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余家的蜂蜜

清风如歌

<p class="ql-block">我一年四季是离不了蜂蜜的,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一杯温温的蜂蜜水。今早瓶子里最后的一点蜂蜜吃完了,好几天前就想给老余打个电话,问问他回泰安了没有,一直忙得没空,想来惭愧,整天为琐事而忙,等到没有蜂蜜了才想起老余一家。老余和蜜蜂正在枣庄忙着,我又给老余媳妇打电话,她立即就让她女儿装好了给我送了来。</p> <p class="ql-block">我吃老余家的蜂蜜已经有近二十年的时间了。第一次认识老余,那时我还在工商局工作,他是被我们执法的对象。在我们辖区的红门附近的山坡上 ,散落着十几户从江西来的放蜂人,他们象侯鸟一样,每年春天带着蜂箱来,秋天走。这些放蜂人天南海北追着鲜花,过着吉普赛人一样的生活,几户或十几户为一个集体,相互之间都有亲戚关系。每家都有各自的蜂箱和帐篷,在一个区域分散安营扎寨。我们工商局对食品卫生安全监管的很严,每年都要进行几次突击检查,因为当时电视上频频曝光制售假蜂蜜的事件,那年我们的重点检查对象就是制售蜂蜜的商贩。</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老余来局里是因为我们抽样了他们的蜂蜜送到质检局进行化验,他是来询问结果的。他那时也就二十七八岁的样子,中等个,小眼睛在圆乎乎的脸上闪着南方人的精明,厚厚的嘴唇说话有点木讷,看出这个人还是挺实在的。质检的结果还没出来,我们科长想诈诈他,故意说他的蜂蜜有假,老余急得脸红脖子粗,操着一口江西普通话起誓。后来的质检结果除了糖分在正常范围略高点,别的还真都是合格,有的项目甚至达到了优良,老余的蜂蜜是真的。糖分高是因为当时已过了盛花期,养蜂人为了不让蜜蜂饿死,会定期喂糖水所致的。看到老余的化检结果,我们科的人还挺失落,白忙活了好几天,没抓到案源。失落归失落,从此,我们局里的人都从这伙江西放蜂人那里买蜂蜜了,也包括我,因为吃着的确放心。不光我自己吃,我一买就是一大家人的,一次就要上百斤。我看老余是个实在人,也同情他们放蜂人的不易,再加上他的二女儿和我儿子同年同月生的,所以每次去买蜂蜜,我都会把我儿子穿不了的衣服、看不了的书或玩不了的玩具带给他女儿一些。我买蜂蜜从不讲价,也不让他为了那点东西给我让价。</span></p> <p class="ql-block">记得,每年春天最好的槐花蜜下来的时候,我和老公带着儿子到老余的帐篷里买蜜,槐花败了,满山遍野的荆芥花开的热闹,一大片一大片的淡紫色,山里的空气就更加清新了。放蜂人生活虽然苦,但是在呼吸空气方面绝对是神仙般的享受。老余媳妇会沏上一壶茶,我们就坐在帐篷外的石桌前喝茶聊天,儿子和他女儿一起逗他们家的小狗玩,或者一起去山坡上捉蚂蚱,有时他媳妇也不闲着,边聊天边忙着从王浆里挑出蜜蜂幼虫。那一排排的小格子里,每个里面都有淡黄色的王浆和一个白色的小肉芽,蜜蜂的幼虫虽然长得不好看,但这可是高蛋白有营养的好东西。临走的时候,老余媳妇都会为我装上一些新鲜的蜜蜂幼虫,回家打入鸡蛋,在锅里炒熟,很是美味。现在想想那时的时光就象山里清新的空气、透明的阳光、飘浮的野花和青草的香气一样好,可那时觉得这样的空气和阳光是多么平常。</p> <p class="ql-block">直到儿子的父亲、我的老公躺在了殡仪馆的大厅里,那天,仿佛老天爷都在默默哭泣,下着凄凄的小雨,前来吊唁的人很多,一直排到了大厅的门外。我硬撑着不让自己哭晕过去,昏昏然中看到了老余也在其中,他头发、衣服都已被雨水打湿。后来,我才知道,他是自己骑摩托赶了十几公里冒雨来的,他既不是单位的同事,也不是我的亲戚朋友,只是一个买他蜂蜜的商户,也不知道他是从哪里得到的消息,竟也赶来送我老公一程。为这我是非常感动和感激的。</p> <p class="ql-block">孩子父亲走后两年,我几乎断绝了和外界的一切联系。等我自我修复到能面对所有一切的时候,我再次来找老余买蜂蜜。他和媳妇还是陪我聊家常、聊孩子。每年我们都会因为蜂蜜见上一面,春去春又来,一晃又是十几年,他们有了第三个孩子,是个儿子,这可成了他们两口子的眼珠子,每次见面,聊儿子的话题就更多了。为了这个儿子上学,老余媳妇从我们当地定居下来,走南闯北放蜂的活只有老余一个人在做了。我从老余那里听到了很多关于养蜂的故事和知识, 有时,他说起来也挺惋惜,觉得他们家放蜂这种传统的农艺到他这辈就完结了,不会有人继承的,年轻人没人愿意干这个活,他也舍不得孩子吃这份苦。</p> <p class="ql-block">我曾经从一个销售专家那里学得鉴定真蜂蜜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弄一个盛一半干净清水的瓶子,放点蜂蜜进去,然后使劲晃动,看到有均匀细小的泡沫浮起,就是真的蜂蜜,泡沫越多越细小,证明蜂蜜质量越好,当时他还演示给我们看。回到家,我拿出老余的蜂蜜一试,泡沫比那专家的样品还要细腻还要多。</p> <p class="ql-block">二十多年感觉就是弹指一挥间,时光都去哪里了?长在了我们的皱纹里、白发里,长在了孩子们的身高里,二十多年前,在山下帐篷前坐着聊天的四个人,一个去了天国,其余三个都是历尽沧桑的中年大妈大叔了。我们结缘于蜂蜜,经过了二十年的时间沉淀,我们之间早已不是单纯的商户和顾客、商品和钞票的关系,还有浓稠的散发着蜂蜜香气的友情,这就是人情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