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人们常说:逝去的岁月,如同过眼云烟,而打上烙印的记忆,会一直刻骨铭心。离开故乡三十五年了,每当“举头望明月”,就会“低头思故乡。”近日,通过互联网,远在千里之外的我,在《卫辉慢生活》看到了有关卫辉三中的文章,惊喜万分,那可是我的母校啊,我那中学时代的一幕幕,便一次次地浮现在我的眼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一、卫辉三中校貌</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卫辉三中原名汲县三中,简称三中,位于李源屯乡李源屯村。1980年以前只招李源屯乡的初中毕业生,大概在1981年后,庞寨高中、后河高中、上乐村高中陆续并入三中,三中开始面向卫辉东部四个乡招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我是一九七九年考入三中的,高二时休学,复学后又转文科,前前后后在三中四、五年,和三中有很深的感情。毕业将近四十年了,母校的校貌仍然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以往的一幕幕依然在梦中,记忆犹新。三中大门朝南,一副朴素端庄的木大门,宽阔高大,象母亲张开双臂欢迎莘莘学子们。进入大门,路两边是郁郁葱葱的梧桐树,象一把把巨伞,遮荫避日,形成一道天然的走廊,一棵棵粗壮的梧桐树昭示着三中悠久的历史,“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三中是藏龙卧虎之地,有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和学生。进入校门,一条笔直的南北大道直通学校,路西边是一片绿油油的菜地,生机盎然,路东边是小学的院墙,也是三中的一道文化墙,每逢重大节日,都要在这面墙上办特刊出墙报,我的拙作也曾不止一次在这里亮相。一排排红瓦房错落有致,前两排是教师办公室兼宿舍,门前有果树和菜园地,后两排是教室。男生宿舍在西北角,女生宿舍在东南角。每个教室前有乒乓球台,既可以打乒乓球也可以作为课外学习的书桌。在第一排教室前有一棵大柳树,树上挂着一幢古老的大钟,每当老李师傅轻轻拉起钟绳时,清脆的铃声便响彻整个校园。学校还有一个小小的图书馆,虽然藏书不多,但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已很满足,每次进去都不想出来,每次借书都嫌少,唯恐心仪的书被别人借走。当时规定每次每人只能借两本书,两周内必须归还。那时就想毕业后当个图书管理员,这个理想一直埋藏在我心底,直到现在,仍初心不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二.优秀的教师队伍</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虽说是卫辉三中,但当时却有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可能与当时的历史有关,有些老师是被贬下放的。不幸中之万幸,让我们有机会得到这些名师的教导。</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语文老师李文先,知识渊博,爱岗敬业,平易近人,爱生如子。李老师的课讲得声情并茂,学生听得如痴如醉,往往下课了,还陶醉在其中不能自拔。李老师不仅是三中的优秀教师,还是李源屯乡语文教师的典范,常给全乡的语文老师做培训、上示范课。李老师文化底蕴深厚,还不时在省内外刊物上发表作品。李老师在报纸、杂志上发现好文章,就推荐给我看,我常常是还这本借那本,李老师那儿简直成了我的小小图书馆。得益于李老师的言传身教,我更爱语文了,不顾当时重理轻文的压力,决心弃理从文。李老师哪儿都好,就是不懂英语,但这不影响他检查爱女小立(李立辰)的英语学习,他一看作业本,二查背单词,三听背课文。我从教后曾多次把李老师的这种方法推荐给不懂英语的学生家长,解决了不少家长不能辅导孩子学英语的苦恼。在学习上,我若有一点点儿进步,李老师就给予我极大的鼓励,李老师常把我的作文当范文在班上评讲,有时还推荐给其他班,老师的褒奖极大地鼓舞了我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那时,我天天盼着星期五的作文课,急着看上次作文的评语,更期盼老师评讲我的作文。李老师曾夸我,作文本上三年未出现过一个错别字,为这一句话,我喜欢上了阅读字典,努力学汉字,经我手不让出现一个错别字,唯恐对不起李老师的信任。走上工作岗位后,我建议学生阅读字典,每天练一页字——抄写字典。不少学生表示,阅读字典,受益匪浅。遗憾的是,毕业后我远走他乡,没有机会再见一次我敬爱的李老师,当我再回来找他时,他已去世多年……李老师,您的学生想念您。</p><p class="ql-block">还有常维明老师,中央民族大学毕业,当时从北京下放到三中,教我们语文课。常老师讲课普通话标准,声情并茂,印象最深的是常老师讲《祝福》那课,像表演话剧似的,“祥林嫂,你放着吧,我来摆。”