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着的乡村教育工作者

忠仁

<p class="ql-block">想念(钢琴曲)纪念我的父亲</p> <p class="ql-block">在美国电影&lt;&lt;父辈的旗帜&gt;&gt;,&lt;&lt;廊桥遗梦&gt;&gt;,再到美国作家露辛达.弗兰克思的小说&lt;&lt;父亲的秘密之战&gt;&gt;都是,年轻一代在回忆长辈开始,展开对长辈的探索和追忆.我自知之明是有的,凭我的能力和毅力都不会写出什么巨作之类的作品,而且,我父亲一向低调的作风和平淡的生活素材也不会是写作的源泉,但同以上作品相同的是,对长辈怀着一种追忆和探索,我在想念我的父亲,一个理由,我利用父亲给我的身体,思想,回忆我的父亲.</p> <p class="ql-block">父亲离开了我们已经多年了,但由于自己旧年遇到的一些麻烦,而不能回去拜祭父亲,心情十分的内疚,今年终于找到了风水宝地让父亲母亲合葬在一起,看到了父亲的照片,在脑海中不断的涌现出父亲生前的音容笑貌.并得知兄长说自己父亲是国民党,甚感不安,毕竟,父亲生前多次的同我讲,他只是入过三清团,而并没有入国民党,这一点,我务必澄清,并郑重的声明,父亲死时是一个中国共产党员.这一点,是父亲对自己一生人选择路线的最好的回答和肯定.作为后辈,我们要正视这一个事实,尊重先人的意愿,让他在天之灵,亦感欣慰,毕竟,我们在他在生之年,未能真正的理解父亲内心的感受.悔疚之余,借此空间,抒发一下对父亲的怀念和对父亲的一些事实加以阐述,让后辈们略知一些祖辈的点点滴滴.</p> <p class="ql-block">父亲生于虎年,农历十月十五的,而我自己是属猴的,十二月初一生的.外人常说,我们父子名格相冲,他会阻碍我的前途和一切.我也不会理会,也不加以的去印证,父亲和儿子,是血脉相融的关系,为何世人要去理会这些没有被科学验证的学说,而对亲人加以防范和疏离呢?大凡有此想法,主要的障碍就是心魔,父子之情,兄弟之情,难道以相冲的论断而产生对对方的敌对和厌恶吗?这一点,我希望后辈们,能清楚的理解亲情的重要.真正的诠析亲情的内涵,我们的父辈,我辈也做得很不够,我真心的希望,亲人们在有生之年,能放下世俗的思想,放开胸襟,就像父亲那"有容乃大''的胸怀,包容或宽容彼此的过去,而享受着无比亲密的亲情,享受那琐琐碎碎平淡而又有浓浓真情的美妙人生.</p><p class="ql-block"> 在说理还是回忆?是的,是回忆,因为,父亲的人生的一大特点就是包容和宽容,在被别人误会或者以一种粗暴的形式打骂,他不会报复和积冤,更甚者,给予给他与伤害的人的资助和帮助,这一点,人们不会忘记,我们也不会忘记,在他生前我们兄弟对他不记恨的做法深感不满,但时至今天,却才体会了他以德报怨的真谛.</p><p class="ql-block"> 父亲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乐于帮助人,施恩不求报.并有一点就是好为人师,所以,他选择了他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人民的教育事业,晚年,享受了桃李芬芳的收获季节,相信他回想到这些,也会含笑九泉.</p><p class="ql-block"> 父亲的政治觉悟也不高,应该说政治IQ不高,他绝对是一个"运动员''.每次的运动的批斗,他总是站在人民的第一线,或戴高帽,或上报纸,或关牛栏......甚至被激进的学生用扁担狂打.种种的批斗,没有给他政治思想的提高,只能在年将退休之年,才加入中国共产党,或许,是他政治人生最后的决定,所以,我们后辈要尊重他的意愿,而不能妄以定论,父亲是国民党.