也大同小异。华人区的建筑虽然没有欧人区建筑高贵华丽,但它确是民族资本商业的发祥地,并在以后的数十年中孕育和诞生了像春和楼、亨得利、谦祥益等众多的民族商业老字号,并且带动了整个中山路的持续繁华,直至上世纪90年代。 中山路最北端,中华老字号—福生德茶庄。 青岛工艺美术有限公司,位于中山路北端,创建于1958年,是岛城从事珠宝饰品、工艺礼品、收藏精品经营的专业老字号商场。 始建于1931年的宏仁堂大药房。 青岛医疗器械商店,还是记忆中的模样。 重建后的环球体育用品商店。
创建于1936年的环球体育用品商店,曾是中山路标志性建筑,是老青岛人购买文体产品之地,是山东省经营文化体育用品规模最大的老字号专业商店,也曾是青岛市十大专业商店之一。
始建于1924年的青岛亨得利眼镜店。 始建于1902年的劈柴院,青岛最古老,最传统,老青岛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美食长廊。 创始于1925年的中华老字号—海滨食品商店。 “盛锡福”—中国帽业老店坊。1911年9月10日创建于天津归贾胡同南口,创办人刘锡山。自在天津建立总号后,陆续在全国各地建立分号,有青岛、北京、上海、武汉、南京、等。九十年的历程展示着中华民族工业的历代发展史。 海滨食品与盛锡福 中华老字号—创建于1921年的天真摄影。
当年的订婚照和结婚照都是在这里拍摄的。 妇女儿童用品商店,老青岛人都知道的“老婆孩子商店”。 亨得利钟表 有着125年经营历史的中华鲁菜老字号——春和楼。它坐落于中山路中段,古老门头上镶嵌的康有为题写的“春和楼”和“1891”字号,成为青岛历史的一张底片,见证了青岛百年发展史,叙说着中华美食文化从这里传播、继承、发扬、创新的全过程。 亨得利眼镜 中山路街景 中国电影院,始建于1931年,原名“山东大戏院”,解放后收归国有,取名“中国剧院”,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名为“新中国电影院”。1986年更名为“中国电影院”。 作为80多年历史的老影院,中国电影院一直是岛城重要的文化娱乐场所,为无数岛城观众带来过欢乐。 中国建设银行 徳县路,曾经的双城记分界线,德占时期,徳县路以北为华人区,以南为欧人区。在建筑风格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中山路南部的建筑高大雄伟,设计巧妙,造型美观,形式各异,大多数都有高大的山墙和塔楼。
双尖塔楼为欧人区的天主教堂。 义聚合钱庄旧址 胶澳帝国法院旧址,典型的欧式建筑,红瓦、黄墙、粗砌的原色花岗石,拱形大门。 欧式建筑,始建于1934年,初为中国银行青岛分行旧址。 原青岛饭店、红星影院旧址所在地,改造成为欧式风格商业综合体。
闲置数年后,由利客来集团牵手城投集团,建设成一座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以国际时尚流行的mall为业态的悦喜客来购物广场。 设计独特、造型漂亮的水师饭店,建于1900年。 中山路南段漂亮的欧式建筑。 这座三层楼高的建筑,建于1911年左右,门牌是广西路47号。有记载说这个位置曾是“阿斯托尔咖啡”店,1979年成立青岛农业局、水利局、林业局,在此办公。二楼拐角处的那间办公室,就是我82年刚参加工作时的地方。
后来几个部门相继搬离。 中山路1号,青岛国际俱乐部旧址。 经过地下通道,来到与中山路连接的栈桥。 每年的暑期,青岛的旅游旺季,栈桥上游人如织。 美丽的青岛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