这一句成为大家模仿的经典,至今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算来常老师现在也是耄耋之年了,但愿常老师身体健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数学老师马明才,仪表堂堂,才貌双全,不苟言笑,喜怒不形于色,从不训斥学生。马老师字写得潇洒、课讲得漂亮,学生们都喜欢听他的课,连我这爱好语文的学生,数学成绩都一直优秀。记得有一次马老师上课,问我们班男生王春雨,“你的作业咋没交呀?”王春雨说:“我就没交过。”马老师微微一笑说“哎,你这种说法我怎么听着有点儿不习惯呀?下课到我办公室?咱谈谈,让我习惯一下。”不知马老师跟王春雨谈了什么,竟然让这个从来不交数学作业的学生开始学数学、交作业了。王春雨,是我们班最偏科的学生,酷爱文科、书法,不喜理科。他的语文成绩出类拔萃,作文写得漂亮,书法更是同学中的佼佼者,连我们学校的书法大师王喜民老师都赞不绝口。后来王春雨参军了,还给老师、同学寄信来,老师在班上读了他的信,听说王春雨在部队是首长的通讯员,很得领导青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我在从教生涯中,每每遇到有学生违纪、冒犯我时,不免有时火冒三丈,怒发冲冠,想狠狠训斥他(她)一通,每当这时,我就想起马老师,于是强压怒火,变强风暴雨为和风细雨,变横言厉色为和颜悦色,恶语变好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解决了问题,缓解了矛盾,皆大欢喜。常有同事问我“张老师,你从不打骂学生,你的学生都那么听你的话,都爱学你的课,你有啥绝招啊?”殊不知,我用的是,我敬爱的马老师教我的“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绝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班主任董成义老师兼<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教我们历史课,董老师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信手拈来,出口成章,过硬的专业知识,娴熟的讲课技巧,使他的课趣味无穷,学生佩服得五体投地。董老师还擅长体育运动,篮球、乒乓球打得得心应手,学校举行篮球比赛他总是首席裁判,曾是多少学生崇拜的偶像。董老师心地善良,对人友好,是学生尊敬的师长。</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生物老师孙培录老师,心地善良,幽默风趣,同学们都爱听他的课,他的课堂上常常是欢声笑语,满堂喝彩,记得孙老师讲“遗传和变异”时,说“同学们,这一节咱们学习遗传和变异,咱来研究一下,黑孩寻个白妮,生个啥孩?”他把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讲得浅显易懂、趣味十足,学生们乐意学,记得牢,考得好,孙老师幽默的语言艺术感染了一届又一届学生。孙老师现在已八十多岁了,是我的老师中不多的健在者,孙老师,祝您健康长寿,天天开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政治老师牛占魁,是从北京下放到三中的,牛老师知识渊博,口齿伶俐,牛老师有三快:脑子快、说话快,写字快,他上课一边讲一边写,刷刷一黑板,稍不留神,笔记就记不上。<span style="font-size:18px;">据说牛老师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和中国矿业大学化学系双流大学毕业,所以他</span>不仅政治课教得好,化学课、历史课也教得得心应手,牛老师的教学风格在历届学生中皆有口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物理老师韩性善,专业知识扎实,工作严谨,一丝不苟,他为三中造就了一大批物理学科带头人,可惜我不爱学物理,一直觉得愧对韩老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化学老师岳志山,接我们班时,他刚毕业分配到三中,风华正茂,意气风发,踌躇满志,每天早起和学生一起跑早操,课后和学生一起打球,晚自习放学后还加班辅导学生,冬天冷,岳老师有时煮一锅鸡蛋面给补课的学生吃,感动得学生热泪盈眶。岳老师和学生打成一片,是学生的良师益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张兆美老师,王喜民老师,陈琦老师,陈明溪老师,常会明老师,尹光一老师,还有年轻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梁武斌老师、尹</span>延海老师、<span style="font-size: 18px;">韩合荣老师,赵</span>芳老师,他们都很优秀,都是我的好老师,我永远感谢他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中是我的母校,虽然现在已不复存在,但她在我心中永存,我将永远怀念她。</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