其实我们可以在回忆他的同时,分析他的政治取向,不难看出,他的最终愿望.</p> <p class="ql-block">孩提时,我们家住在一条叫三八街的街道,为何叫三八街呢,原来是逢三,八的日子就是集市,但听大人讲,解放后,这个镇的集市已经改到河对面的二七街了,那条三八街,被安住了许多的镇上的干部,机关要员,而当时的干部基本上都是外地来的,所以,这条小街,就是当时这个小镇中南海.</p><p class="ql-block"> 我们家有兄弟五人,独缺女孩,可能是父亲的荷尔蒙太强劲,在一个又一个男孩的诞生后,才诞下了老幺的我.我现在还感谢上苍,在我前面的都是哥哥,如果不是父母对女儿的渴望,那会有我的存在,也感谢毛主席,是他提倡的光荣母亲的年代,我这个老五才得以出生.但我还是男孩,多少让父母和家人失望,曾多少次,我经历了被换走的情况,或者送与别人,但最终我还是留了下来,这归功于我父亲在家里没有一点实权,他的家权被淹没在阳盛阴衰的女权王国之中,因为在我们家最终解析权牢牢的操控在我外祖母之中,而我又是外祖母的挚爱.这里,也要提提,因为我父亲为了娶我母亲,答应了要供奉寡母带女的外祖母到老,而外祖母是旧社会的地主之女,千金小姐,没有上过学堂,却能读书看报,知书达礼,满脑子的封建儒家思想,使父亲,在家里丧失了主导的地位,久之,我们兄弟对父亲都不是那么的尊重.自己的人生决定通常是同母亲和外祖母商量,甚少的理会自己的父亲,或者说是漠视吧.在这种情形下,父亲就把精力投到了自己所喜欢的教育事业中去了,到后来,母亲常提,为何父亲总是帮助别人,却对自己的孩子却没有一点的帮助呢?这就是一个答案.</p> <p class="ql-block">父亲在家中没有地位,他是有很意见的,常想训导儿子的时候,总会被外祖母,或者是母亲阻止,甚至的是有一段时间,父亲回家是很奇怪的事情,好象他并不属于我们的一员,那么,父亲在什么时候,才有一点点象家中的主人呢?就是过年,过节吃饭时,他是有意无意的离开家,总要我们兄弟去找他回来吃饭,这个时候,方能突出他在家的一家之主的地位.赚回一点点尊严.</p><p class="ql-block"> 从我懂事的一刻起,我就叫父亲叫阿爸,这是我们家的传统,但为了这个称呼,我还犯难过,邻家的孩子叫父亲都是叫爸爸,为何自己是那么老土的叫阿爸呢?自己是孩子王,为何在叫爸爸这一方面落后于别人,我曾经为这称谓恼怒了一段时间,但时至今天,我看了韩剧里,充满温情的"阿爸''后,我真想由衷的叫上一声阿爸.也希望他在天国的那方,能够听到我的呼唤.阿爸!!!</p> <p class="ql-block">对父亲的童年,我们兄弟都不清楚,只是隐约的从父亲平时交往中略知一二.</p><p class="ql-block"> 父亲幼年的求学是从乡下乡村后面的那座陈野庙中设立的书塾开始.当年,我祖父三代单传娶了我奶奶,我奶奶凭她健康的体魄,一口气生了九个儿女,六男三女,我父亲排行第八,在晚年回乡下,晚辈就是八公,八公的称呼他.而广东人常形容那些爱管闲事,爱理别人的私事叫八卦.男的叫八公,女的叫八婆.虽然我母亲也被晚辈叫八婆,但我母亲却不不爱多管闲事,但那被叫八公的那位大人,的而且确的爱管闲事,或者就是叫助人为乐吧.由于我大伯爷是一个有能耐的人,凭他对水路行船的超人技艺,先帮人走船运货,再到买船运货生活也逐渐的殷实,到我父亲懂事时,我大伯爷知道了知识的重要,不能光靠力气的赚钱,就把我父亲和我叔叔送到附近的书塾----陈野庙.开始学习那些之呼者也,四书五经,在陈野庙,父亲结交了他知心,却又是敌对的朋友刘华权,因为政治路线的选择,两人分隔两岸,是思念,是埋怨......