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烁的诗意生活

闪烁的诗意生活<br>写给邵校诗文集《爱无尽头》的序言<br>姜文水<br> 邵校先生的诗文集《爱无尽头》付梓在即,特嘱我为之作序。我虽应诺却耽搁有日,皆因杂事,未能静心。清明之后又逢谷雨,柳絮飞落,杜鹃啼鸣,想起古人“杨花落尽子规啼”“一杯香茗坐其间”的诗句,正好契合此情此景来聊聊我对邵校先生诗文的感受。<br> 人们常说往事如烟。烟既有飘然若失之感,又契合已经模糊不清的状态。邵校先生在《爱无尽头》诗文集中写了很多往事,但他笔下的往事并不如烟,反而愈加清晰地体现了他对亲人的眷恋,对故乡的眷恋,对真善美的眷恋,让人感到无尽的爱意,浓浓的情味。<br> 他在散文《清明泪》中写妈妈:“时间并没有冲淡我对妈妈的思念”反而“变得越来越清晰,回忆越来越浓,越来越鲜活。”接着他又在《流着眼泪的信》中写弟弟:“那翻江的思念和往事葱茏而来,翻炒着最柔软最刺心的伤痛。”在《不一样的秋天》中写姐姐:“我多么希望大姐的这次远行,是像侯鸟迁徙会有归期,然而真的去远了,去远了,只留下不再回眸的背影……”<br> 作者的感情像滔滔江河,难以遏止。这些他所深情倾诉的对象,都是曾出现在他的生命过程中最重要也是他最为至亲至爱的人。那种眷恋的浓烈、纯真,闪烁着烟火气息,一点一滴进入到读者的心里,充满正能量和生活的质感。<br> 他在《莲心如佛佛如莲心》一文中说道:“听着,听着,心就入定了,渐渐地……灵魂也逐渐被牵引着,走进那片夜色的荷塘。心静了,不知不觉间,迷醉在景致中酣然入睡。”“一大早,仲夏的蝉声把我叫醒,我好像还带着那种香梦的醉意,那种美感还在潜意识里游弋,挥之不去。”<div> 他在《杏花烟雨余江,跟着春意走》一文描述乡村振兴、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大发展大变革的成就,写现代农村的新模样。邵校先生带着和煦春风,伴着山寺明月,在笔尖上缓缓地展示波澜壮阔的余江山水画卷。“登上马鞍岭,攀上紫光阁,用手去触摸天际的云彩,以英雄的姿态鸟瞰白塔河舞动的水袖,秀美的余江春景。”<br> 他让生活中的“酸苦”化作沁心的清泉;他去林间小径,听鸟儿清脆空灵的吟唱;他捧一本书,细细品嚼,听松涛,观流泉,闻樟香,让灵魂纯净安宁。<br> 邵校先生的思维是绚丽的,语言是绚丽的,梦境也是绚丽的……这些明媚的绚丽聚在一起,形成了他特有的抒情意象,绚丽的阳光。<br></div> 美国大诗人庞德说,“一个人与其在一生中写浩瀚的著作,还不如在一生呈现一个意象”,在他看来,“意象是这样的一种东西:他表现的是刹那间理智与情感的复合。” 邵校先生在《爱无尽头》文集下半篇幅收入了一定数量的优秀诗歌作品,他的诗,题材较广,内容较丰,反映了爱祖国、爱人民、爱大自然的高洁情怀,体现了他向往自由,特立独行的人格魅力。诗歌里散发出浓郁的诗味,绵厚的情愫,仿佛醇醪佳酿,沁人心脾。他的诗歌优美中有丰硕,淡泊中有强烈,他的风格是独立不羁与平实亲和的有机结合。<br> 他在《三杯清酒祭故人》中说道:“凝眸缭绕青烟/满眶的眼泪化作思念的雨/才有了方向/倒上三杯清酒/以慰我去世的亲人/叩首间/才悟透人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才明白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寥寥数笔,短章局促的方寸之地便腾出巨大的回旋空间,死亡立即超越了时间的局限,具有揭示质感的力量。唯有爱,无论到了哪个时空都会永远存在,在爱的面前,无关距离和生死,永远不会坠入虚无缥缈的仙界。诗人自有自己的向往,他明白,人从哪里来,又该到哪里去,他目光如炬,他所向往在遥远的未来。这首诗是天、地、人相结合的辩证思维之又一诗语表达。<br> 《礼赞逆风飞行的白鸽》是一首充满大爱的诗。“你们像一群逆风飞行的白鸽/虽然天空中布满阴霾/一阵紧似一阵肆虐的狂风向你们袭来/你们无畏生死/勇敢地扇动着美丽的翅膀飞翔/在阴霾灰暗的天空里银光闪亮……”在我国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发生后,诗人尽情礼赞白衣天使们,是她们用大于天地的担当,用一颗高贵善良的心,用一双天使的手拥抱生命,感动着全国人民。足以证明,在大的灾难面前,诗人需要拿出心中的大爱,敬畏生命,无不闪亮着沉甸甸的人性光辉。<br> 《周易》有言:“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此乃为人处世之准则。邵校先生不但通诗文,还知晓《周易》之道,能观像,懂风水。这一切源于他的博学,使得他世事通明,人情练达。一个人若能达到如此高峰,那自然胸有成竹,如鱼得水,落笔有神。<br> 三十多年前的邵校先生意气风发,风流倜傥,心中永远怀揣着激情和梦想,与他言谈从无咄咄之意,身上散发出一股文气来。三十多年后的邵校先生人生阅历丰富,身上依然散发着与众不同的气息,自然透露出一种旷然率性之气。正是基于他的品行、德行,这种宽厚的心态其实是与爱心相连的,是人生的明智和通达,这种明智和通达,是不傲视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br> 当我完成此篇小序时,已是子夜。窗外春雨潇潇,书稿中文字却纷纷扬扬,在我心中幻化成一片片花瓣。这春境,似乎用白塔河的水声做背景音乐,纯净又纯美。<br><br> 写于2021年4月8日夜<br>(姜文水,中国民俗学会会员,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鹰潭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余江区作家协会主席,余江区地方文化研究会书记兼副会长,余江区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余江区政协委员、常委,余江区文化名人。)<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