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数学的“那些味儿”

水城名师孙丙虎领航工作室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聊城</b><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市教体局党组研究决定,于4月6日召开全市高三复习研讨会,主要内容有三项:课堂研究,备考经验交流,一模质量分析及下一步的复习建议。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聊城市高中教研室数学教研员 司明新 主 任 全程主持高三数学复习研讨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b><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 数学学科研讨会在聊城一中新校区举行,会场设在大礼堂,一中教研室王树臣主任,统筹指挥,协调各科室为大会的顺利召开保驾护航。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0px;">  1.大会第一环节是聊城一中代晓燕老师上专题课。课题是《椭圆中的定点问题》。代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同一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的共同点,得到研究定点问题的一般思路。课堂生成,行云流水,理性自然,凸显了数学三会、四基、四能、六核。</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  2.大会第二环节是聊城一中徐建光老师上讲评课,课题是《解析几何小题专项测试》。徐老师围绕几何法和坐标法,对题目进行合理分类,聚焦求离心率、求最值范围。小组议,学生说,上台讲,静心思,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主体地位,对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坐标的代数运算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并不断提升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3.大会第三环节是评课。</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3.1水城中学赵东龙老师主动发言,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定点问题还能进一步提升推广,还有更快捷的齐次式方法,教师要不断加强研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3.2莘县实高程守民老师评课,代老师信息技术应用熟练,有利于学生对定点问题的直观感知,并提出一般的定点问题,还有另外的方法,方程的设法,运算能力的培养。讲评课谁讲谁评,讲什么评什么,怎样讲怎样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  3.2冠县一中冯立芬老师评课,两位老师都是容量大,训练量大,思维量大,并提出疑惑,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怎么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  3.3聊城一中水城名师、齐鲁名师人选孙丙虎老师评课,讨论学习,效果最好。想一下,在空气中;说出来,在水里;写出来,印刻在石头上。什么是二轮,刚才的这节课放在一轮合适吗?进一步放开课堂,体会动点,可以让学生画出不同位置图示,并找两个特殊位置得到定点,再一般性验证。老师提出问题很重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是教学重要目标之一。薄弱学生也应该在不同程度上给予帮助,哪怕是最后一个题目,学生也要最大程度推进自己的解答,教师要站在一定高度上助推不同层次学生的进步。目标是什么,就是我们自己感受到的收获,能用一两句话概括出来的条目,不是写出来读出来的目标,求“技”、练“术”、问“法”,更要得“道”,通过教学抽象总结,上升到理论,起码要形成总结性步骤,有法有道。讲评课要说问题怎么解决,还要考虑怎么想到的?要评易错点,还要评析错因,彻底吃透命题人的意图,对三会、四基、四能、六核有所体悟,做到错过的问题不再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  3.4聊城一中正高级教师魏禄侠老师点评,课标研究,明确变化,研究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数学题不能只看成题目来解决,应当成问题来解决。适合的就是最好的,老师一定有选择的讲课。要聚焦目标,紧紧抓住问题,第一节就是定点问题,第二节引入笛卡尔坐标系,抽象出来几个问题,就有两种方法:几何法坐标法,或者说几何融合代数,两种方法携手解决问题。不但要分析问题,还要思考怎么出题,不要猜题打靶,大兴国际机场立体几何题,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三会对应着六核,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培养数学抽象,直观想象素养,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培养学生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素养,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培养数学建模,数据分析素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司主任点评:专题复习课上的很精彩,展示不同的做法,比较优劣,学会选择思路,一直鼓励引导找到问题的一般思路方法,最后老师出示一般思路线索。所有学生都可以这么上,高考对实验班、普通班要求都一样,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多给学生时间,少讲一个例题,教学要求不能降低。低重心运行不是降低难度,是关注学生的层面降低。解析几何问题用几何画板演示,有利于直观想象能力培养。有例题的板书过程,体现其过程方法,做到认知学徒制学习。数学老师必须有一个例题的完整过程,这也是学生基本活动经验,总结解题格式,标点符号,书写卷面,规范榜样。讲定点问题,特殊到一般,怎样叫定点,定点怎么得到的,要讲明过定点,参数变化,讲道理,加强高考题研究。</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试卷讲评课,习题很经典,讲完题目之后,应该要有一个引申,归纳总结,目的性要强,要重视通性通法,抽象归结出来一般经验。如离心率,就是寻找a,b,c关系,这是基本思路;最值范围问题,就是找不等式,构建函数,要点透,处理几个代表题,其他让学生自己体验。另外,解析几何毕竟是几何,利用好图形的性质,如经常用到的对称性,平行,垂直等,点出性质。还有不但要学生回答怎么解,老师例题讲解,不要只说方法,多引导思考为什么想到这个方法?根据信息想到的思路,为什么是这个做法,不能给只是把学生送到答案的大门口,要让学生自己找到答案的大门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4.大会第四环节是一模成绩优秀的学校数学备课组长分享备考经验,各学校扎实推进一轮二轮复习,采取了各种有效措施,比如导师制,周中考,周考,关键生过关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聊城一中,张连军老师作报告</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聊城三中,袁海善老师作报告</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阳谷一中,王俊法老师作报告</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莘县一中,邵翠华老师作报告</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实验高中,程守民老师作报告</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茌平一中,于海霞老师作报告</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聊城二中,李 辉老师作报告</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高唐二中,张金友老师作报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5.大会第五环节,司主任最后就一模分析和二轮复习教学建议作报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 首先分析一模考试情况,强调要吃透核心概念,比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方差的含义,第12题D选项不计算也可选出。明确研究复合函数还是仅仅研究外层函数,把握本质,比如奇偶性,周期性,是对整体换元还是只对x。常见问题的二级结论有必要积累,这也是数学活动经验,如定点、定值问题等。数列考查更加新颖,多练习更多的创新题目,不能循规蹈矩。填空,18,19,21,22的零分率较多,要引导学生不能不做,全力得部分分。概率是阅读理解能力,建立模型,背景文字多,要提取关键信息,18年是20题,19年是21题,题干长仔细分析,20年又回到19题。一模的21题解析几何,想不到数量积为零,是垂直,学生很难发现。直接用了两点间距离公式,价值较小。最后22题很多学生放弃了,引导学生学会放弃,又不轻言放弃。有的学讨论参数是否为零,这是机械刷题的恶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接下来司主任对二轮课堂教学,高考评价体系做了深刻解读。一核四层四翼,引导教学,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他强调要特别重视情境,无情境不命题,无情境不教学,无情境不高考,情境有课程学习情境,基础题,探索创新情境创新题,社会实践情境应用题。加强对结构不良,多项选择,创新试题排列等高考数学卷变化的研究。特别是八省联考,还有山东卷,每一道题目都是知识,能力,素养有机结合与运用,是对不同程度思维能力的考查。在新情境下识别等比数列,找规律,这是课标要求。布置作业要精准,杜绝多少页页到多少页,浪费学生的时间。很多辅导书质量不行,要选择,不能打击学生积极性,不能对学生不负责任。老师跳进题海,提炼思想方法,引导学生怎样才能到达答案大门口,每堂课都要至少一个例题板演。讲评课,讲考试策略,加强备课组集备,用好团队的力量,安排具体老师对某一个问题精准发力,大家分工合作。全体数学老师要助力2021高考,发出数学的力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张连军老师献给数学复习备考的小诗!</b></p>

老师

学生

定点

数学

一中

情境

问题

聊城

复习

例题