到两人八十多岁时,刘老才从大洋的彼岸回来,在广州东方宾馆见面,接着的三天三夜的叙旧,相信那一刻,是很多父辈的同龄人在特定的年代,特定的政治选择后,极其渴望见到的一刻,这一刻,他们忘却了党派,以往的种种,完全的是朋友的见面是真心朋友的见面.或许刘老对当年我父亲没有随国军上船过台湾的逃跑,早已原谅了吧,因为我爸爸,在文</p><p class="ql-block">革时,背着反革命,国民党的残渣余孽所受的苦,刘老也知道.这次见面,了却了父亲的一大心愿.</p><p class="ql-block"> 而清远中学,也是父亲就读的学府,他以县乡试会考第七名的优异成绩考取了当年清远县的最高学府,而他朋友刘华权也考取了,当然父亲也没有提过刘老排第几名,但是可以肯定一点的是刘老比父亲老练,而且父亲是刘老的副手,因为刘老大胆,而父亲是天生的师爷命,两个同时考取黄埔军校,所以在大革命年代,刘老是营长,而父亲是营副,书记员.在国民党节节败退和父亲对家乡的怀念,父亲在收到了撤离大陆上船的命令时,父亲选择了逃跑,他是逃兵,还是弃暗投明呢?我也说不清,小孩时期,因为穷,知道父亲的少少,曾经幻想如果我家在台湾多好呢,但也没仔细的想想,如果父亲远渡台湾,能认识我妈妈,再有我们兄弟吗!哈哈.......</p> <p class="ql-block">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父亲选择了逃跑,生活上,仕途上,父亲也选择了逃避.或许是在国民党军队服役的那一段历史,使父亲深深的蒙受心理阴影,黄埔军校的预备队学习还没有毕业就从军,再到国民党的败退台湾,这种经历让父亲对政治,革命蒙上了厌恶.恐惧之感.到后来过着淡而清远的育人之路.</p><p class="ql-block"> 在国军逃跑后,父亲害怕共军的追查,选择了教师,他去到佛冈的琶江学校就任教员,他得到了当年著名的北江游击队穿插在学校的地下党领导陈仲清的引导,鼓励父亲忘掉过去,放下包袱,能在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贡献自己的一分力.并举荐父亲到韶关进行教育战线的深造,父亲的唯一的文凭就是&lt;&lt;韶关地区中小学教师干部学校&gt;&gt;的毕业证书,就是现在韶关师范学院的前身.到逝世时,仍然珍藏的证书,而我们后辈当然更希望自己父亲的毕业证书是黄埔军校的毕业证,好让自己显耀一番,但从军这些不是父亲的喜爱,他毕竟喜爱的是教育事业,何况父亲对功名的淡薄,自己有那一丝的显耀的思想,是对父亲极大的不敬.</p> <p class="ql-block">父亲在韶关毕业后,回到了家乡任校长,父亲在这期间,认识了那时少得可怜的女学生之一的妈妈,为了追求母亲,他同乡下的发妻办了离婚手续,而跟随大妈改嫁的姐姐也最终改姓,这是父亲心底毕生的痛,姐姐对父亲的憎恨,对我母亲的万般咀骂,我能体会,最终,姐姐的精神失常,父亲多少的承担着责任.</p><p class="ql-block"> 父亲和发妻的结合,是典型的封建色彩的盲婚哑嫁,大伯爷为了父亲能回到家乡,不要到外面闯荡,并为了当时的运输生意,就同当地一个瓷商钟家谈好的婚嫁,在没有得到父亲的同意就安排了酒宴,而父亲为了家中的运输生意,也没有的反抗,但这样的婚姻,到后来的离异,给几岁大的姐姐是一个极大的伤害.或许父亲在九泉下见到他发妻和姐姐时,能得到她们的谅解,以及在那方能补偿一下在阳间时所欠下的债.</p><p class="ql-block"> 妈妈的出现,让父亲找到了对生活的乐趣,焕发了对工作的热情,虽然,我外祖母百般的阻拦,但在父亲和母亲的恳求,以及父亲说要供养我寡居的外祖母后,才勉强的应允我父母的结合.但我外祖母对我父亲没有好感是真的,以至后来外祖母在教育我们兄弟时,有意的丑化父亲,贬低父亲的形象,使父亲彻底的在我家失去主导地位,而父亲未能给予好的生活给外祖母,心存内疚,也没有同外祖母计较,只是默默的接受这一切.</p> <p class="ql-block">父亲年轻时,为了扫盲,而奔忙于家乡的乡间小学,早年,哥哥们就是在紧跟着父亲的工作辗转与各个小学,那年头,搬家是家常便饭,因为是领导,办好了这间学校,安排好教师,完善了教务,则又要到另外的一个地方去从新的办校,起初,连老师都难保障,父亲总是尽可能的把当地念过多少书的人,临时的找来,只要有四年级水平的,就教一年级,如此的分级教育,然后再在星期天,集中各临时的教师进行知识的培训,当然,父亲是利用了一切的休息时间进行教师的辅导,如此的五六年,经过他和同僚的努力,硬是把这个镇的十多间学校搞上马,由于当时父亲要奔忙于乡间的小路,而那时的交通极为落后,以及治安也不完善,当时还常有土匪出没,所以我父亲是配有手枪和马匹的,我未能见到他骑马的英姿,我懂事时,父亲是骑着自行车上班的,但从爱贬低我父亲形象的外祖母口中得知,父亲的年轻时是很威风的,记得我二哥在刚改革开发后成为万元户的时候,到桂林旅游穿着大衣骑着白马的威武的相片,外祖母说很象当年的父亲,但还加了一句,父亲比哥哥还潇洒,可以想象他年轻时充满活力的形象.我小的时候,认识我的人都说我极象我父亲,鬼马,诙谐,大度,但我现在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有何优点,但别人说我象父亲时,我打心底里高兴.</p> <p class="ql-block">父亲为了办学,而放弃了许多自己深造的机会,什么学术研究,什么诗词歌赋已经逐渐的远离我父亲,而扫盲工作正是我父亲的首要任务,但当时的老师的水平的确的有限,在一个乡的文办教师教导语文,把哈尔滨读成鸽你奔,在小孩回家朗读时,被下放到农村支教的大学讲师的父母听到后,猛然的安排孩子停止上学,而在家里自己教导.每当提起此时,我父亲还有点歉意,因为那女教师是他硬是在中学里读书的比较穷的学生拉到教师的岗位的,但这能够怪谁呢?其时的乡村教育条件极差,而有点文化的也因出身是地主,资本家,中农,而不能到教育队伍中去,不能把资产阶级,剥削贫下中农的地主阶级去教育贫下中农阿.后来,父亲力排众议,去主动的把一些地主,资本家等出身不好的有知识的人,拉到了教育工作上来,一来,能让这些被批斗.打倒的人,寻找一个避难所,有个稳定的收入养家.二来也为了教育队伍师资力量的充实,父亲,为了教学,在家乡的各个乡村奔忙,在他的学生和下属来串门时,常听到的时,你是罗地的,你是中心迳的,你是大河的,你是河东的,你是迳尾的,你是五星的.......他的足迹遍及当时的龙马公社.而他的名字也深深的印在这一方土地上.扫盲工作,把许多贫穷的有才能的人,后来成为这一地方领导,为这一个贫穷的山区的发展作出贡献,这当中有许多人是父亲把许多退学的学生劝回学校,更甚者,我父亲还出钱资助一些学生,目的就是希望这些有潜质的学生完成学业.这里,我并不是标榜自己父亲,但,得到我父亲帮助的人,不会忘记,这里的教育工作者也不会忘记,这里的乡亲不会忘记把一生精力献给了家乡教育工作的父亲——李声名,一个铭刻于石坎教育事业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父亲与他的得意学生廖正州书记合照(南海区罗村镇委书记)</p> <p class="ql-block">我考上大学与父母合照</p> <p class="ql-block">永远爱你,亲爱的父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